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风圈、发动机及机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761发布日期:2019-04-24 00:1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风圈、发动机及机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风圈、发动机及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风扇的护风圈的作用用于把风扇产生的冷风聚集起来产生冷却效果,这是防止水箱开锅的一项有力措施。风扇的叶片外缘对风向气流的干扰很强,护风圈确保气流均匀通过散热器,提高吸风量。

发动机风扇的护风圈周边风速最大,风量全部通过,如果能够将这部分风量利用起来的话,将会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充分利用发动机风扇周边紧凑空间,在不新增专用散热器的同时,将护风圈周边风能利用起来进行散热,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护风圈,该护风圈充分利用护风圈周边紧凑空间,在不新增专用散热器的同时,能够将周边风能利用起来并将其用于冷却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护风圈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护风圈或发动机的机械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风圈,包括风圈本体,风圈本体具备中空内腔,风圈本体的外表面还设有与中空内腔相连通的两个通孔。

作为上述护风圈在一方面的改进,两个通孔设置在风圈本体的相对两侧。

作为上述护风圈在一方面的改进,两个通孔位于风圈本体的同一条直径上。

作为上述护风圈在一方面的改进,风圈本体上设有散热翅片。

作为上述护风圈在一方面的改进,散热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呈辐射状设置在风圈本体的外周面上。

作为上述护风圈在一方面的改进,中空内腔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由于风圈本体具备中空内腔,风圈本体的外表面还设有两个通至中空内腔的通孔,因而可以通过外部管路与风圈本体构成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对于需要冷却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冷却介质经风圈本体外表面的一个通孔流入,再在中空内腔内流动直至从风圈本体外表面的另外一个通孔流出,护风圈周边风速最大,风量全部通过,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因而冷却介质可以在中空内腔内的流动过程中,不断的被冷却。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制造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小流量流体,且根据风流特点,散热效果较好,充分利用发动机风扇周边紧凑空间,如此在不新增专用散热器的同时,能够通过旁通的方式冷却小流量流体,如柴油,转向助力泵齿轮油等。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和设置在发动机本体上的散热风扇,还包括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护风圈,所述护风圈用于把散热风扇产生的冷风聚集起来产生冷却效果。

作为上述发动机在一方面的改进,风圈本体的外表面的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位于上部,作为流体进口,另外一个通孔位于下部,作为流体出口。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设备,所述机械设备上设有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护风圈或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中,该机械设备可以为车辆,如自卸车、搅拌车、泵车、轿车,也可以为施工机械,如压路机、摊铺机、挖机、正面吊,还可以为固定设备,如机床等设备。

由于上述的机械设备设有上述的护风圈或者上述的发动机,因而上述的机械设备具有上述的护风圈或者上述的发动机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机械设备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机械设备包括转向助力泵,所述风圈本体的两个通孔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转向助力泵连通,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输送所述转向助力泵中的齿轮油,连接管路、两个通孔以及中空内腔构成齿轮油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冷却连接管路输送过来的转向助力泵中的齿轮油并将冷却后的齿轮油再通过连接管路输送回转向助力泵中,如此反复,实现对转向助力泵中的齿轮油的循环冷却;或,所述机械设备包括燃油系统,所述风圈本体的两个通孔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燃油系统连通,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输送所述燃油系统中的柴油,连接管路、两个通孔以及中空内腔构成柴油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冷却连接管路输送过来的燃油系统中的柴油并将冷却后的柴油再通过连接管路输送回燃油系统中,如此反复,实现对燃油系统中的柴油的循环冷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发动机护风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发动机护风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发动机护风圈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风圈本体;110-中空内腔;121,122-两个通孔;200-散热翅片;20-发动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风圈,包括风圈本体100,风圈本体100具备中空内腔110,风圈本体100的外表面还设有与中空内腔110相连通的两个通孔121,12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

其中,上述中空内腔110的径向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梯形等任一形状,这里不作限定,可以根据需要变形。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中空内腔110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径向截面为圆形的中空内腔110具有容积大,结构简单的特点,如此保障了中空内腔110的高效、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由于风圈本体100具备中空内腔110,风圈本体100的外表面还设有与中空内腔110相连通的两个通孔121,122,因而可以通过外部管路与风圈本体100构成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对于需要冷却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冷却介质经风圈本体100外表面的一个通孔流入,再在中空内腔110内流动直至从风圈本体100外表面的另外一个通孔流出,护风圈周边风速最大,风量全部通过,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因而冷却介质可以在中空内腔110内的流动过程中,不断的被冷却。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制造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小流量流体,且根据风流特点,散热效果较好,充分利用发动机风扇周边紧凑空间,如此在不新增专用散热器的同时,能够通过旁通的方式冷却小流量流体,如柴油,转向助力泵齿轮油等。

