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2088发布日期:2020-05-08 13:0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型、巨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上,在微型、小型风力发电机设计和研制上却少有企业和学者关注,并且由于普通风力发电机体积大、难以移动等缺点只能在特定的地点使用。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实施能源的优化与替代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我国政府为调整和改善能源的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应用,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三边支架,三边支架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电力控制单元壳体,电力控制单元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电力储存壳体,电力储存壳体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发电单元外壳,三边支架的上端向外等角度设置有三组三边支架光伏发电板,所述发电单元外壳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发电单元,发电单元的上端水平设置有风叶支架,风叶支架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风叶组,所述电力储存壳体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可拆卸式电源模块,可拆卸式电源模块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散热孔,可拆卸式电源模块的后侧设置有后端散热孔,可拆式电源模块的前端设置有电源盖,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壳体内设置有整流桥,整流桥的上端设置有稳压模块,整流桥的右侧设置有微型逆变器,整流桥的左侧设置有蓝牙控制模块,微型逆变器和稳压模块均与蓝牙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壳体与可拆卸式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电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边支架光伏发电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六边形连接轴,电力控制单元壳体配合六边形连接轴均设置有燕尾形连接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叶组的外侧均通过平刀螺钉设置有光伏发电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盖通过四角设置的十字螺钉固定在可拆卸式电源模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盖的左上角设置有usb接口,usb接口的右侧设置有充电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拆卸式电源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电芯,电源电芯的上侧设置有充放电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风力发电机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的设计出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在马格努斯效应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折叠、收纳功能的便携式风力发电设备,同时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可实现风能、太阳能两种方式发电,设计的可拆卸式电源模块既可以充当充电电源,又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整个发电设备折叠收纳状态下呈圆筒状,同一般发电设备相比,其特点在于小巧精致,功能多样,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折叠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中电力控制单元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中可拆卸电源模块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中三边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折叠状态时外观结构俯视图。

图7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折叠收纳状态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风叶组、2-光伏发电板、3-发电单元、4-风叶支架、5-可拆卸式电源模块、6-发电单元外壳、7-电力储存壳体、8-电力控制单元壳体、9-燕尾形连接块、10-三边支架光伏发电板、11-六边形连接轴、12-三边支架、13-导电线圈、14-稳压模块、15-整流桥、16-蓝牙控制模块、17-微型逆变器、18-平刀螺钉、50-电源电芯、51-充放电模块、52-顶部散热孔、520-后端散热孔、53-电源盖、54-usb接口、55-充电接口、56-十字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发电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三边支架12,三边支架12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电力控制单元壳体8,电力控制单元壳体8的上端设置有电力储存壳体7,电力储存壳体7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发电单元外壳6,三边支架12的上端向外等角度设置有三组三边支架光伏发电板10,所述三边支架光伏发电板10的上端均设置有六边形连接轴11,电力控制单元壳体8配合六边形连接轴11均设置有燕尾形连接块9,所述发电单元外壳6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发电单元3,发电单元3的上端水平设置有风叶支架4,风叶支架4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风叶组1,风叶组1的外侧均通过平刀螺钉18设置有光伏发电板2,所述电力储存壳体7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可拆卸式电源模块5,可拆卸式电源模块5的上端设置有顶部散热孔52,可拆卸式电源模块5的后侧设置有后端散热孔520,可拆式电源模块的前端设置有电源盖53,电源盖53通过四角设置的十字螺钉56固定在可拆卸式电源模块5上,电源盖53的左上角设置有usb接口54,usb接口54的右侧设置有充电接口55,可拆卸式电源模块5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电芯50,电源电芯50的上侧设置有充放电模块51,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壳体8内设置有整流桥15,整流桥15的上端设置有稳压模块14,整流桥15的右侧设置有微型逆变器17,整流桥15的左侧设置有蓝牙控制模块16,微型逆变器17和稳压模块14均与蓝牙控制模块16电性连接,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壳体8与可拆卸式电源模块5之间设置有导电线圈13。

风叶组1基于马格努斯效应设计成可折叠结构,风叶组光伏发电板2和风叶组1设计成一样外形结构,三边支架光伏发电板设计10成与三边支架12外形一样结构,每个光伏发电板均通过平刀螺钉固定连接,既节省生产材料又可最大化的节省空间大大减小产品体积,提高其便携性。

使用时,首先将发电机三边支架12翻转开,通过六边形连接轴11压入内六边形孔内精确固定三边支架12的位置,然后拉动光伏发电板2,使光伏发电板2围绕风叶支架4旋转轴旋开展开风叶组1,放置于工作场地,风叶组1在风的作用下旋转,带动发电单元3工作,进而产生电力,或者有固定于风叶组1或三边支架12上的三边支架光伏发电板10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实现光伏发电,产生的电由置于电力控制壳体8内的稳压模块14、整流桥15、蓝牙控制模块16和微型逆变器17等器件控制形成电能储存于可拆卸电源模块5中。

当进行收纳时,首先拉动风叶组1,使光伏发电板2围绕风叶支架4旋转轴旋开收缩合并,然后将六边形连接轴11从另一端压入使得六边形连接轴11从三边支架12孔六边形内孔中弹出,旋转三边支架12,将装置收纳成一个圆柱形,便于装载和移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过usb接口54和充电接口55与外部设备连接,能够进行数据的传输和电能的输出,通过顶部散热孔52和后端散热孔520配合,使得可拆卸式电源模块5的散热效果好,保证了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