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裙部减摩减重镂空的内外双重冷却油道钢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380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裙部减摩减重镂空的内外双重冷却油道钢活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裙部减摩减重镂空的内外双重冷却油道钢活塞,适用于强化程度高、热负荷高的柴油发动机钢活塞。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和油耗法规日趋严格和发动机强化程度不断提高,发动机零部件承受高机械负荷和热负荷,世界各大柴油机企业对柴油机的轻量化和低摩擦,以及零部件强度都十分重视,在不断开发轻量化和低摩擦的零部件。活塞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部件,摩擦损失占整机摩擦损失的10%左右。因此,减轻活塞重量、降低活塞的摩擦,加强活塞冷却对降低发动机油耗,保证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钢活塞目前应用于气缸爆发压力高于20MPa的柴油机上,以满足柴油机高功率,大负荷,高爆发压力的需求。钢活塞具有强度高,配缸间隙变化小,噪声小等优点,但钢活塞与传统铝活塞相比有传热差,重量大等缺点。因此,必须加强钢活塞冷却,减轻重量,降低摩擦。

专利CN204419382U滨州东海龙活塞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整体锻钢活塞,介绍了一种钢活塞结构,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间形成封闭的冷却油腔,冷却油腔通过进、出油孔与外部相通,活塞的环槽全部设在活塞裙部上,所述环槽包括位置在上的两个气环槽和位置在下的一个油环槽,销座设在活塞裙部上,所述销座上端与活塞头部的下端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活塞头部上端外圆部分或全部与活塞裙部火力岸上端内腔形成过盈配合;CN203403971U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申请的轻质量钢活塞裙部构造, 活塞裙部包括面窗部分、主推力面部分、副推力面部分,靠近主推力面部分的面窗部分的外边缘线与活塞轴线的角度不小于13°。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裙部内侧与面窗过渡区域的应力,在靠近主推力面部分的面窗部分的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承受更高的载荷;或者在载荷一定的情况下,靠近主推力面部分的面窗部分的厚度可以尽可能减小。专利CN204163872U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一种多孔油腔全钢活塞,提出的多孔油腔全钢活塞包括有: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所述活塞头部包括有:燃烧室、活塞环槽、多孔油腔、环形油腔和圆锥形空腔;所述活塞裙部包括有:活塞销孔、偏心油槽、导向油槽和进油孔、出油孔。

对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的钢活塞结构,仅包含一个冷却油道,对于热负荷较高的柴油机钢活塞来说冷却不充分;钢活塞裙部没有镂空结构,裙部面积较大,摩擦功较大;此外,没有提及裙部型线形式,裙部型线没有优化,不利于摩擦功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裙部减摩减重镂空的内外双重冷却油道钢活塞,其具有较小的裙部面积,降低与缸筒之间摩擦;双倍的内冷油道容积,使环岸和燃烧室底部都得到了有效的冷却,加强活塞冷却的同时减轻活塞重量,满足了重型柴油发动机长寿命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裙部减摩减重镂空的内外双重冷却油道钢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主体两侧开有裙部减摩减重窗口,在裙部减摩减重窗口的上方和下方的活塞立壁上有两段式裙部型线,活塞主体的燃烧室下方留有外冷却油道,燃烧室与活塞环槽之间留有内冷却油道,内冷却油道与外冷却油道之间的隔层处开有进油孔,外冷却油道上开有回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具有较小的裙部面积,降低与缸筒之间摩擦;双倍的内冷油道容积,使环岸和燃烧室底部都得到了有效的冷却,加强活塞冷却的同时减轻活塞重量,满足了重型柴油发动机长寿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裙部型线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裙部减摩减重镂空的内外双重冷却油道钢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主体两侧开有裙部减摩减重窗口1,在裙部减摩减重窗口1的上方和下方的活塞立壁上有两段式裙部型线2,活塞主体的燃烧室下方留有外冷却油道3,燃烧室与活塞环槽之间留有内冷却油道4,内冷却油道4与外冷却油道3之间的隔层处开有进油孔5,外冷却油道3上开有回油孔6。

活塞裙部主推力侧和反推力侧分别加减重窗口1,减重窗口1上方和下方分别加工型线,形成两段式裙部型线2,燃烧室下方布置外冷却油道3,燃烧室与活塞环槽之间布置内冷却油道4,机油通过进油孔5由内冷却油道4进入外冷却油道3,由回油孔6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