一种新型摩托车启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281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摩托车启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控制器启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启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摩托车启动控制器大多使用的是启动电机或者是有霍尔无刷电机来进行点火。前者的缺点很多,尤其是在冬天或者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摩托车启动变得很困难,出现很难点火的问题,必须要多次重复点火才能启动汽油机,不但浪费汽油也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有霍尔无刷电机压缩气缸点火虽然解决了启动困难的问题,但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由于直流无刷工作时需要根据霍尔状态进行判断,当霍尔出现故障,造成无法点火,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另外启动控制器在生产加工时要连接霍尔相关的5根信号线,不但增加了电机的成本及启动控制器的成本,也增加了安装的工序,造成生产效率降低,违背了节能环保的理念。

本设计在不需要改变摩托车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设计了一款新型摩托车启动控制器,能够在温度低的环境下保证舒畅无声启动。本设计采用直流无刷电机无霍尔控制方式,避免了目前市场的两种启动方式带来的不便。直流无刷电机通过摩托车自带的12V蓄电池供电带动辅助电机,对摩托车气缸进行压缩点火,当汽油机启动结束,即关闭启动控制器输出,摩托车发动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当车辆停止时,系统关闭点火从而使发动机熄火。车辆停止4秒以后系统自动切断电源。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到节气门被打开时,启动控制器控制辅助电机转动并且同时恢复点火功能。本设计接线简单、启动顺畅无噪音,不但给客户使用带来便利,也节省了生产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启动控制器,包括:电池组、启动控制器、启动系统、汽油机、辅助电机,所述的辅助电机转子绕组设置在汽油机的动力输出曲轴上,所述的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启动控制器的正负引线连接,所述的启动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启动系统内的启动开关、电源锁连接,所述的启动控制器通过三根导线分别与发电机的三根相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启动控制器为直流无刷电机无霍尔启动控制器,所述的辅助电机为发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启动控制器由6个MOS管组成的功率变换电路、MCU组成的智能处理单元和相位检测单元三个部分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MCU组成的智能处理单元与启动系统的启动开关、电源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相位检测单元与辅助电机三根相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6个MOS管组成的功率变换电路来控制辅助电机的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启动控制器与发电机连接的三根相线上分别设置一个继电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启动控制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接线简单;

2、启动顺畅、无噪音;

3、节省了生产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

4、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启动控制器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启动控制器启动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启动控制器,包括:电池组、启动控制器、启动系统、汽油机、辅助电机,所述的辅助电机转子绕组设置在汽油机的动力输出曲轴上,所述的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启动控制器的正负引线连接,所述的启动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启动系统内的启动开关、电源锁连接,所述的启动控制器通过三根导线分别与发电机的三根相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启动控制器为直流无刷电机无霍尔启动控制器,所述的辅助电机为发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启动控制器由6个MOS管组成的功率变换电路、MCU组成的智能处理单元和相位检测单元三个部分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MCU组成的智能处理单元与启动系统的启动开关、电源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相位检测单元与辅助电机三根相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6个MOS管组成的功率变换电路来控制辅助电机的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启动控制器与发电机连接的三根相线上分别设置一个继电器。

如图3所示的启动控制器启动的流程图,当检测到启动信号时,由电池组给启动控制器进行供电,启动控制器通过无霍尔控制方式启动辅助电机,首先使辅助电机倒转半圈,使活塞回到最大冲程位置,随后使其进行正向旋转,带动活塞压缩气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使气缸内汽油点燃,通过借助辅助电机旋转惯性可以实现汽油机顺畅启动,节约了启动能耗。汽油机启动后即工作在怠速状态,此时启动结束关闭MOS管驱动信号。通过反向电动势信号的周期来判断汽油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