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滤器、进气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1330发布日期:2020-08-21 15:1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粗滤器、进气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空气过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粗滤器、进气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过程中,需要保证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较为纯净,以保证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例如,对于在多灰环境下进行工作的车辆来说,粗滤器能够预先过滤掉空气中大部分的灰尘,并与空气滤清器配合,使得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较为纯净。相关技术中,粗滤器包括多组旋流管,旋流管包括出尘口和出气口,该出气口与粗滤器的出气腔连通,该旋流管内壁上的叶片能够使空气中的颗粒分离,在出尘口与出气口位于旋流管的同一侧时,灰尘会沉积在出气口附近,由于气流中的紊流影响,部分颗粒物会在再次回到气流中,使得旋流管的分离效率降低,过滤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滤器,该粗滤器能够提高空气的过滤效率,提高处理后的空气的洁净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粗滤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一组旋流管,所述旋流管轴向的一端形成有出尘口,所述旋流管轴向的另一端形成有出气口,所述出尘口与所述壳体的出尘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出气腔连通,所述出尘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置有阻止灰尘回流的止回件。

可选地,所述止回件固定于所述旋流管的内壁并形成有贯穿自身的止回孔,所述止回孔构造为漩涡状,且在从所述出气口至所述出尘口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旋流管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侧的内壁上形成有清尘口,所述粗滤器包括密封所述清尘口的密封件。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旋流管。

可选地,所述粗滤器还包括从所述出气口一侧伸入所述旋流管内的进气管。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滤器、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所述粗滤器为如上所述的粗滤器。

可选地,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包括与所述出尘腔连通的文氏管。

可选地,所述排放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一排放管的上游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下游端与所述文氏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消音器,所述第二排放管连接于所述文氏管,且所述第二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二消音器。

可选地,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进气管和固定板,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旋流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伸出所述粗滤器的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如上所述的粗滤器或进气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粗滤器中,出尘口与出气口分别位于旋流管轴向的两侧,在旋流管进行灰尘的分离时,能够尽量避免在出气口与出尘口位于同一侧时,分离出的灰尘遇到紊流时再一次的回到分离的空气中,同时出尘口与出气口之间的止回件能够使得灰尘通过止回件时只能单向流动,即分离出的灰尘经止挡件以及出尘口排出,而不会通过止挡件进入分离出的空气中,从而提高了空气的过滤效率,提高了处理后的空气的洁净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粗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粗滤器中旋流管与止回件以及密封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止回件沿a-a方向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出尘腔,12-出气腔,2-旋流管,21-出尘口,22-出气口,3-止回件,31-止回孔,4-密封件,41-拉环,5-进气管,6-出气管,100-粗滤器,101-空气滤清器,102-发动机,103-文氏管,104-第一排放管,105-第二排放管,106-第一消音器,107-固定板,108-排灰管,109-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各零部件轮廓的内和外,“上游、下游”是基于空气流动的先后顺序定义的。此外,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粗滤器,图1至图4示出了其一种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本公开提供的粗滤器包括壳体1和至少一组旋流管2,旋流管2轴向的一端形成有出尘口21,旋流管2轴向的另一端形成有出气口22,出尘口21与壳体1的出尘腔11连通,出气口22与壳体1的出气腔12连通,例如出气口22与出气腔12通过出气管6连通,出尘口21与出气口22之间设置有阻止灰尘回流的止回件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粗滤器中,出尘口21与出气口22分别位于旋流管2轴向的两侧,在旋流管2进行灰尘的分离时,能够尽量避免在出气口22与出尘口21位于同一侧时,分离出的灰尘遇到紊流时再一次的回到分离后的空气中,同时出尘口21与出气口22之间的止回件3能够使得灰尘通过止回件3时只能单向流动,即分离出的灰尘经止挡件3以及出尘口21排出,而不会通过止挡件3进入分离出的空气中,从而提高了空气的过滤效率,提高了处理后的空气的洁净度。

需要说明的是,旋流管2的分离灰尘的原理以及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公开在此不作赘述。另外,旋流管2必然会与提供空气的通道,例如进气管连通,本公开将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详细介绍。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所示,旋流管2的数量可以为多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粗滤器还包括从出气口22一侧伸入旋流管2内的进气管5。这样,进气管5能够从旋流管2的轴向上通过空气,减少紊流的产生,便于灰尘的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止回件3固定于旋流管2的内壁并形成有贯穿自身的止回孔31,止回孔31构造为漩涡状,且在从出气口22至出尘口21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这样,通过该止回孔31能够防止分离后的灰尘再次回到分离后的空气中。根据另外一个实施方式,该止回件3也可以构造为止回阀,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中所示,旋流管2在靠近出气口22一侧的内壁上可以形成有清尘口,粗滤器包括密封清尘口的密封件4。这样,在旋流管2不工作时或需要清理时,移除密封件4以打开清尘口,旋流管2内的空气能够冲洗旋流管2的内壁,并从该清尘口排出,从而保证旋流管2内部的清洁。这里,本公开对清尘口的位置不作限制,例如,清尘口可以与出气口22位于同一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密封件4可拆卸地连接于旋流管2。即能够便于密封件4的维修和更换,在不需要将旋流管2从粗滤器上拆卸下来的同时,保证旋流管2内部的及时清理。

可选择地,密封件4可以形成为橡胶塞,该橡胶塞的一端与清尘口密封配合,相对的另一端形成有拉环41,以便于拔出橡胶塞。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滤器100、空气滤清器101和发动机102,粗滤器100为如上的粗滤器,并具有其全部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作赘述,该进气系统能够保证进入发动机102燃烧室的空气的洁净度,延长空滤器滤芯的使用寿命,减少保养次数、降低保养费用,并保证发动机102的使用寿命。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中所示,进气系统还包括连接于发动机102的排放装置,排放装置包括与出尘腔11连通的文氏管103。这里,文氏管103为利用文丘里效应制成的管路,该文氏管103可以通过排灰管108与出尘腔11连通,在进行灰尘的排放时,文氏管103始终能够提供对出尘腔11的灰尘的吸力,使得灰尘能够被清理的很干净,且不需要人工进行徘徊,实现排灰免维护。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灰管108上可以设置有止回阀109,使得排灰管108里的灰尘只能单向流动,使得排灰的过程更加稳定。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4中所示,排放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放管104和第二排放管105,第一排放管104的上游端连接于发动机102,下游端与文氏管103之间连接有第一消音器106,第二排放管105连接于文氏管103,且第二排放管105上设置有第二消音器。这样,通过两级消音,能够极大地降低灰尘和废气排放时的噪音,避免产生噪音污染。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4中所示,进气系统还包括进气管5和固定板107,进气管5与旋流管2的内部连通,进气管5伸出粗滤器100的部分固定于固定板107。这样,进气管5通过固定板107的固定能够避免进气管5产生大的晃动,保证进气的稳定。这里本公开对固定板107自身的固定和安装不作限制,例如,固定板107可以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如上所述的粗滤器或如上所述的进气系统,并具有粗滤器或进气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作赘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该车辆可以为工程机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