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重的组装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192发布日期:2019-01-04 23:3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重的组装活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重的组装活塞。



背景技术:

汽车活塞好比汽车发动机的中枢部位,在发动机启动时候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发动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都增加了。而活塞由于在发动机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和制造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这样才能满足现实社会高要求的排放标准。

活塞内通常设置有固定销轴的固定孔,销轴插入固定孔中后利用弹簧卡进行销轴两端的限位,弹簧卡的安装和拆卸比较繁琐,而且弹簧卡的结构脆弱容易在拆卸时损坏,弹簧卡的安装也不适用于分体结构的组装活塞。整体结构的活塞修复成本高,组装活塞的维护成本低,但是自重大,组装操作繁琐,影响了维护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重的组装活塞,采用分体结构,提升维护便利性,降低自重和维护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重的组装活塞,包括:插杆、第一活塞筒体、第二活塞筒体、盖体和销轴,所述第一活塞筒体设置在第二活塞筒体的上方,所述盖体设置在第一活塞筒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活塞筒体内壁对称设置有延伸至第二活塞筒体内壁底部的两块弧形板,所述销轴横向设置在第二活塞筒体内且两端分别延伸至弧形板中,所述第二活塞筒体底部内凹设置有一圈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插杆贯穿弧形板而插入限位块内,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与插杆相连接的螺栓。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筒体底部设置有一圈凸环,所述第二活塞筒体顶部设置有一圈与凸环对应的凹槽。

其中,所述弧形板中设置有与销轴对应的通孔。

其中,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插杆对应的插孔。

其中,所述插杆上设置有与螺栓对应的螺纹孔。

其中,所述盖体、第一活塞筒体和弧形板为一体化铝合金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活塞筒体外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气环槽、第二气环槽和油环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减重的组装活塞,销轴利用通孔而固定在第二活塞筒体中,结构稳定,组装操作便利,提升了维护便利性,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自重轻,有利于降低活塞运动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重的组装活塞,包括:插杆11、第一活塞筒体2、第二活塞筒体3、盖体1和销轴13,所述第一活塞筒体2设置在第二活塞筒体3的上方,所述盖体1设置在第一活塞筒体2的顶部,所述第一活塞筒体2内壁对称设置有延伸至第二活塞筒体3内壁底部的两块弧形板7,弧形板7贴合第二活塞筒体3内壁而限位,方便组装,提升结构稳定性,而且弧形板7的自重轻。

所述销轴13横向设置在第二活塞筒体3内且两端分别延伸至弧形板7中,所述第二活塞筒体3底部内凹设置有一圈减重槽12,降低自重,所述减重槽12内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插杆11贯穿弧形板7而插入限位块9内,所述限位块9底部设置有与插杆11相连接的螺栓10,结构牢固,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筒体2底部设置有一圈凸环6,所述第二活塞筒体3顶部设置有一圈与凸环6对应的凹槽,凸环6与凹槽的配合紧密,气密性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7中设置有与销轴13对应的通孔14,方便销轴13的安装和限位,提升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9上设置有与插杆11对应的插孔,方便插杆11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杆11上设置有与螺栓10对应的螺纹孔,有利于螺栓10的固定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筒体3外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气环槽5、第二气环槽4和油环槽8,可以分别进行气环和油环的安装,提升活塞运动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第一活塞筒体2和弧形板7为一体化铝合金结构,重量轻,结构强度高。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