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紧固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的部件的紧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9729发布日期:2021-06-08 13:0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用于紧固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的部件的紧固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紧固设备,该紧固设备用于紧固用于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该紧固设备具有固定附接到至少一个部件上的至少一个紧固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9的前序部分的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区段,该排气区段具有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


背景技术:

2.在具有内燃发动机(燃烧机)的机动车辆的领域中,已知将在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区段中使用用于排气再循环到内燃发动机的入口侧的部件和/或用于净化排气的部件。
3.由于现有和未来的更加严格的排气法规,因此对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的安装空间有很高的要求,该部件诸如排气催化转化器、氮氧化物捕集器(稀nox捕集器)、柴油颗粒过滤器或汽油颗粒过滤器和尿素喷射器。出于与技术流程实施有关的原因,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通常必须布置成紧邻内燃发动机。在当今常见的汽车中,在发动机舱布置在前方的情况下,对安装空间的这种需求与对变形区的需求相竞争,该变形区用于在碰撞事件的情况下确保乘客舱的完整性。在机械全轮驱动(awd)动力传递单元的情况下,存在对安装空间的附加需求,该动力传递单元占据或限制了动力传动系统的后下侧处的安装空间,并且因此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必需绕过这些限制。
4.作为为了安装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而必须满足的进一步条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考虑此类部件的热膨胀。
5.例如,de 10 2008 054 267 b4描述了用于将排气处理设备(例如催化转化器或颗粒过滤器)紧固到车辆部件(例如发动机缸体或车身)的支架。支架包括用于将支架紧固到相应车辆部件和至少两个邻接体的底板,用于紧固的排气处理设备的外壳在组装状态下横向抵靠该底板邻接,在垂直于板平面延伸的方向上将所述邻接体固定到基板,并且所述邻接体被布置在基板上,从而可在相对于保持方向横向延伸的调整方向上进行双向调整。此外,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夹具,该夹具在组装状态下接合在外壳周围并且将所述外壳压靠相应邻接体,其中至少一个夹具在组装状态下将外壳固定到基板。在此,相邻邻接体具有两个邻接区段,外壳在组装状态下抵靠该两个邻接区段邻接,并且该两个邻接区段在外壳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此外,至少两个邻接体被布置成相对于调整方向横向地彼此间隔开。公差引起的排气处理设备的位置偏差可以通过邻接体的可移动性和夹具的柔性来补偿。
6.此外还已知使用绝热器以通过在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处获得有利的温度曲线来改善技术过程的实现。
7.为此,de 10 2008 011 441 b4提出了一种紧固设备,该紧固设备用于将排气净化元件紧固到具有排气尾管系统的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该排气尾管系统连接到所述发动机并具有所述类型的排气净化元件。紧固设备包括:托架,其被设置用于紧固到发动机;以及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其紧固到托架并用于紧固排气纯化元件。紧固设备具有用于排气纯化元
件的至少一个区段的绝热的至少一个装置,其中用于绝热的装置由壳体形成,该壳体由两个半壳构成。在此,两个半壳通过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到紧固装置。此外,用于隔热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开口以用于引导用于牢固夹紧的装置。紧固装置一方面包括各自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的至少两个夹具,并且另一方面包括用于相对于用于排气纯化的元件的紧固而附接两个所述夹具的自由端的至少一个装置。两个半壳中的每一者均牢固地连接到紧固装置的一个夹具,具体地通过至少一个连接装置。
8.一方面,用于布置在发动机舱中的部件必须被布置成彼此尽可能靠近以便实现紧凑构造。另一方面,这增加了在部件之间传递振荡或振动的风险。通常在满足现有nvh(噪声、振动、粗糙度)需求的背景下并且尤其是对于振动敏感的部件(诸如排气催化转化器),通常必须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9.jp 2005 133 546 a提出了具有涡轮增压器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结构的解决方案。为了在内燃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中减小涡轮增压器的下游侧上的排气催化转化器与隔板之间的间距,内燃发动机和变速箱垂直安装在隔板前方的发动机舱中,并且涡轮增压器经由排气歧管沿横向方向附接在内燃发动机的一侧。此处,布置在排气催化转化器和涡轮增压器之间的排气通道的前端经由密封圈连接到涡轮增压器的出口开口,该出口开口指向隔板。通过借助密封环吸收发动机振动,可以减小涡轮增压器与下游侧上的排气催化转化器的间距。
10.us 2006/0266891 a1描述了一种机动车辆,其具有内燃发动机、变速器、具有催化转化器的排气系统,以及用于紧固排气系统的排气系统保持布置。在此,排气系统通过排气保持布置来紧固到发动机和/或变速器,其中排气保持布置是呈板保持器的形式的支撑元件,其具有至少两个带状弹性板,该带状弹性板彼此叠置并且从而形成堆叠并且至少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可以相对移动。由于板表面之间的摩擦,可以抑制排气系统的振动。
