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2368发布日期:2020-08-05 01:2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减少废气中的nox的方法,存在废气再循环(egr)。egr将从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室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混入燃烧用空气并作为燃烧用气体回到燃烧室。因此,燃烧用气体的氧气浓度降低,使燃料和氧气的反应即燃烧的速度变慢,从而使燃烧温度降低,能够减少nox的产生量。

公开号为cn1067622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egr阀,该柴油发动机egr阀包括控制装置、阀体及设于阀体安装腔内的传动装置,阀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口,且阀体的一侧设有排气口,它还包括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在阀体内作旋转运动的驱动轴及固定在驱动轴下端且用于控制排气口开度的阀芯,阀芯设有与阀体内腔相配合以使得排气口打开或密封的圆柱形侧面,且阀芯设有从阀芯下端贯穿一侧周壁的呈弧状的废气引流通道,废气引流通道的一端设用于与进气口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废气引流通道的另一端设可与排气口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口。

但是由于该柴油发动机egr阀用于与egr冷却器集成一体,再通过布置在发动机排气侧机体上,使得排气侧加工有内部废气通道的缸盖与egr阀进气口相通,且egr冷却器回水口与缸盖上引出的出水管座相连。因此,将导致排气侧温度相对较高,进而影响到egr阀阀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会相对降低egr冷却器的冷却效果;相应的,当采用集成成一体的egr阀和egr冷却器布置在机体上,将增加机体结构复杂程度,对生产、机加工、铸造都有一定影响,产生发动机整体不够紧凑,且受排气侧高温影响管路不易布置的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具有显著提升发动机结构布局效果、排放性能以及经济性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包括进气岐管、燃油供轨、egr冷却器、egr阀体、缸盖以及排气岐管;

所述进气岐管一体连接有egr阀座,所述egr阀座内设置有一端与所述egr冷却器连通的冷却器回水容腔以及一端与所述进气岐管连通的阀体废气通道;

所述egr冷却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器进水口和冷却器回水管路,所述冷却器进水口用于与发动机水泵连接,所述冷却器回水管路用于与所述冷却器回水容腔连通;

所述egr阀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进气岐管的一端;

所述冷却器回水容腔的另一端用于与缸盖水套连通;所述阀体废气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依次与所述缸盖以及排气岐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气岐管与egr阀座集成并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侧,解决了发动机因设置egr总成而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性差,不便布置连接管路的问题,同时也不用再额外设计egr阀及egr冷却器的固定支架,具有显著提升发动机结构布局效果、排放性能以及经济性能的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油供轨固定在所述进气岐管的壳体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显著提升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的发动机结构布局效果、结构紧凑度及经济性能的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egr冷却器固定在所述进气岐管的壳体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显著提升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的发动机结构布局完整度、结构紧凑度及经济性能的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器回水容腔位于所述阀体废气通道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egr阀座内空间利用效果,延长冷却器回水容腔的长度,进而达到显著提升冷却效果的目的。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废气通道呈圆柱状,所述冷却器回水容腔呈月牙状且内凹的部位朝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egr阀座内空间利用效果,提升冷却器回水容腔对阀体废气通道内的热量吸收率,进而达到显著提升冷却效果的目的。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盖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体废气通道连通的废气循环通道,所述排气岐管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废气循环通道连通的岐管分支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有效连通egr阀座、缸盖以及排气岐管的目的。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岐管、缸盖以及排气岐管依次连接固定,所述进气岐管与所述缸盖之间以及所述缸盖与所述排气岐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布置在进气一侧,避免排气侧高温对egr阀体造成不利影响,有效延长egr阀体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egr冷却器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进气岐管和所述egr阀座内的阀体废气通道连通,所述egr冷却器内形成有气腔与流体腔,所述流体腔位于所述气腔的外周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流体腔对气腔内的热量吸收率,进而达到显著提升冷却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进气岐管、egr阀座、egr冷却器集成设置,并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侧,在解决发动机因设置egr总成而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性差,不便布置连接管路问题的同时,避免对egr阀体及egr冷却器的固定支架的额外设计,显著提升发动机的经济性能;与此同时,通过将阀体废气通道和冷却器回水容腔设计在egr阀座内,使得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具有结构紧凑的效果;并通过将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集成机构布置在进气一侧,避免排气侧高温对egr阀体的造成不利影响,有效延长egr阀体的使用寿命。提升经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气岐管;2、燃油供轨;3、egr冷却器;31、冷却器进水口;32、冷却器回水管路;4、egr阀体;41、egr阀座;42、冷却器回水容腔;43、阀体废气通道;5、缸盖;51、废气循环通道;6、排气岐管;61、岐管分支出口;7、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结构,包括进气岐管1、燃油供轨2、egr冷却器3、egr阀体4、缸盖5以及排气岐管6。本申请通过将该发动机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结构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一侧,避免排气侧高温对egr阀体4的造成不利影响,有效延长egr阀体4的使用寿命。提升经济性能。

