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双散热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9287发布日期:2022-01-05 11:3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车辆双散热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双散热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近些年发动机马力的提高,液力缓速器液、力变矩器的使用,对重卡的冷却散热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汽车的冷却系统是保证发动机能够正常可靠工作的一个重要系统,避免发动机过热造成发动机损坏。随着商用车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的马力不断增大、性能不断增强、其产生的热负荷及机械负荷也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随着商用车发动机马力的不断增加,液力缓速器、液力变矩器的应用等,对商用车冷却系统以及整车热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大马力商用车均采用常规的冷却模块或加宽冷却模块及可满足使用需求。但在大件牵引、全驱重载沙漠越野等工况下,常规的冷却模块无法满足低速重载工况下整车的散热需求。这类车辆需要设计辅助散热模块共同完成整车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双散热器冷却系统,其采用双冷却回路设置,具有冷却效果更好的优点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车辆双散热器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以及依次连通的发动机、第一节温器、第二散热器和缓速器,所述第一节温器与所述缓速器连通,所述缓速器与所述发动机连通;
7.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设置有进水管和冷水管或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温器,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节温器及发动机连通。
8.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散热器或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和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任意侧的电子风扇组或液压风扇,所述电子风扇组或液压风扇组上连接有电子风扇温控ecu。
9.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散热器或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体任意侧的中冷器以及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体任意侧的电子风扇。
10.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缓速器可替换为油水热交换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1、串联时:当水温低时第一节温器和第二节温器均关闭为小循环,第一节温器开启、第二节温器关闭时为一个大循环,此时第二散热器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冷却液直接流回发动机。第一节温器关闭、第二节温器开启时为第二种大循环,此时第一散热器参与工作、发动机出来的冷却液经过第一节温器、缓速器或油水热交换器、主散热器流回发动机。第一节温器和第二节温器均开启时为最大的水路循环,此时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均参与冷却。
13.2、并联时:第一散热器与发动机通过冷却水管、第一节温器形成一个水循环,第二散热器与油冷器通过节温器与发动机组成另一个水循环。第二散热器通过电子风扇组或液压风扇进行冷却。
14.3、液压风扇通过控制器调节泵转速,从而调节风扇转速。前置散热器采用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根据环境温度风扇转速多档位可调,温度感知灵敏度高,响应迅速。
15.4、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采用前置第一散热器、及驾驶室后侧布置的第二散热器组成,第一散热器匹配电动硅油离合器风扇进行冷却,第二散热器匹配电子风扇或液压风扇进行冷却。电子风扇组通过风扇温控ecu读取发动机水温报文自动控制风扇开关及风扇转速,同时具有反吹除尘功能。液压风扇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器读取水温报文,由控制器调节泵的转速,从而实现风扇转速随发动机出水温度而变化。液压风扇具有停转功能。外置节温器可通过感知水温实现水路切换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第一散热器;11、散热器本体;12、电子风扇组;13、液压风扇;14、风扇温控ecu;2、发动机;3、第一节温器;4、第二散热器;41、中冷器;5、缓速器;6、第二节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车辆双散热器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1以及依次连通的发动机2、第一节温器3、第二散热器4和缓速器5,第一节温器3与缓速器5连通,缓速器5与发动机2连通,第一散热器1与发动机2之间设置有进水管和冷水管。具体的,发动机2与缓速器5之间通过变速箱连接,此种模式下冷却系统具有两个循环回路,一是由发动机2与第一散热器1组成的循环回路,二是由发动机2、第一节温器3、第二节温器6、缓速器5构成的循环回路;其中,第一散热器1明显为主散热器,只要发动机2工作,第一散热器1则进行工作。
28.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1包括散热器本体11和固定设于第一散热器1任意侧的电子风扇组12,电子风扇组12上连接有电子风扇温控ecu14,第二散热器4包括散热器本体11、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1任意侧的中冷器41以及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1任意侧的电子风扇。在其余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1和第二散热器4可交换使用,电子风扇温控ecu14可以是整车控制ecu也可单独设置。
29.实施例一工作原理:
30.第一散热器1与发动机2通过冷却水管组成循环回路,第二散热器4与缓速器5通过第一节温器3组成另一路循环回路,第二散热器4与电子风扇连在一起,通过电子风扇温控ecu14根据水温自动开启,转速与水温成线性关系,延迟关闭。冷却系中冷却液温度小于第一节温器3半开温度时,第一节温器3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只有第一散热器1与发动机2组成的循环回路进行工作,有利于水温迅速升高,保证发动机2正常工作以及暖风等功能的实现;第一节温器3根据不同工况及水温高低调节另一循环回路是否开启,从而保证满足重载工况下发动机2、变矩器及缓速器5等部件的散热需求,使得冷却液不至于温度过高,提高车辆工作时间。
31.实施例二:
32.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车辆双散热器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1以及依次连通的发动机2、第一节温器3、第二散热器4和热交换器5,第一节温器3与热交换器5连通,热交换器5与发动机2连通,第一散热器1与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温器6,第一散热器1与第二节温器6及发动机2连通,第一节温器3与第二节温器6结构完全相同,内部为石蜡材料。
33.第一散热器1包括散热器本体和固定设于第一散热器1任意侧的电子风扇,电子风扇组12上连接有电子风扇温控ecu14;第二散热器4包括散热器本体11、设于散热器本体11任意侧的中冷器41以及设于散热器本体11任意侧的电子风扇,所述中冷器41和所述电子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器4两侧。
34.实施例二本工作原理:
35.当第一节温器3、第二节温器6均关闭时,发动机2通过管路与第一节温器3、缓速器5、第二节温器6组成冷却循环。当第一节温器3开启、第二节温器6关闭时,发动机2、第一节温器3、第二散热器4、交换器与第二节温器6联通组成冷却水路循环并流回发动机2。当第一节温器3关闭、第二节温器6开启时,发动机2通过、第一节温器3、交换器、第二节温器6、第一散热器1组成冷却水循环并流回发动机2。当第一节温器3、第二节温器6均开启时:发动机2、第一节温器3、第二散热器4、交换器、第二节温器6、第一散热器1组成冷却水循环并流回发动机2,此时,两个散热器均参与工作。
36.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4与电子风扇组12或液压风扇13连在一起,通过风
扇温控ecu14控制、根据水温自动开启风扇转动,风扇转速与水温成线性关系,延迟关闭。冷却系中冷却液温度小于节温器半开温度时,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有利于水温迅速升高,保证发动机2正常工作以及暖风等功能的实现;从而保证满足重载工况下发动机2、变矩器及缓速器5等部件的散热需求,使得冷却液不至于温度过高。
37.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实用新型较优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