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器连接结构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4349发布日期:2021-09-25 09:4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中冷器连接结构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器连接结构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冷却装置是汽车增压进气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冷却装置包括中冷器和固定件,冷却装置用于冷却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由于中冷器的进气室和出气室的温度差较大,中冷器受温度影响可能产生变形,从而可能导致中冷器和固定件之间的连接容易出现松动或者发出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中冷器连接结构及冷却装置,使得中冷器能够牢固、稳定地连接于固定件。
4.本技术提出一种中冷器连接结构,所述中冷器连接结构包括:
5.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6.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重合;
7.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件和套筒,所述缓冲件部分地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套筒,所述缓冲件包括弹性材料,所述套筒包括刚性材料;以及
8.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从而将所述中冷器和所述固定件连接在一起。
9.优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结构相同,
10.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同轴地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第二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第二部分加在一起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厚度,使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间隔开。
12.优选地,所述套筒和所述缓冲件紧密地配合,所述缓冲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紧密地配合。
13.优选地,在所述缓冲件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且未受到外力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套筒的沿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支架三者的厚度之和,使得在所述紧固件旋紧时,所述缓冲件受到挤压。
14.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缓冲件的两侧,所述垫片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缓冲件的外径,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垫片均匀地挤压所述缓冲件。
15.优选地,所述垫片的内径小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使所述套筒的轴向两端抵接于所
述垫片。
1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中冷器和固定件,所述中冷器和所述固定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冷器连接结构相连。
17.优选地,所述中冷器包括换热芯体、进气室、出气室和支架,所述进气室和所述出气室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的两侧,所述支架包括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中冷器的四角位置,
18.其中,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了所述缓冲组件。
19.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进气室所在侧的所述支架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
20.或者,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冷器的对角位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中冷器出现变形,也可以通过缓冲组件来吸收中冷器的变形量,能够使中冷器牢固、稳定地连接于散热器。
附图说明
22.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爆炸图。
23.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24.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缓冲组件的爆炸图。
25.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第一缓冲件和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中冷器 200固定件
28.1换热芯体 2进气室 3出气室
29.4支架 41第一安装孔
30.5散热器主体
31.6散热器护板 61第二安装孔
32.7紧固件 71螺栓 72螺母
33.8缓冲组件 81第一缓冲件 811第一部分 812第二部分
34.82第二缓冲件 83套筒 84垫片
35.x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该部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在本部分描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外,本技术还能够通过其他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相应的改进、变形和替换,因此本技术不受该部分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3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中冷器100、固定件200、紧固件7和缓冲组件8,中冷器100和固定件200通过紧固件7和缓冲组件8连接在一起。
38.(中冷器)
39.如图1所示,中冷器100包括换热芯体1、进气室2、出气室3和支架4。进气室2和出气室3连接于换热芯体1,支架4可以与进气室2、出气室3一体成型。进气室2和出气室3可以位于换热芯体1的相反的两侧,例如进气室2位于换热芯体1的左侧,出气室3位于换热芯体1的右侧。
40.进气室2用于向中冷器100通入高温气体,例如高温气体的温度可以大致为200℃,并且进气室2中气体的温度还会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而变化。经过换热芯体1的换热冷却后,出气室3可以将冷却后的低温气体排出中冷器100,例如低温气体的温度可以为60℃至70℃。
41.中冷器100由于高温影响会在垂直于中冷器100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发生变形。
42.由于通过进气室2的气体温度较高,通过出气室3的气体温度较低,所以进气室2所在侧的中冷器100的温度较高,出气室3所在侧的中冷器100的温度较低。这导致中冷器100在进气室2所在侧比出气室3所在侧的受热膨胀现象更明显,中冷器100产生的变形是不均匀的。