如图1、图2所示,进气岐管1一体连接有egr阀座41。egr阀座41内设置有一端与egr冷却器3连通的冷却器回水容腔42以及一端与进气岐管1连通的阀体废气通道43。冷却器回水容腔42的另一端用于与缸盖5水套连通;且阀体废气通道43的另一端用于依次与缸盖5以及排气岐管6连通。egr冷却器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器进水口31和冷却器回水管路32。冷却器进水口31用于与发动机水泵连接;且冷却器回水管路32用于与冷却器回水容腔42连通;与此同时,egr阀体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进气岐管1的一端。因此,通过将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并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侧,解决了发动机因设置egr总成而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性差,不便布置连接管路的问题,同时也不用再额外设计egr阀及egr冷却器3的固定支架,具有显著提升发动机结构布局完整度、排放性能以及经济性能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燃油供轨2固定在进气岐管1的壳体上侧。且egr冷却器3同样固定在进气岐管1的壳体上侧,进而达到显著提升该发动机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结构的发动机结构布局完整度、结构紧凑度及经济性能的效果。与此同时,egr冷却器3的两端还分别与进气岐管1和所述egr阀座41内的阀体废气通道43连通,进而在egr冷却器3内形成有气腔与流体腔,且流体腔位于气腔的外周一侧,以达到提升流体腔对气腔内的热量吸收率,进而显著提升冷却效果的目的。

如图2所示,冷却器回水容腔42位于阀体废气通道43的下侧,进而将起到提升egr阀座41内空间利用效果的作用,并在有效延长冷却器回水容腔42的长度时,达到显著提升冷却效果的目的。需要提及的是,阀体废气通道43呈圆柱状;冷却器回水容腔42呈月牙状且内凹的部位朝上设置,进而将起到进一步提升egr阀座41内空间利用效果的作用,并在有效提升冷却器回水容腔42对阀体废气通道43内的热量吸收率时达到显著提升冷却效果的目的。

相应的,在缸盖5内设置有用于与阀体废气通道43连通的废气循环通道51;在排气岐管6的一侧设置有与废气循环通道51连通的岐管分支出口61,进而达到有效连通egr阀座41、缸盖5以及排气岐管6的目的。在本申请中,进气岐管1、缸盖5以及排气岐管6依次连接固定。并在进气岐管1与缸盖5之间以及缸盖5与排气岐管6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7。因此,将使得该发动机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结构布置在进气一侧,避免排气侧高温对egr阀体4造成不利影响,有效延长egr阀体4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密封垫7起到显著提升该发动机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结构的连接结构密封性的作用。

因此,本申请的发动机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结构通过将进气岐管1、egr阀座41、egr冷却器3集成设置,并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侧,在解决发动机因设置egr总成而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性差,不便布置连接管路问题的同时,避免对egr阀体4及egr冷却器3的固定支架的额外设计,显著提升发动机的经济性能;与此同时,通过将阀体废气通道43和冷却器回水容腔42设计在egr阀座41内,使得该发动机进气岐管1与egr阀座41集成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申请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