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发动机尾气混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4161发布日期:2021-04-27 19:0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发动机尾气混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发动机排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发动机尾气混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船舶大型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流量大,温度高,压力高。而使用催化净化技术降低污染及排放是船舶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3.现有技术大都是机动车上小排量的混合扰流结构,结构紧凑弯曲复杂。不适用于船舶发动机上的大流量,高压力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船舶发动机尾气混合器装置,尾气通过进气管道,经过椎体扰流结构的扩散,进入反应室与载体发生化学反应,提高了尾气净化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船舶发动机尾气混合器装置,包含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尖端中心处设有进气管,所述锥形管内设有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由第一圆台管型叶片和设置于第一圆台管型叶片外壁上并将第一圆台管型叶片固定在锥形管内壁上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二扰流板由第二圆台管型叶片和设置于第二圆台管型叶片外壁上并将第二圆台管型叶片固定在锥形管内壁上的第二叶片。
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第一圆台管型叶片、第二圆台管型叶片和锥形管同轴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管为方锥型管。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台管型叶片的尖端设有挡风板。
10.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上设有风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叶片对称设置于第一圆台管型叶片的外壁上,相邻的两根第一叶片相互垂直。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片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二叶片对称设置于第二圆台管型叶片的外壁上,相邻的两根第二叶片相互垂直。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垂直于方锥型锥形管的管壁,所述第二叶片与方锥型锥形管的管壁的夹角为45
°

14.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管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
15.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座和压差传感器安装座。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扰流板主体的圆台型轮廓,类似于喇叭的扩音效果,便于气流的扩散;
18.(2)结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气流的中心是在一个方向,适用于大流量高压力的尾气直接流通;
19.(3)相互垂直的叶片结构。有利于尾气地平均分散。
20.现有的船舶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中没有扰流板的结构,尾气多集中于反应室中央的一块圆形区域,越往边上,气流越小;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结构类似的扰流板和锥形管,扰流板的外轮廓呈圆台型,类似于喇叭的扩音效果,四个叶片呈90度分布,与椎体的四个内壁相固定接触,本混合器装置同时实现了将圆形的进气管截面过渡成催化剂载体封装的方形截面,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这种扰流结构之后,尾气净化效率、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气流分布均匀。本装置的结构中心线是在一条直线上的,有利于气流的直接流通,适用于船舶发动机大流量高压力的尾气。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圆台管型叶片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圆台管型叶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26.一种船舶发动机尾气混合器装置,如图1、2和3所示,包含锥形管1,所述锥形管1的尖端中心处设有进气管2,所述锥形管1内设有第一扰流板3和第二扰流板4,所述第一扰流板3由第一圆台管型叶片31和设置于第一圆台管型叶片31外壁上并将第一圆台管型叶片31固定在锥形管1内壁上的第一叶片32,所述第二扰流板4由第二圆台管型叶片41和设置于第二圆台管型叶片41外壁上并将第二圆台管型叶片41固定在锥形管1内壁上的第二叶片42。
2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2、第一圆台管型叶片31、第二圆台管型叶片41和锥形管1同轴设置。结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气流的中心是在一个方向,适用于大流量高压力的尾气直接流通。
28.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管1为方锥型管。实现了将圆形的进气管截面过渡成催化剂载体封装的方形截面。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台管型叶片41的尖端设有挡风板43。改变第一圆台管型叶片中心处的直线气流,加大扰流,促进混合效果,更加均匀。
30.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43上设有风孔44。风孔的设计,可以增加少许直线气流,配合扰流,形成漩涡型气流,进一步增加混合效果,使混合更加均匀。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32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叶片32对称设置于第一圆台管型叶片31的外壁上,相邻的两根第一叶片31相互垂直。所述所述第二叶片42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二叶片42对称设置于第二圆台管型叶片41的外壁上,相邻的两根第二叶片4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叶片32垂直于方锥型锥形管1的管壁,所述第二叶片42与方锥型锥形管1的管壁的夹角为45
°
。叶片的设计,对气流进行引导和分流,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错开设计,进一步增加了混合效果。
32.所述锥形管1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11。所述进气管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座21和压差传感器安装座22。
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4.(1)扰流板主体的圆台型轮廓,类似于喇叭的扩音效果,便于气流的扩散;
35.(2)结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气流的中心是在一个方向,适用于大流量高压力的尾气直接流通;
36.(3)相互垂直的叶片结构。有利于尾气地平均分散。
37.现有的船舶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中没有扰流板的结构,尾气多集中于反应室中央的一块圆形区域,越往边上,气流越小;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结构类似的扰流板和锥形管,扰流板的外轮廓呈圆台型,类似于喇叭的扩音效果,四个叶片呈90度分布,与椎体的四个内壁相固定接触,本混合器装置同时实现了将圆形的进气管截面过渡成催化剂载体封装的方形截面,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这种扰流结构之后,尾气净化效率、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气流分布均匀。本装置的结构中心线是在一条直线上的,有利于气流的直接流通,适用于船舶发动机大流量高压力的尾气。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