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尾气预热燃气发电机组的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9542发布日期:2020-11-27 09:5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尾气预热燃气发电机组的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尾气预热燃气发电机组的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发电是最稳定的分布式供能方式之一,冷热电三联供发电系统能够把燃气发电的有效率提高到95%以上。风能、太阳能、燃气发电等方式均是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分布式燃气发电系统是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供应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节能、减排、提高供能安全性、电力与燃气供应削峰填谷、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众多的优势,是现代能源领域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

燃气发电机组均不包含对燃气加热或升温的装置,燃气直接进入到混合器与空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发动机,由于燃气的温度太低,容易造成点火不稳定,使得燃气发电机组启动比较困难,造成了燃料的大量浪费,同时对发动机的损害也较大,缩短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364087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发电机组的燃气预热装置,包括一带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的两端均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燃气管道的外壁之间设有用于盛装液体的间隙;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用于给所述壳体内的液体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加热装置是利用电加热器加热水,从而对燃气进行预热,但是电加热器在使用时会消耗电能,仍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尾气预热燃气发电机组的预热装置,其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后产生的尾气对燃气管道进行预热,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尾气预热燃气发电机组的预热装置,包括尾气进气管、尾气出气管和用于连通尾气进气管和尾气出气管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位于燃气管道内,燃气管道上开设有用于供尾气进气管和尾气出气管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与尾气进气管和尾气出气管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后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热量,使尾气从尾气进管进入通气管内,最后从尾气出气管中出来,此时,可利用尾气中大量的热量对燃气管道中间的燃气进行预热,在实现尾气热量回收利用的同时提高了预热的效率,符合节能减排、绿色发电的理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气管与燃气管道的中心线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管道与通气管同轴设置,有利于对燃气管道内的气体均匀的预热,从而达到较好的预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尾气进气管设置在燃气管道的出气端,所述尾气出气管设置在燃气管道的进气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的气流方向与燃气管道内气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逆流换热,有利于热交换,增强预热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尾气中的热量对燃气管道内的气体进行预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预热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空腔,燃气管道贯穿所述外壳且与外壳密封连接,外壳上开设有用于供尾气进气管和尾气出气管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尾气进气管和尾气出气管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的设置可减少外界环境对燃气管道进行降温,有利于预热后的燃气管道保温,从而减少热量散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尾气进气管位于空腔内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气支管,所述尾气出气管位于空腔内的管壁上设置有进气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进气管内的部分尾气通过出气支管进入空腔内,空腔内的尾气通过进气支管从尾气出气管出去,从而可对燃气管道的外壁进行预热,此时,部分尾气流经通气管时对燃气管道的中间气体进行预热,部分尾气对燃气管道进行预热,内、外一起预热,有效保证了燃气预热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热装置还包括缠绕在燃气管道外壁上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进气端与出气支管相连,出气端与进气支管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尾气进入螺旋管内,螺旋管均匀的缠绕在燃气管道外壁上,尾气不在空腔内飘荡,可减少尾气的热量流失,有利于提高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燃气管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通气管的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设置可支撑和固定通气管,可以将通气管固定在燃气管道的中间,从而有利于均匀预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后产生的尾气进入尾气进管,流经通气管,最后从尾气出气管出去,此时,可利用尾气中大量的热量对燃气管道中间的燃气进行预热,在实现尾气热量回收利用的同时提高了预热的效率;

2、尾气进气管位于空腔内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气支管,尾气出气管位于空腔内的管壁上设置有进气支管,螺旋管的进气端与出气支管相连,出气端与进气支管相连,部分尾气进入螺旋管内对燃气管道外壁预热,部分尾气进入通气管内,对燃气管道中间的燃气进行预热,内、外一起预热,有利于提高预热效率,且有效地保证了燃气预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尾气进气管;11、出气支管;2、尾气出气管;21、进气支管;3、通气管;4、燃气管道;41、穿孔;5、外壳;51、空腔;52、通孔;6、螺旋管;7、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尾气预热燃气发电机组的预热装置,包括尾气进气管1、尾气出气管2和用于连通尾气进气管1和尾气出气管2的通气管3,通气管3位于燃气管道4内且与燃气管道4同轴设置,燃气管道4的两端开设有用于供尾气进气管1和尾气出气管2穿过的穿孔41,尾气进气管1连接在在燃气管道4出气端的穿孔41内,尾气出气管2连接在燃气管道4进气端场的穿孔41内,穿孔41与尾气进气管1和尾气出气管2之间均连接有密封圈。

使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后产生的尾气从尾气进管进入通气管3内,最后从尾气出气管2中出来,此时,可利用尾气中大量的热量对燃气管道4中间的燃气进行预热,在实现尾气热量回收利用的同时提高了预热的效率,符合节能减排、绿色发电的理念。尾气的气流方向与燃气管道4内气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逆流换热,有利于热交换,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尾气中的热量对燃气管道4内的气体进行预热。

参照图1,燃气管道4内壁上连接有用于支撑通气管3的支撑架7,支撑架7包括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燃气管道4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气管3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架7的设置可支撑和固定通气管3,有利于将通气管3固定在燃气管道4的中间,从而便于均匀预热。

参照图1,下雨天或冬天等比较寒冷的天气,外界环境容易使燃气管变冷,预热装置还包括外壳5,外壳5内开设有空腔51,外壳5上开设有用于供燃气管道4穿过的开口,燃气管道4与开口之间有密封圈密封连接,燃气管道4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位于外壳5外。外壳5上开设有用于供尾气进气管1和尾气出气管2通过的通孔52,通孔52与尾气进气管1和尾气出气管2之间均用密封垫密封连接。外壳5的设置可减少外界环境对燃气管道4进行降温,有利于预热后的燃气管道4保温,从而减少热量散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参照图1,尾气进气管1位于空腔51内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气支管11,尾气出气管2位于空腔51内的管壁上设置有进气支管21,预热装置还包括缠绕在燃气管道4外壁上的螺旋管6,螺旋管6的进气端与出气支管11相连,出气端与进气支管21相连。尾气进气管1内的部分尾气通过出气支管11进入螺旋管6内,从而可对燃气管道4的外壁进行预热,部分尾气流经通气管3时对燃气管道4的中间气体进行预热,部分尾气对燃气管道4进行预热,内、外一起预热,能提高预热效率和预热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后产生的尾气从尾气进管进入通气管3内,此时,部分尾气通过出气支管11进入螺旋管6内,从而可对燃气管道4的外壁进行预热,部分尾气流经通气管3时对燃气管道4的中间气体进行预热,最后从尾气出气管2内出去,利用尾气中大量的热量对燃气管道4内、外均匀的预热,在实现尾气热量回收利用的同时提高了预热的效率,改善了预热的均与性,符合节能减排、绿色发电的理念。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