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斯特林热机的光气互补式吸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9197发布日期:2019-03-09 00:0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斯特林热机的光气互补式吸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斯特林热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斯特林热机的光气互补式吸热器。



背景技术:

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缸内工作介质(氢气或氦气)经过冷却、压缩、吸热、膨胀为一个周期的循环来输出动力,因此又被称为也叫斯特林热机。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外燃发动机,其有效效率一般介于汽油机与柴油机之间。通过外部人员对斯特林发动机的热端进行加热,使得气缸内的介质吸热、膨胀、冷却、压缩循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斯特林发动机在新能源发电以及军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现在的一种斯特林太阳能发电机,即通过斯特林热机将太阳光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通过机械能带动发电机组工作、发电;太阳能斯特林发电机系统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光的热能,通常会设置一个吸热器(也叫集热器),通过吸热器吸收聚集后的太阳光的热能,从而确保提高斯特林热机热端的供热。然而常规的斯特林太阳能发电机,其工作时间、工作状态受太阳光影响较大,阴雨天气以及夜间均无法用于发电,太阳能发电机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斯特林太阳能发电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斯特林热机的光气互补式吸热器,该种吸热器在晴天能吸收太阳光的热能为斯特林热机的热端加热,夜间或阴雨天气能利用燃气对斯特林热机的热端进行供热,从而确保斯特林发电机组能够持续工作、发电,不受天气状况的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斯特林热机的光气互补式吸热器,包括吸热器外壳,吸热器外壳的顶部设有透光口,所述吸热器外壳内设有集热罩,所述的集热罩呈碗状结构,集热罩的开口端朝向透光口;所述集热罩由若干导热管排布而成,相邻两根导热管之间形成导流间隙,每根导热管的下端弯折延伸形成内导热支管,每根导热管的上端弯折延伸形成外导热支管,所述吸热器外壳的底部设有外集热管、内集热管,外导热支管与外集热管连接,内导热支管与内集热管连接,外集热管、内集热管上均设有伸出吸热器外壳外部的导流管;所述集热罩的底部设有环状的布气管,布气管的上侧设有朝向集热罩底部的燃气喷嘴,布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燃气管,所述吸热器外壳的外侧设有排气管;所述透光口处设有透光板。

外集热管、内集热管上的导流管分别与斯特林热机内的缸体的热端、冷端连接,导热管内填充有气体导热工质,例如氢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太阳光通过外部锅状的反光杯聚光后从透光口处射到集热罩上,从而对导热管进行加热,加热管内的气体导热工质吸热后会对斯特林热机内缸体的热端加热,通过气体膨胀以推动斯特林热机缸体内的活塞往复运动,输出机械能,机械能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在夜间或者阳光不足的情况下,燃气管内供入燃气,燃气从燃气喷嘴处喷出并点火,从而对集热罩(每根导热管的周围)的底部进行火焰加热,每根导热管吸热对气体介质进行加热并汇流到外集热管、内集热管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外集热管、内集热管,同时将导热管也分成多组,分别与对应的外集热管、内集热管连接,每一处导热管分别对应一个斯特林热机,这样整个吸热器能驱动斯特林热机组工作。该种吸热器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受环境限制小,能通过光气互补,保持斯特林热机持续对外输出机械能进行发电;透光板能减小吸热器外壳内的热能损失。

作为优选,所述透光口的内壁延伸形成下挡圈,吸热器外壳上位于透光口的外侧设有外翻边,所述的透光板盖在下挡圈上,所述的透光板为石英玻璃板,透光板的上侧边缘处设有环形挡圈,环形挡圈与外翻边螺栓连接。石英玻璃板在保持阳光穿过的情况下能防止外界雨水、杂质等进入吸热器内,而且石英玻璃板透光性能强。

