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油液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1903发布日期:2018-08-04 13:3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油液收集箱。



背景技术:

在大型风力发电机中,中高转速的发电机一般安装在机舱内。为了减少发电机的维护量,保证轴承油脂的定期更换,发电机一般安装有自动润滑装置,已实现轴承的自动润滑。为避免废油脂污染环境,对于废油脂的处理,一般是在轴承室下安装一个废油脂收集盒,实现对废油脂的收集。专利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废油脂收集清理装置(专利号:201620440582.x),该废油收集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废油进行过滤处理,因此收集的废油不能重复利用,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油液收集箱。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油液收集箱,包括集油箱、隔板、插板、过滤棉、安装板、螺杆、压板和密封盖,所述隔板固定于集油箱内,且隔板将集油箱的内腔分隔成过滤腔和收集腔,在隔板上设有溢流槽和插槽,溢流槽与插槽相贯通,过滤腔与收集腔通过溢流槽相贯通,插板插接于插槽内,且插板的底端伸于溢流槽内,过滤棉设于过滤腔内,且过滤棉位于溢流槽的上方,密封盖盖合在收集腔上,并将收集腔密封;四块安装板两两为一组分别焊接在集油箱的两侧壁上,螺杆螺纹连接在安装板上,且螺杆的外端与压板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的外壁面上设有锥齿。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腔的内壁上设有垫块,过滤棉置于垫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箱的底壁上设有出油口,出油口与收集腔相贯通,在出油口上密封连接有盖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废油经过过滤后进入收集腔,便于重复利用,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压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油液收集箱,包括集油箱1、隔板2、插板3、过滤棉4、安装板5、螺杆6、压板7和密封盖8,隔板2固定于集油箱1内,且隔板2将集油箱1的内腔分隔成过滤腔11和收集腔12,在隔板2上设有溢流槽21和插槽22,溢流槽21与插槽22相贯通,过滤腔11与收集腔12通过溢流槽21相贯通,插板3插接于插槽22内,且插板3的底端伸于溢流槽21内。过滤棉4设于过滤腔11内,且过滤棉4位于溢流槽21的上方,密封盖8盖合在收集腔12上,并将收集腔12密封。四块安装板5两两为一组分别焊接在集油箱1的两侧壁上,螺杆6螺纹连接在安装板5上,且螺杆6的外端与压板7固定连接。

为保证压板7的连接可靠性,压板7的外壁面上设有锥齿71。

为便于安装过滤棉4,在过滤腔11的内壁上设有垫块13,过滤棉4置于垫块13上。

集油箱1的底壁上设有出油口14,出油口14与收集腔12相贯通,在出油口14上密封连接有盖体。

使用时,将本发明装置置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旋紧螺杆6,使得压板7紧抵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内壁上,进而使得本发明装置固定于机舱内,压板7上的锥齿71增加压板7与机舱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紧固效果。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油液滴至过滤腔11内,过滤棉4对油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油液积聚在过滤腔11内,随着油液的逐渐增多,过滤后的油液通过溢流槽21进入收集腔12内。采用溢流的方式,是防止过滤后的油液中还存在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收集腔12内,油液由上溢出,杂质沉淀在过滤腔11的底端。通过调整插板3的位置来控制溢流槽21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油液收集箱,包括集油箱、隔板、插板、过滤棉、安装板、螺杆、压板和密封盖,所述隔板固定于集油箱内,且隔板将集油箱的内腔分隔成过滤腔和收集腔,在隔板上设有溢流槽和插槽,溢流槽与插槽相贯通,过滤腔与收集腔通过溢流槽相贯通,插板插接于插槽内,且插板的底端伸于溢流槽内,过滤棉设于过滤腔内,且过滤棉位于溢流槽的上方,密封盖盖合在收集腔上,并将收集腔密封;四块安装板两两为一组分别焊接在集油箱的两侧壁上,螺杆螺纹连接在安装板上,且螺杆的外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废油经过过滤后进入收集腔,便于重复利用,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廖恩荣;薛文彦;陈荷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5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