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区的避雷针架设移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3953发布日期:2018-11-24 10:4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避雷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山区的避雷针架设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雷击灾害对大量风力发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突出威胁,现代风力发电机一般都架设在高度超过150m的山区或其他区域,其暴露在外的风机叶片和引擎盖通常由复合材料所制成,不能直接承受雷击或传导雷电电流,遭受雷击时极易造成损伤;其次,雷电流由接闪器经风机泄放入地时,可能拉电弧烧伤轴承,烧伤印痕在轴承旋转过程中将被放大凸显,威胁风机的安全运行;最后,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属于弱电系统,更容易在雷击时损毁。

其次,在一个山区架设好预设数量的避雷针后,可将该山区避雷针架设数量移植到与该山区地貌地形的山区类似的山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山区的避雷针架设移植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山区的避雷针架设移植方法,包括:

s1、在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架设避雷针;

s2、在雷电天气时,获取j个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

s3、根据n小时的j个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在对应的预设点增设避雷针;

s4、获取与目标山区相似的可移植山区;

s5、在可移植山区的j个预设点处对应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对应增设避雷针。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为目标山区内高度大于预设高度的j个山顶。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雷击数据,具体包括:被雷击次数和雷击电流强度。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剔除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中预设点处避雷针被雷击的雷击电流强度小于预设电流强度的被雷击次数;

s32、剔除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中预设点处避雷针在每小时被雷击次数小于5次的m个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

s33、计算剩余的n-m小时中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的平均值;

s34、将步骤s33中的平均值代入平均值与避雷针数量的对应关系表中,得到对应的避雷针数量;

s35、根据步骤s34中避雷针数量在预设点增设避雷针。

优选地,在步骤s34之前,还包括:预设平均值与避雷针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

所述可移植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各预设点间的相对距离与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各预设点间的相对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可移植山区内j个预设点与对应的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高度差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本发明通过在目标山区的预设点处架设避雷针;在雷电天气时,获取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根据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在预设点增设避雷针,获取与目标山区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在可移植山区的j个预设点处对应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对应增设避雷针。如此,通过长时间检测预设点处避雷针被雷击次数和被雷击时的强度,得预设点的雷击情况,从而在预设点安置合适数量的避雷针,以降低预设点非避雷针设备遭雷击的概率,进而,对于与目标山区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可以将目标山区内各预设点避雷针架设数量移植到与该山区地貌地形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快速有效的在可移植山区进行雷电防护,节省人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山区的避雷针架设移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山区的避雷针架设移植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架设避雷针,所述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为目标山区内高度大于预设高度的j个山顶。

在具体方案中,一般山区的山顶空旷且地势较高,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所以山区的山顶处防雷尤为重要。

步骤s2,在雷电天气时,获取j个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所述雷击数据包括被雷击次数和雷击电流强度。

在具体方案中,在雷电天气时,以1小时为时间端,记录避雷针在一小时内被雷击的次数和被雷击时的雷击电流强度,当雷电天气低于1小时,按一小时计算。

步骤s3,根据n小时的j个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在对应的预设点增设避雷针,具体包括:

s31、剔除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中预设点处避雷针被雷击的雷击电流强度小于预设电流强度的被雷击次数;

s32、剔除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中预设点处避雷针在每小时被雷击次数小于5次的m个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

s33、计算剩余的n-m小时中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的平均值;

s34、预设平均值与避雷针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将步骤s33中的平均值代入平均值与避雷针数量的对应关系表中,得到对应的避雷针数量;

s35、根据步骤s34中避雷针数量在预设点增设避雷针。

在具体方案中,剔除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中预设点处避雷针被雷击的雷击电流强度小于预设电流强度的被雷击次数,目的是过滤掉避雷针被雷击时的雷击电流强度过小的雷击次数,以减少差。

剔除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中预设点处避雷针在每小时被雷击次数小于5次的m个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当每小时被雷击次数小于5次时,说明预设点在1小时内雷击次数较少,对预设点造成影响不大。

计算剩余的n-m小时中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代入平均值与避雷针数量的对应关系表中,得到对应的避雷针数量,如此,在预设点安置合适数量的避雷针,以降低预设点非避雷针设备遭雷击的概率。

对j个预设点均进行步骤s31至步骤s35操作,直到j个预设点均完成避雷针的增设。

步骤s4,获取与目标山区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具体包括:

所述可移植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各预设点间的相对距离与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各预设点间的相对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可移植山区内j个预设点与对应的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高度差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在具体方案中,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各预设点间的相对位置已知,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高度已知;

当一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各预设点间的相对距离与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各预设点间的相对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小于预设第一阈值,且一山区内内j个预设点与对应的目标山区内j个预设点的高度差小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判断该山区为可移植山区

步骤s5,在可移植山区的j个预设点处对应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对应增设避雷针。

在具体方案中,对于与目标山区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可以将目标山区内各预设点避雷针架设数量移植到与该山区地貌地形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快速有效的在可移植山区进行雷电防护,节省人物力。

例如:

在雷雨天气下,获取a点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和雷击电流强度,获取100次,即100个小时;

获取a点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中,a点避雷针被雷击时雷击电流强度小于预设电流轻度的次数,剔除a点避雷针被雷击的雷击电流强度小于预设电流强度的被雷击次数;

剔除100小时的a点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中a点避雷针在每小时被雷击次数小于5次的18个小时的a点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得到82个小时的a点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

计算剩余的82小时中a点避雷针每小时被雷击次数的平均值;

将平均值代入平均值与避雷针数量的对应关系表中,得到对应的避雷针数量,根据避雷针数量在a点增设避雷针。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目标山区的预设点处架设避雷针;在雷电天气时,获取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根据n小时的预设点处避雷针每小时的雷击数据在预设点增设避雷针,获取与目标山区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在可移植山区的j个预设点处对应目标山区的j个预设点对应增设避雷针。如此,通过长时间检测预设点处避雷针被雷击次数和被雷击时的强度,得预设点的雷击情况,从而在预设点安置合适数量的避雷针,以降低预设点非避雷针设备遭雷击的概率,进而,对于与目标山区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可以将目标山区内各预设点避雷针架设数量移植到与该山区地貌地形相似的可移植山区,快速有效的在可移植山区进行雷电防护,节省人物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