11.us 6,412,587 b1公开了一种具有悬挂布置的车辆排气系统。排气系统被设计用于由变速器和燃烧机形成的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与车身一起安装到机动车辆中。具有被形成为细长管状体的消音器的排气系统连接到燃烧机并通过弹性元件进行布置。排气系统通过出口设备固定在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并经由排气管路连接到消音器,该排气管路具有限定的形状并配有排气催化转化器。为了获得排气系统的限定的有利振动特性,悬挂装置设置在消音器上,该悬挂装置包括弹性的元件,抵靠消音器的各个壁区域,并且通过紧固设备保持在动力单元的变速器和/或燃烧机上并且优选独立于车身。
12.对发动机舱内的安装空间的竞争需求证明,与机动车辆前端的给定尺寸及其关于自由变形区的平台性能存在持续冲突。通过在车辆前端添加每个不可变形的部件,可减小自由变形区的空间。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的情况下,这会增加对乘客舱进行不必要干预的风险,结果是导致车辆乘员减速度的显著增加和车辆脉冲指数(vpi)的增加。
1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已知的提议。
14.作为示例,jp 2009 241 793 a描述了机动车辆的主体的前部结构,通过该前部结构,即使在相对较大的排气催化转化器容器的情况下,可防止在机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隔板进入乘客舱中。前部结构包括副车架,该副车架设置在前部结构的前侧框架的下方,并且前轮悬挂装置的下臂附接至该副车架。发动机保持在副车架和前侧车架上。发动机的出口开口设置在车身前侧。副车架配有右侧和左侧纵向构件,其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向发动
机前方的左侧和右侧延伸。具有用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接垂直元件的水平元件的催化转化器容器经由排气管连接到发动机,并且形成为其中排气管在纵向方向上连接到两端的细长形状。催化转化器容器被布置成在车辆宽度的方向上在横梁和发动机之间的空间中延伸。
15.由于发动机的出口开口在车身的前侧处设置在发动机表面上,因此催化转化器容器可布置在发动机的前面,同时出口管可被缩短。因此,因为催化转化器容器布置在发动机的前方,所以即使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的情况下向后推动发动机,也可防止催化转化器容器与隔板的碰撞。
16.此外,jp 5329382 b2公开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通过该车身前部结构,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布置在发动机后侧的催化转化器进入乘客舱。发动机舱设置在车身的前部区段中。发动机布置在发动机舱中,并且用于净化排气的催化转化器通过支撑件保持在发动机的后侧。在配有将发动机舱和车辆空间分离的隔板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催化转化器面向隔板的前侧。下部仪表板横向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设置,该下部仪表板横向构件在前后方向上比支撑件具有更高的强度。
17.此外,jp 5381937 b2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被设计成使得排放的排气经由排气再循环系统(egr系统)再循环至进气侧,其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气净化单元比涡轮增压器更靠近外侧定位。排气再循环系统包括:egr冷却器,其布置在发动机的后侧壁表面和排气净化单元之间;egr控制阀单元,其布置在egr冷却器的下游侧并且用于控制排气再循环流速;第一egr管线,其用于将排气供给到egr冷却器;以及第二egr管线,其用于将从egr冷却器排放的排气供给到egr控制阀单元。设置第三egr管线以便将从控制阀单元排放的排气排放到发动机的入口侧。涡轮增压器和排气净化单元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在发动机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该侧上彼此相邻地布置。
18.第二egr管被安装成在涡轮增压器和排气净化单元之间延伸至车辆后侧。在隔板的隧道区段的区域中,egr控制阀单元布置在排气净化单元的下游侧(如沿车辆的前向后方观看)。因此,涡轮增压器、排气净化单元、egr冷却设备、egr控制阀单元等可以紧凑的方式布置在发动机周围而不互相干扰。此外,如果冲击载荷在车辆碰撞时沿后端的方向作用,则可以有效的方式防止egr控制阀单元对隔板造成损害。
19.鉴于突出显示的现有技术,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的部件的紧固设备的领域仍然具有改进的潜力,该部件特别地布置在车辆前端的发动机舱中。
20.尽管增加用于排气后处理的不可变形部件的数量,用于获得发动机舱内的变形区的空间的一种简单解决方案是增加车辆前端的长度,然而,这将大大增加机动车辆的重量,这是不可接受的。


技术实现要素:

21.本发明基于以下目的,即提供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紧固设备,该内燃发动机布置在车辆前端的发动机舱中,该紧固设备具有可能最简单的构造并且在正面碰撞事件的情况下有效地防止部件进入乘客舱。
22.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紧固设备来实现。此外,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类型的具有紧固设备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区段来实现。从属子
权利要求公开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别有利的配置。
23.要指出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单独规定的特征和措施可以任何技术上便利的方式相互组合并且突出了本发明的另外配置。说明书特别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附加表征和指定。