作为优选,所述吸热器外壳的内壁处设有环状凸檐,所述环状凸檐与集热罩的边缘处接触密封,所述的集热罩将吸热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加热室和燃烧室,其中位于集热罩底部的空间为燃烧室,位于集热罩开口端的空间为加热室。环状凸檐能增加吸热器外壳的整体强度,同时配合集热罩将吸热器外壳内部的空间完全隔离,燃烧室内燃气燃烧的时候,加热室内的空气能阻隔热量从透光口处散发出去。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室的内壁设有耐火涂层,所述加热室的内壁设有耐高温涂层。耐火涂层对燃烧室的内壁起到防护作用;耐高温涂层对加热室的内壁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导热支管的侧面设有若干导热翅片。燃气喷嘴处喷出的燃气燃烧时,火焰会沿着集热罩的底面向上延伸,延伸到导热翅片处,直接对导热翅片进行加热,从而促进介质腔内的介质与燃烧室进行热交换,有利于热能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吸热器外壳的下端内部设有环形管道,环形管道内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将环形管道内的空间分隔成内通道、外通道,所述的燃气管与内通道连通,吸热器外壳的外部设有与内通道连通的进气总管,内通道内位于燃气管与进气总管之间的部位设有内隔板,所述排气管的内端与外通道连通,吸热器外壳的内部设有与外通道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外通道内位于排气管与导气管之间设有外隔板。燃气进入进气总管后,沿着内通道一周后通过燃气管进入布气管,燃烧后的尾气从排气管、外通道、导气管处排出,从而使得高温尾气与常温燃气通过环形隔板在内通道、外通道之间实现热交换,利用尾气的热能对燃气进行预热。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总管的外端设有混气罐,混气罐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上均设有电控阀。第一进气管处进入燃气,第二进气管处进入助燃气体,燃气与助燃气体在混气罐内后形成混合燃气进入燃气喷嘴进行燃烧。

作为优选,所述的燃气喷嘴包括喷嘴管、基座、导流罩,所述喷嘴管的下端与布气管连接,所述基座的中心设有连接通孔,基座的下端设有连接套,所述喷嘴管的上端伸入连接通孔内与连接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导流叶轮,所述导流叶轮包括下连接片、上连接片、若干叶片,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下连接片与喷嘴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罩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吸热器外壳的底部位于每个燃气喷嘴的一侧均设有点火器。混合燃气从喷嘴管上端排出,并从导流通道之间排出,混合燃气经过导流通道的时候带动导流叶轮转动,从而使得到导流叶轮转动,可以通过改变混合燃气的流速来改变导流叶轮的转速,导流叶轮转动,一方面使得混合燃气中的燃气与助燃气进一步混合均匀,燃烧更加充分,另一方面能提高燃气喷嘴对集热罩底部加热均匀性、增大加热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设有黑色导热涂层。黑色导热涂层能增强集热罩吸收太阳光的热能。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集热罩内表面可吸收太阳光的热能,集热罩底面也吸收燃气的热能,整体结构紧凑,稳定性好;(2)既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又能利用燃气燃烧的热能,从而实现光气互补,环境适应能力强,不受天气影响;(3)燃气燃烧后的尾气热能对燃气进行预热,热利用率高,热能损失小;(4)燃气喷嘴在燃气的流动作用下,内部的导流叶轮可转动,使得燃气与助燃气体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气管与环形通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集热罩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燃气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流叶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吸热器外壳1、透光口2、下挡圈200、外翻边201、透光板202、环形挡圈203、集热罩3、导热管300、外导热支管4、导热翅片400、内导热支管5、外集热管6、内集热管7、导流管8、布气管9、燃气喷嘴10、燃气管11、排气管12、环形管道13、内通道130、外通道131、环形隔板14、进气总管15、内隔板16、混气罐17、第一进气管18、第二进气管19、电控阀20、导气管21、外隔板22、环状凸檐23、加热室24、燃烧室25、点火器26、斯特林热机27、喷嘴管100、基座101、导流罩102、连接套103、导流叶轮104、下连接片1040、上连接片1041、叶片1042、导流通道1043、排气孔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斯特林热机的光气互补式吸热器,包括吸热器外壳1,吸热器外壳的顶部设有透光口2,透光口处设有透光板202,如图4所示,透光口的内壁延伸形成下挡圈200,吸热器外壳上位于透光口的外侧设有外翻边201,透光板盖在下挡圈上,透光板为石英玻璃板,透光板202的边缘处设有环形挡圈203,环形挡圈与外翻边螺栓连接;吸热器外壳1内设有集热罩3,集热罩呈碗状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集热罩3由若干导热管300排布而成,相邻两根导热管之间形成导流间隙,每根导热管的下端设有若干内导热支管5,每根导热管的上端设有若干外导热支管4,外导热支管的侧面设有若干导热翅片400,本实施例中的导热管分为四组,即集热罩的四分之一圆为一组,吸热器外壳1的底部设有与四组导热管一一对应的四根外集热管6、四根内集热管7,同一组导热管上的外导热支管均与同一组外集热管连接,同一组导热管上的内导热支管均与同一组内集热管连接,外集热管、内集热管上均设有伸出吸热器外壳外部的导流管8。使用时,每一组导热管对应一个斯特林热机,即该种吸热器可驱动四个斯特林热机同时工作。

