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单缸发动机回油滤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0593发布日期:2018-08-21 19:2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单缸发动机回油滤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生产生活中,发动机的机油滤清方案比较成熟,但多用于多缸发动机,如汽车发动机,人们更多的使用机油滤清器进行机油滤清,但由于单缸发动机本身机构简凑,且以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为主要的竞争优势,且单缸机多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润滑,所以很多单缸机生产时受限于发动机结构、生产成本控制以及本身润滑方式的限制,一般没有采取任何机油滤清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用于单缸发动机的机油回油滤清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回油槽,回油槽通过铸造在发动机气缸安装孔的下端,且在回油槽上开有回油孔,回油孔与机油回油道铸造在缸体内侧,回油道下端直通油底壳,在油底壳铸有安装滤网的滤网安装座,回油道出口在滤网安装座水平位置以下,底座上开有螺纹孔用于固定滤网,滤网是由上下两个金属网组成,中间加了一层机油滤纸,滤网把机油分割成两层,上层是滤清层,下层是回油层,上层清洁的机油供发动机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单缸柴油机机油的滤清,结构简单,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机油滤清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回油槽的轮廓与气缸安装孔相似,通过铸造在发动机内侧,回油槽上开有回油孔,用于承接活塞滑落的油滴,机油由回油孔进入回油道。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回油孔开在回油槽的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方便机油流入回油道。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出油孔开在滤网安装座水平位置以下,可以使污染的机油流入油底壳,通过滤网的过滤作用,保持滤网上层机油的清洁。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滤网由上下两片金属网组成,中间夹有一层机油滤纸,这样不仅保证了滤网的强度,也可以实现机油的滤清。

本实用新型中的优点与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开有回油槽使活塞上滴落的机油流入回油槽,流入回油槽的机油通过回油孔流入油道,并从回油道的出油孔流入油底壳,通过滤网使油底壳的机油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污染的机油可通过滤网后流入上层清洁层,从而实现单缸柴油机机油的回油与滤清,使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得到改善,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底且不会使单缸机的机构复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滤网剖视图

其中:1、缸体,2、气缸安装孔,3、回油槽,4、回油孔,5、回油道,6、螺母,7、滤网,8、螺纹孔,9、滤网安装座,10、出油孔,11、金属网,12、螺纹孔,13、机油滤纸。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和2可知,一种简易的单缸发动机回油滤清装置,具体包括回油槽3,所述的回油槽3铸造在缸体1的气缸安装孔2的底端,回油槽3上铸有回油孔4,回油孔4与回油道5通过铸造相连,回油道5直通油底壳与出油孔10相连,出油孔10的位置低于油底壳滤网7的水平位置,滤网7开有螺纹孔12,滤网7通过螺纹孔12与滤网安装座9的螺纹孔8紧固连接。

在附图1和2中可以看到,从活塞上滴落的机油落在回油槽3,回油槽3的机油通过回油孔4流入回油道5,回油道5的出油孔10开在滤网安装座9的底部,使机油可流入油底壳,滤网7安装于滤网安装座9上,滤网7把油底壳的机油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清洁机油,下层为污染机油,下层机油可通过滤网过滤之后流入上层清洁机油,从而实现机油的滤清。

在附图3和4中可以看到滤网7由上下两片金属网11组成,分别是上金属网(11-1)和下金属网(11-2),中间夹有一层机油滤纸13,并通过螺纹孔12与滤网安装座9上的螺纹孔8连接,中间通过加有密封垫片实现密封。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开有回油槽使活塞上滴落的机油流入回油槽,流入回油槽的机油通过回油孔流入回油道,并从回油道的出油孔流入油底壳,滤网把油底壳的机油分成上下两层,下层的机油通过滤网的过滤作用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单缸发动机的回油与滤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