24.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紧固用于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紧固设备具有固定附接到至少一个部件上的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另外能够固定附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底盘。在正常安装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装置不在所述至少一个部件和所述底盘之间形成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平行的力引入路径。如果所述至少一个部件在所述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底盘的相对间距至少达到预定值,则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形成这种力引入路径。
25.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动力传动系统”尤其应理解为是指内燃发动机与传递单元的组合。
26.建议的紧固设备具有非常简单的构造。在正面碰撞事件中,其中动力传动系统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地加速并且位移至少远至相对间距的预定义值,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处于张紧状态且无法形成进入机动车辆的底盘的力引入路径。以此方式,由于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形成的力引入路径,可限制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的移动。以此方式,可以有效的方式防止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通过将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舱和乘客舱分离的隔板渗透,以及部件进一步进入乘客舱中。由于在正面碰撞事件的情况下对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移动的限制,因此在发动机舱中,可以使用静态更大并且因此功能更强大的其他部件,例如用于排气后处理或其他目的,因为由于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动态压缩,因此占用更少的自由变形空间(“自由碰撞空间”)。
27.机动车辆的底盘可在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可固定附接在的位置处配有副车架,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时,该副车架从底盘的其余部分平行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的脱离是车辆平台安全策略的一部分,其中由于副车架的脱离而耗散能量。这将产生紧固设备的附加优势,即从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经由至少一个紧固装置所形成的力引入路径传递的力会促进副车架从底盘的其余部分的脱离。
28.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设备特别有利地可用于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机动车辆的车辆前端中的发动机舱中。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机动车辆”应被理解为尤其是指乘客机动车辆、重型货车、牵引机或电动机客车。
29.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可以但不限于此,呈排气催化转化器、氮氧化物捕集器(稀nox捕集器)、柴油颗粒过滤器或汽油颗粒过滤器或尿素喷射器的形式。
30.优选地,在正常安装状态下,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在所述部件的下部区域中固定附接到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在正面碰撞事件的情况下,这可以为限制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移动提供有利的杠杆比率。
31.在紧固设备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具有柔性元件,该柔性元件具有至少两个端侧附接元件。在此,至少在每种情况下,所述附接元件中的一者用于紧固到所述至少一个部件并且用于紧固到所述底盘。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柔性”材料应特别理解为表示一种材料,其在自由直立时只能在横向于其范围方向的方向上承受外部作用力,该
外部作用力仅占材料可沿其最大范围的方向承受的最大外部作用力的很小一部分,例如小于1%。
32.在紧固设备的正常安装状态下,柔性元件不在张力下,并且在发动机正常运行期间不会阻碍发动机的动态移动。在正面碰撞事件期间处于张紧状态时,柔性元件可以沿其延伸方向上在一侧处的附接元件之间以有效的方式将引入力作为拉伸应力传递到底盘,并且限制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的移动。
33.柔性元件优选地呈金属网的形式或呈金属缆线的形式,由此,在合适的配置中,可以提供足够高的柔性元件强度。
34.在紧固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其中一个形式配合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连接到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并且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连接到底盘。在此,通过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抵靠彼此的邻接,在至少一个部件和底盘之间形成平行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的力引入路径。