吸热器外壳1的内壁处设有环状凸檐23,环状凸檐与集热罩的边缘处接触密封,集热罩将吸热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加热室24和燃烧室25,其中位于集热罩底部的空间为燃烧室,位于集热罩开口端的空间为加热室;燃烧室的内壁设有耐火涂层,加热室的内壁设有耐高温涂层。

如图1和图2所示,集热罩1的底部设有环状的布气管9,布气管的上侧设有朝向集热罩底部的燃气喷嘴10,布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燃气管11,吸热器外壳的外侧设有排气管12;吸热器外壳的下端内部设有环形管道13,环形管道内设有环形隔板14,环形隔板将环形管道内的空间分隔成内通道130、外通道131,燃气管11与内通道连通,吸热器外壳1的外部设有与内通道连通的进气总管15,内通道内位于燃气管与进气总管之间的部位设有内隔板16,进气总管的外端设有混气罐17,混气罐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8、第二进气管19,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上均设有电控阀20;排气管12的内端与外通道连通,吸热器外壳1的内部设有与外通道连通的导气管21,外通道内位于排气管与导气管之间设有外隔板22。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燃气喷嘴10包括喷嘴管100、基座101、导流罩102,喷嘴管的下端与布气管连接,基座的中心设有连接通孔,基座101的下端设有连接套103,喷嘴管的上端伸入连接通孔内与连接套之间螺纹连接,基座的上端设有导流叶轮104,导流叶轮104包括下连接片1040、上连接片1041、若干叶片1042,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流通道1043,下连接片与喷嘴管的上端转动连接,导流罩10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气孔105,吸热器外壳的底部位于每个燃气喷嘴的一侧均设有点火器26。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四组导流管分别与四个斯特林热机27内的缸体的热端、冷端一一对应连接,从而形成四组独立斯特林热机加热系统;斯特林热机的缸体的热端、冷端、导热管内均填充有气态导热工质,导热工质为氢气、氮气或惰性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太阳光通过外部锅状的反光杯聚光后从透光口处射到集热罩上,从而对每一根加热管进行加热,导热管内的气态导热工质吸热后会对斯特林热机内缸体的热端加热,通过气体膨胀以推动斯特林热机缸体内的活塞往复运动,输出机械能,机械能可以用来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在夜间或者阳光不足的情况下,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上的电控阀开启,第一进气管处进入燃气,燃气可以是煤气或沼气或氢气,第二进气管处进入助燃气体,助燃气体为氧气或者空气,燃气与助燃气体在混气罐内混合后形成混合燃气进入内通道中,最后经过布气管从燃气喷嘴处喷出,点火器将燃气喷嘴处喷出的混合燃气点燃,从而对集热罩的底面进行加热,进而带动斯特林热机工作,燃烧室内燃烧后形成的尾气通过导气管进入外通道内,外通道内的高温尾气对内通道内的混合燃气进行预热,最后尾气从排气管处排掉。通过光(太阳光)-气(燃气)互补的工作方式,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