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0284发布日期:2021-03-09 11:4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车辆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整车功能的不断拓展,国五、国六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要求车辆匹配散热功率更大、更加高效、控制精度更高的节能散热系统。传统的重卡散热方案采用单独的冷却系统(即冷却系统处于发动机前端,风扇安装于发动机轮系上),风扇采用温控硅油风扇或者电控硅油风扇,转速控制不精准、散热效率不高,同时受限于整车布置,散热器大小有局限性,散热功率不大。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散热能力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散热器功率小、效率低、控制精度不准确的问题。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散热模块、副散热模块;其中,主散热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空空中冷器、主散热器、主导风罩、主散热模块风扇;主散热模块风扇安装于发动机轮系,通过发动机带动其旋转,将风从空空中冷器前端吸入,经主散热器、主导风罩进行降温;副散热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副散热模块风扇、副导风罩、副散热器、膨胀水箱;副散热模块风扇与液压马达连接,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其工作,将风从散热器后端吸入。
5.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机械液压混合散热方案,节能、高效、控制精准。满足日益市场对于散热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达到预期设计目标。散热功率大、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6.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本发明的散热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机械液压混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散热模块、副散热模块、液压组件;主散热模块通过支架5固定于车架前部,副散热模块、液压组件通过支架组合16固定在大梁的独立框架上;
10.其中,主散热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空空中冷器1、散热器2、主导风罩3、主散热模块风扇4;
11.空空中冷器1、散热器2、主导风罩3集成为一体;主散热模块风扇4安装于发动机轮系,通过发动机带动起旋转,将风从空空中冷器1前端吸入,经散热器2、主导风罩3进行降
温;
12.副散热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副散热模块风扇12、副导风罩13、散热器14、膨胀水箱15;
13.副散热模块风扇12与液压马达8连接,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其工作,将风从散热器14后端吸入,对散热器14进行冷却;
14.液压组件主要由液压泵6、比例阀7、液压马达8、换向阀块9、控制阀块10、液压油箱11组成;
15.液压泵6安装在发动机上,通过发动机带动起工作,液压泵6上装有比例阀7,用于控制液压泵6的流量,液压泵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马达8连接,换向阀块9、控制阀块10均按照在液压马达上,对液压马达流量进行控制;
16.液压油箱11通过液压油管为液压泵供油,其回油口与液压马达8连接。
17.散热原理:
18.大循环:发动机出水口与副散热模块散热器入水口连接,副散热模块散热器出水口与主散热模块散热器入水口连接,主散热模块散热器出水口与发动机水泵回水口连接;
19.发动机本体实现散热小循环:发动机水泵出水口、热交换器、节温器、发动机回水口依次循环。
2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机械液压混合散热方案,节能、高效、控制精准。满足日益市场对于散热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