35.在紧固设备的正常安装状态中,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相互分离,并且在发动机正常操作期间不会阻碍发动机的动态移动。在正面碰撞事件期间的状态下,其中动力传动系统相对于至少一个部件在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上的相对间距至少达到预定义值,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彼此邻接,使得可以有效的方式将引入力传递到底盘。以此方式,可以防止在正常操作期间的发动机的移动的障碍,并且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时,可限制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的移动。
36.优选地,提供所述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以用于形成形式配合连接,其在平行于所述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以及沿相反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位置中施加阻挡作用。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表述“为

提供”应被理解为是指为所述目的而特别配置或布置的。
37.以此方式,可确保在正常操作期间,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不会被发动机的移动分开,使得通过对应形式配合元件抵靠彼此的邻接,可防止形成平行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的力引入路径。
38.优选地,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由金属板制成。作为金属板,例如可以使用钢板或高级钢板,因为通过这些材料可以容易地获得足够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39.在紧固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形式配合元件中的一者与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固定附接是通过粘着连接来产生的。以此方式,可以获取足够牢固的附接。例如,形式配合元件中的一者可焊接到至少一个部件,通过钎焊连接到其上,或者在其上整体形成,或者通过粘合剂粘结来连接到其上。
40.优选地,至少一个紧固装置的最大拉伸载荷能力对应于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重量的至少30倍。以此方式,即使在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和相关联的相对较高力的情况下发生正面碰撞事件时,也可限制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的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的移动。
41.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区段,其具有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至少一个部件。排气区段至少具有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紧固设备的实施例。在此,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固定附接到机动车辆的底盘。结合紧固设备所述的优点可以完全转移到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区段。
42.至少一个紧固装置与机动车辆的底盘的固定附接优选是通过粘着连接来产生的。以此方式,可以获取足够牢固的附接。例如,形式配合元件中的一者可焊接到至少一个部件,通过钎焊连接到其上,或者在其上整体形成,或者通过粘合剂粘结来连接到其上。
附图说明
43.在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的以下描述中公开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有利配置,其中:
44.图1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安装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和具有紧固设备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区段的部分,
45.图2以相同视图示出了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后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并且
46.图3以相同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紧固设备的紧固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
47.图4以相同视图示出了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后的根据图3的排气区段,并且
48.图5以相同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紧固设备的紧固装置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
49.图6以示意性前视图示出了根据图5的排气区段,
50.图7以相同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紧固设备的紧固装置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并且
51.图8以示意性前视图示出了根据图7的排气区段。
52.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部分总是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此,所述部分通常也将仅描述一次。
具体实施方式
53.图1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安装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区段50的一部分以及紧固设备10。内燃发动机是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该动力传动系统包括(未示出)内燃发动机和未示出的变速器。内燃发动机布置在机动车辆的车辆前端的发动机舱64中。
