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6241发布日期:2022-06-18 00:4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活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现有1.5l排量的四缸发动机活塞(如图1所示),基本上都采用裙部较宽,顶部较厚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活塞质量较重,导致采用此结构的发动机油耗偏高,排放偏大,节能、环保性偏差,无法满足现行越来越苛刻的排放环保法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其重量得到了大幅度降低,能够实现轻量化,有利于发动机节能减排。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活塞,包括活塞本体、连接在活塞本体顶端的活塞顶及连接在活塞本体底端的活塞裙部,所述活塞顶为厚度较小的减薄活塞顶,活塞顶的厚度d为5.5mm,所述活塞裙部是上端窄下端宽的倒v形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圆周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活塞顶、第一环槽、第一环岸、第二环槽、第二环岸、第三环槽、第三环岸,第二环岸以上的活塞表面是经过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耐烧蚀表面。
6.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活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活塞采用减薄的活塞顶部,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损失;2、发动机活塞的第二环岸以上的活塞表面是经过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耐烧蚀表面,在减薄活塞顶部的同时增加活塞顶部的耐烧蚀能力;3、发动机活塞采用倒v形的裙部结构,并配合适合的材料选择,实现整体的轻量化设计,有利于动力总成的节能减排。
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活塞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8.图1是现有技术发动机活塞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10.附图标号说明:1-活塞顶,2-活塞裙部,3-活塞本体,4-第一环槽,5-第一环岸,6-第二环槽,7-第二环岸,8-第三环槽,9-第三环岸。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活塞,包括活塞本体3、连接在活塞本体3顶端的活塞顶1及连接在活塞本体3底端的活塞裙部2。所述活塞顶1为厚度较小的减薄活塞顶1,活塞顶1的厚度d为5.5mm。所述活塞裙部2是上端窄下端宽的倒v形结构,活塞本体3两侧都连接有倒v形结构活塞裙部2,两侧的活塞裙部2呈相对程设置。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圆周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活塞顶1、第一环槽4、第一环岸5、第二环槽6、第二环岸7、第三环槽8、第三环
岸9,第二环岸7以上的活塞表面是经过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耐烧蚀表面,耐烧蚀表面能够有效增加活塞顶部的耐烧蚀能力。第二环岸7及其下次的第三环槽8、第三环岸9没有经过阳极氧化工艺处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活塞适用于1.5l至1.6l左右排量的四缸发动机,通过结构减薄活塞顶1部厚度、优化活塞的裙部结构,使重量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实现轻量化,有利于发动机节能减排的要求。
12.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活塞,包括活塞本体(3)、连接在活塞本体(3)顶端的活塞顶(1)及连接在活塞本体(3)底端的活塞裙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1)为厚度较小的减薄活塞顶,活塞顶(1)的厚度d为5.5mm,所述活塞裙部(2)是上端窄下端宽的倒v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圆周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活塞顶(1)、第一环槽(4)、第一环岸(5)、第二环槽(6)、第二环岸(7)、第三环槽(8)、第三环岸(9),第二环岸(7)以上的活塞表面是经过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耐烧蚀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活塞,包括活塞本体、连接在活塞本体顶端的活塞顶及连接在活塞本体底端的活塞裙部,所述活塞顶为厚度较小的减薄活塞顶,活塞顶的厚度为5.5mm,所述活塞裙部是上端窄下端宽的倒V形结构,第二环岸以上的活塞表面是经过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耐烧蚀表面。本实用新型重量得到了大幅度降低,能够实现轻量化,有利于发动机节能减排。有利于发动机节能减排。有利于发动机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人员:钟成 韦林郁 罗新怡 朱柳坤 杨德定 曾戈 闭仁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2/6/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