43.中冷器100可以为矩形,支架4设置有用于使紧固件7穿过的第一安装孔41,第一安装孔41可以有4个,4个第一安装孔41可以位于中冷器100的四角位置。除了中冷器100的四角位置之外,也可以在中冷器100其他位置额外设置固定结构,使中冷器100和固定件200能够更可靠地连接。
44.(固定件)
4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200可以是散热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5和散热器护板6,散热器主体5可以为矩形,散热器护板6可以固定连接于散热器主体5的边缘。
46.散热器护板6设置有第二安装孔61,第二安装孔61和第一安装孔41重合,通过紧固件7穿过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61,可以将中冷器100和散热器连接在一起。
47.散热器可以连接于车辆主体,例如散热器通过散热器护板6连接于车辆主体。
48.(紧固件)
49.如图1和图2所示,紧固件7包括螺栓71和螺母72,螺栓71穿过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61,并且与螺母72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将支架4和散热器护板6固定连接。螺母72可以固定连接于散热器护板6或者与散热器护板6分开。
50.可以理解,紧固件7还可以是螺钉、铆钉、销钉等,紧固件7也可以不必完全穿过第二安装孔61来实现中冷器100和固定件200的固定连接。
51.(缓冲组件)
52.如图1所示,缓冲组件8可以设置于4个第一安装孔41中的部分第一安装孔41。例如,缓冲组件8可以设置于固定件的进气室2所在的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孔41,中冷器100在进气室2所在的一侧变形较大,这样可以较好地利用缓冲组件8吸收中冷器100的变形,使紧固件7不易松动,固定件可以可靠地连接于中冷器100。
53.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缓冲组件8也可以设置于中冷器100的对角位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例如缓冲组件8可以位于进气室2所在的一侧的中冷器100的上部和出气室3所在的一侧的中冷器100的下部。
54.如图1至图4所示,缓冲组件8包括缓冲件、套筒83和垫片84。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
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
55.第一缓冲件81包括第一部分811和第二部分812,第一部分811和第二部分812均为圆筒状,第一部分811和第二部分812同轴地连接。第一部分811的内径和第二部分812的内径可以相同,第一部分811的外径大于第二部分812的外径。
56.第二缓冲件82和第一缓冲件81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第二缓冲件82的结构不再赘述。
57.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对称地相对设置,第一缓冲件81的第一部分811和第二缓冲件82的第一部分分别位于支架4的厚度方向x上的两侧。第一缓冲件81的第二部分812和第二缓冲件82的第二部分均嵌入第一安装孔41。第一缓冲件81的第二部分812和第二缓冲件82的第二部分加在一起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一安装孔41的厚度,使第一缓冲件81的第一部分811和第二缓冲件82的第一部分可以夹紧支架4,并且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能够间隔开。
58.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可以由橡胶制成,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受到挤压时能够弹性变形。
59.套筒83插入到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的通孔中。套筒83的外径可以略大于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的内径,使套筒83能够与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紧密地配合。
60.套筒83为刚性材料制成,在使用紧固件7将中冷器100连接于固定件200的状态下,套筒83可以控制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的压缩量,避免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被过分地压缩变形。
61.在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嵌入第一安装孔41,并且未受到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套筒83的沿厚度方向x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缓冲件81的第一部分811、第二缓冲件82的第一部分811和支架4三者的厚度之和。这样可以在紧固件7旋紧时,使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受到挤压,从而夹紧支架4。
62.如图2至图4所示,垫片84为环形的片状,垫片84为刚性材料制成。垫片84设置有两个,两个垫片84分别设置于散热器护板6和第一缓冲件81之间以及螺栓71的头部和第二缓冲件82之间。
63.垫片84的内径小于套筒83的外径,使套筒83的轴向两端抵接于垫片84。垫片84的外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缓冲部81和第二缓冲部82的第一部分的外径,从而可以通过垫片84挤压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的第一部分,使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的受力均匀。
64.第一安装孔41的内径略小于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的第二部分的外径,从而使第一安装孔41与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二者实现紧密地配合。
65.在中冷器100由于受热不均而发生变形时,多个第一安装孔41之间的位置可能在例如垂直于冷却装置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出现变化。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可以通过弹性变形吸收这些变形量,使中冷器100即使变形,也能够使中冷器100牢固、可靠、稳定地连接于固定件200。
66.参照图1和图2说明固定件200安装于中冷器100的安装过程。
67.将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分别从支架4的两侧嵌入第一安装孔41,套筒83
插入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的通孔中。在第一缓冲件81和散热器护板6之间安装垫片84,在第二缓冲件82和螺栓71的头部之间也安装垫片84。螺栓71穿过垫片84、套筒83和第二安装孔61并且与螺母72旋紧,在螺栓71与螺母72旋紧的状态下,通过两个垫片84挤压第一缓冲件81和第二缓冲件82,使两个垫片84可以紧贴于套筒83的两个端面。
68.虽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显然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技术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本技术的主旨以及范围的前提下加以修改并作为变更实施方式加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中的记载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于本技术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