54.排气区段50包括用于附接到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的涡轮增压器52(图6),并且包括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56,该部件通过凸缘连接54来附接到所述涡轮增压器52。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56由具有金属外壳58的排气催化转化器形成,其中布置了λ探针60作为用于催化排气纯化的λ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此外,压缩机外壳62被凸缘安装在涡轮增压器52的出口上。排气催化转化器被布置成靠近隔板68(图1),该隔板将发动机舱64与机动车辆的乘客舱66分开。
55.参照图1,排气区段50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设备10,该紧固设备用于紧固用于排气后处理的部件56,特别是紧固排气催化转化器,并且该紧固设备包括紧固装置12。紧固装置12具有柔性元件14,该柔性元件具有两个端侧附接元件16、18。柔性元件14为具有由钢制成的双绞线的金属缆线的形式。端侧附接元件16、18由缆线眼形成。端侧附接件元件16中的一者用于将紧固到排气催化转化器,并且通过螺钉连接(未示出)固定附接到排气催化转化器的金属外壳58。与金属外壳58的螺纹连接可以例如通过金属连接凸耳来实现,该金属凸耳焊接到排气催化转化器的外壳58并且具有通道孔。
56.另一端侧附接元件18用于将紧固装置12的附加紧固到副车架70,该副车架是机动车辆的底盘72的一部分。紧固装置12通过另一螺钉连接来固定附接到副车架70。在图1所示的正常安装状态下,金属缆线向下弯曲,并且因此不会在排气催化转化器和底盘72之间形成平行于机动车辆的直线前进行驶方向(

x方向)的力引入路径。
57.图2以相同视图示出了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后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50,在所述碰撞事件的情况下,动力传动系统与排气区段50一起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即沿+x方向)相反地加速并相对于底盘72移位。如果排气催化转化器在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上相对于底盘72的副车架70的相对间距至少达到预定值,则紧固装置12的金属缆线被置于拉力下,并且在排气催化转化器和底盘72之间形成平行于机动车辆的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的力引入路径20。
58.紧固装置12的最大拉伸载荷能力对应于排气催化转化器重量的50倍以上。在排气催化转化器与底盘72的副车架70之间的相对间距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在力引入路径20中的增加的拉伸力至少导致排气催化转化器围绕垂直于xz平面布置的轴(y轴)旋转22,由此可以限制排气催化转化器的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的移动。
59.在图2中,虚线用于示出在没有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设备10的情况下发生正面碰撞事件时的排气催化转化器的预期移动。如图所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设备10,可以有效的方式防止排气催化转化器穿过隔板68的穿透以及进一步进入乘客舱66。
60.图3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紧固设备10的紧固装置的替代可能实施例的根据图1和图2的排气区段50。为了避免重复,下面将仅描述与根据图1和图2的紧固装置12的实施例有关的差异。
61.图3以相同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紧固设备10的紧固装置的替代实施例24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50。紧固装置24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26、28,其由金属板(例如由钢板)制成。形式配合元件26、28中的每一者的形状例如可以通过将矩形金属板在相同方向上并平行于边缘线两次弯曲90
°
而形成。
62.形式配合元件26、28中的一者26直接固定连接到排气催化转化器的外壳58,特别是通过可通过焊接过程产生的粘着连接。形式配合元件26、28中的另一者28经由副车架70间接地固定连接到机动车辆的底盘72。形式配合元件28与副车架70的固定附接同样通过可通过焊接过程产生的粘着连接来形成。
63.在替代实施例中,两个形式配合元件26、28也可以分别通过粘结连接、螺钉连接或铆钉连接来固定连接到排气催化转化器的外壳58和底盘72的副车架70。
64.选择形式配合元件26、28的取向,使得90
°
弯曲的边缘被取向为平行于y方向,也就是说垂直于xz平面。
65.在图3所示的正常安装状态下,对应形式配合元件26、28已经被布置成形成形式配合连接30,其在平行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以及沿相反方向(具体地沿+x方向和

x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位置中施加阻挡作用。
66.在正常安装状态(图3)中,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26、28相互分离,并且在发动机正常操作期间不会阻碍发动机的动态移动。
67.图4以相同视图示出了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后的根据图3的排气区段50,其中动力传动系统与排气区段50一起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地加速并且已相对于底盘72移位。如果排气催化转化器在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上相对于底盘72的副车架70的相对间距至少达到
预定值,则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26、28抵靠彼此邻接,使得在排气催化转化器和底盘72之间形成了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平行的力引入路径20,并且可以有效的方式将引入力传递到底盘72。
