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部分地浸入在动态流体中的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构成的用于产生电能的装置;以及使用所述装置产生电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57476发布日期:2021-07-20 17: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产生能量的装置,该装置由部分地浸入到动态流体中的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的纵向旋转轴(3)垂直于所述流体的流定位,并且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还与支撑设施(4)和驱动设施(5)相关联,并且浸入其直径的25%至35%;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中的一个旋转回转体(1)位于所述动态流体的上游,并且所述一个旋转回转体的纵向旋转轴(3)位于所述支撑设施(4)的纵向滑动器(7)中、并能够平移且具有可变转速;

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中的另一个旋转回转体(2)位于所述动态流体的下游,所述另一个旋转回转体具有附接到所述支撑设施(4)的纵向旋转轴(3)并且具有与所述动态流体的流速同步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动器(7)具有齿条(8),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的所述纵向旋转轴(3)的端部与该齿条相关联,从而限定了振荡运动,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和位于下游的旋转回转体(2)之间间隔的距离在其直径的5%至35%之间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的所述纵向旋转轴(3)通过小齿轮连接至所述齿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8)允许所述小齿轮以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平移的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施(5)通过传动设施(9)以旋转方式推动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施(5)是一个发动机或多个发动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设施(9)是齿轮、行星构件、小齿轮、冠齿轮、或类似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具有由所述驱动设施(5)提供的过旋转的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是圆柱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纹理的或具有多个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中的每一个内均包括一个同心且静止的回转体(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的所述同心且静止的回转体(11)包括运动转换设施(6)和能量产生设施(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设施(6)是倍增器盒、连杆活塞、磁体或类似物,所述振荡运动被转换为机械功或电力功、或者电动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设施(6)连接至所述能量产生设施(10)。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心且静止的回转体(11)内还具有与所述纵向旋转轴(3)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惯性轮(12)。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施(4)布置在包括整个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的结构(13)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13)能够通过立柱固定至所述动态流体的水道的床,或者构造成是浮动的,或者是在所述水道的海岸或河岸上的附加结构的刚性或柔性的延伸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施(4)通过吃水调节设施(14)约束到所述结构(13),使得所述支撑设施(4)相对于所述结构(13)具有能调节的高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吃水调节设施(14)是活塞、伸缩柱或类似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动器(7)是双带滑动器(15)。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带滑动器(15)具有齿条(8),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的所述纵向旋转轴(3)的端部与所述齿条(8)相关联,从而限定了在其端部具有竖向位移的振荡运动,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和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之间的间隔距离在其直径的5%至35%之间变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的所述纵向旋转轴(3)通过小齿轮连接至所述齿条(8)。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8)允许所述小齿轮以在一个或两个方向平移的方式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面对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布置有用于所述动态流体的所述流的、增加所述流的速度的节流设施。

25.一种用于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9所述的装置产生电能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具有与所述动态流体的流的流速同步的旋转,并且其中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绕其纵向轴(3)旋转而没有平移,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执行以下步骤:

i)绕其纵向轴(3)旋转,同时在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的上游运动,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初始相距其直径的5%;

ii)当到达所述纵向滑动器(7)的距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的最远的端部时,通过停止其相应的所述驱动设施(5)而停止,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之间的间距直到其直径的35%;

iii)无旋转地向下游朝着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运动,直到达到其直径的5%的初始间距;和

iv)依次重复步骤i)-iii)。

26.一种用于使用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的装置产生电能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具有与所述动态流体的流速的同步的旋转,其中,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绕其纵向轴(3)旋转而没有平移,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执行以下步骤:

i)绕其纵向轴(3)旋转,同时在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的上游运动,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初始相距其直径的5%;

ii)当到达所述纵向滑动器(7)的距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最远的端部时,通过停止其相应的所述驱动设施(5)而停止,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之间的间距直到其直径的35%;

iii)朝向所述双带滑动器(15)的下部带下降,以便朝向位于下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2)向下游进行无旋转的平移,直到达到其直径的5%的初始间距;和

iv)依次重复步骤i)-iii)。


技术总结
一种由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构成的用于产生电能的装置所述旋转回转体部分地浸入在动态流体中,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1、2)的纵向旋转轴(3)垂直于所述流体的流布置,并且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还与支撑设施(4)和驱动设施(5)相关联,浸入其直径的30%左右;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之一(1)位于所述动态流体的上游,其纵向旋转轴(3)位于所述支撑设施(4)的纵向滑动器(7)中,并可平移并具有可变旋转速度;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回转体中的另一个(2)位于所述动态流体的下游,其纵向旋转轴(3)附接到所述支撑设施(4),并且旋转与所述动态流体的流速同步。在一个实施例变体中,所述滑动器(7)是双带滑动器(15),允许位于上游的所述旋转回转体(1)在端部中的竖向位移。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装置产生电能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卡尔洛斯·埃杜亚多·阿库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卡尔洛斯·埃杜亚多·阿库新;亚历杭德罗·罗马·甘萨巴里贝拉蒂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