为了充分利用风圈本体100,使得冷却介质可以在中空内腔110内多停留,使护风圈发挥热交换作用,优选的,两个通孔121,122设置在风圈本体100的相对两侧。更为优选的,两个通孔121,122位于风圈本体100的同一条直径上,当然,两个通孔121,122可以相互错开设置。该实施例中,两个通孔121,122位于风圈本体100的同一条直径上,如此设计,冷却介质在中空内腔110内可以通过风圈本体100与外部的冷却风充分热交换。

更为优选的,风圈本体100上设有散热翅片200,散热翅片200均设置在风圈本体100的外壁上,散热翅片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200呈辐射状或放射状或条状设置在风圈本体100的外周面上。可以理解,在护风圈周边增加散热翅片200可以提升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该新型护风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制造成本低。

2.该新型护风圈能有效对小流量流体进行散热,且根据风流特点,散热效果较好。

3.该护风圈不需要额外空间,对散热风扇分量风压无影响,不影响主散热器散热性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由于风圈本体100具备中空内腔110,风圈本体100的外表面还设有与中空内腔110相连通的两个通孔121,122,因而可以通过外部管路与风圈本体100构成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对于需要冷却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冷却介质经风圈本体100外表面的一个通孔流入,再在中空内腔110内流动直至从风圈本体100外表面的另外一个通孔流出,护风圈周边风速最大,风量全部通过,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因而冷却介质可以在中空内腔110内的流动过程中,不断的被冷却。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尤其适用于小流量流体,充分利用发动机风扇周边紧凑空间,如此在不新增专用散热器的同时,能够通过旁通的方式冷却小流量流体,如柴油,转向助力泵齿轮油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20和设置在发动机本体20上的散热风扇,还包括如实施例一中的护风圈,护风圈用于把散热风扇产生的冷风聚集起来产生冷却效果。

由于上述发动机设有上述的护风圈,因而上述发动机具有上述的护风圈的全部技术效果,需要提及的是,这样的发动机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地提升散热效果。且这样的发动机不需要较大的改进即可实现,具有经济效益出众,便于流水线生产。且不需要额外空间,对散热风扇分量风压无影响,不影响主散热器散热性能。

护风圈一般竖向布置,优选的,风圈本体100的外表面的两个通孔121,122中的第一通孔121位于上部,作为流体入口,第二通孔122位于下部,作为流体出口,有效利用冷却介质流体自身重力,加快流动速度,缩小流体循环周期,快速达到热平衡。

当散热风扇运转时,风从护风圈周边流过,从而带走护风圈内部中空空腔内冷却介质流体传导至护风圈上的热量,护风圈外侧分布散热翅片200,以提升散热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上设有如实施例一的护风圈或如实施例二的发动机。其中,该机械设备可以为车辆,如自卸车、搅拌车、泵车、轿车,也可以为施工机械,如压路机、摊铺机、挖机、正面吊,还可以为固定设备,如机床等设备。

由于上述的机械设备设有上述的护风圈或者上述的发动机,因而上述的机械设备具有上述的护风圈或者上述的发动机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可选的,所述机械设备包括转向助力泵,所述风圈本体100的两个通孔121,122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转向助力泵连通,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输送所述转向助力泵中的齿轮油,连接管路、两个通孔121,122以及中空内腔110构成齿轮油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冷却连接管路输送过来的转向助力泵中的齿轮油并将冷却后的齿轮油再通过连接管路输送回转向助力泵中,如此反复,实现对转向助力泵中的齿轮油的循环冷却;或,机械设备包括燃油系统,风圈本体100的两个通孔121,122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燃油系统连通,连接管路用于输送燃油系统中的柴油,连接管路、两个通孔121,122以及中空内腔110构成柴油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冷却连接管路输送过来的燃油系统中的柴油并将冷却后的柴油再通过连接管路输送回燃油系统中,如此反复,实现对燃油系统中的柴油的循环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不局限于对转向助力泵中的齿轮油和燃油系统中的柴油进行冷却,还可以是齿轮油、柴油以外的其他小流量流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