68.紧固装置24的最大拉伸载荷能力对应于排气催化转化器重量的50倍以上。在排气催化转化器与底盘72的副车架70之间的相对间距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在力引入路径20中的增加的拉伸力至少导致排气催化转化器围绕垂直于xz平面布置的轴(y轴)旋转22,如上所讨论,由此可以限制排气催化转化器的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的移动。
69.在图4中,虚线用于示出在没有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设备10的情况下发生正面碰撞事件时的排气催化转化器的预期移动。如可见的,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设备10,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以有效的方式防止排气催化转化器穿过隔板68的穿透以及进一步进入乘客舱66。
70.图5以相同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紧固设备10的紧固装置的另一替代实施例32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50。紧固设备10的紧固装置32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34、36,其已经由金属板(例如由钢板)制成。
71.图6以示意性前视图示出了根据图5的排气区段50。对应形式配合元件34、36中的一者34被设计为矩形90
°
角金属板,其中一个分支固定连接到底盘72的副车架70,并且其中的另一分支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孔开口,该孔开口位于垂直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的平面(yz平面)中,并且布置在副车架70上方。与底盘72的副车架70的固定连接例如可继而通过借助于焊接过程或粘合剂粘结过程产生的粘着连接来形成。
72.另一对应形式配合元件36同样被设计为大体上矩形90
°
角金属板(图5),其中的一个分支在端部处例如通过焊接连接来固定连接到催化转化器的外壳58,其中的另一个分支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即+x方向)地引导,并且在端部处的宽度大于另一形式配合元件34的矩形孔开口的宽度(图6)。
73.在正常安装状态(图5和图6)中,一个形式配合元件36的在端部具有增加的宽度的该分支相对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沿从前向后方向延伸通过另一形式配合元件34的矩形孔开口。
74.如在根据图3和图4的紧固装置24的实施例中那样,对应形式配合元件34、36因此被布置成形成形式配合连接38(图5),其在平行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

x方向)以及沿相反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位置中施加阻挡作用。
75.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34、36相互分离,并且在发动机正常操作期间不会阻碍发动机的动态移动。
76.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后,如果排气催化转化器在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上相对于底盘72的副车架70的相对间距至少达到预定值,则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34、36抵靠彼此邻接,使得在排气催化转化器和底盘72之间形成了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平行的力引入路径,并且可以已经描述的方式将引入力有效地传递到底盘72以便限制排气催化转化器的移动。
77.图7以相同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紧固设备10的紧固装置40的替代实施例的根据图1的排气区段50。紧固装置40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42、44,其已经由金属板(例如由钢板)制成。
78.图8以示意性前视图示出了根据图7的排气区段50。对应形式配合元件42、44中的一者42呈圆环的形式,其平行于与机动车辆的直线前进行驶方向垂直的平面(yz平面)取向,并且通过粘着连接来直接固定连接到底盘72的副车架70,该粘着连接可通过焊接过程或粘合剂粘结过程来生产。
79.另一对应形式配合元件44被设计为90
°
角金属板(图7),其中的一个分支在端部处例如通过焊接连接来固定连接到催化转化器的外壳58,其中的另一个分支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反(即+x方向)地引导并且在端部处具有t形加宽部分,该部分的宽度大于呈圆环形式的形式配合元件42的内部开口的直径(图8)。
80.在图7和图8所示的正常安装状态下,对应形式配合元件42、44被布置成形成形式配合连接46,其在平行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以及沿相反方向间隔开的两个位置中施加阻挡作用。
81.在正常安装状态中,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42、44相互分离,并且在发动机正常操作期间不会阻碍发动机的动态移动。
82.在发生正面碰撞事件后,如果排气催化转化器的平行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相对于底盘72的副车架70的相对间距至少达到预定值,则两个相互对应的形式配合元件42、44抵靠彼此邻接,使得在排气催化转化器和底盘72之间形成了与直线前进行驶方向平行的力引入路径,并且可以已经描述的方式将引入力有效地传递到底盘72以便限制排气催化转化器的移动。
83.参考名称列表:
84.10 紧固设备
85.12 紧固装置
86.14 柔性元件
87.16 附接元件
88.18 附接元件
89.20 力引入路径
90.22 旋转
91.24 紧固装置
92.26 形式配合元件
93.28 形式配合元件
94.30 形式配合连接
95.32 紧固装置
96.34 形式配合元件
97.36 形式配合元件
98.38 形式配合连接
99.40 紧固装置
100.42 形式配合元件
101.44 形式配合元件
102.46 形式配合连接
103.50 排气区段
104.52 涡轮增压器
105.54 凸缘连接
106.56 部件(排气催化转化器)
107.58 外壳
108.60 λ探针
109.62 压缩机外壳
110.64 发动机舱
111.66 乘客舱
112.68 隔板
113.70 副车架
114.72 底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