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4909发布日期:2021-11-06 03:0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油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


背景技术:

2.润滑油磨粒监测器是一种实时监测润滑油油品的装置,可使汽车车主实时掌握润滑油的状态,从而可判断润滑油是否需要进行更换。
3.目前,润滑油磨粒监测器应用较为广泛。
4.但是现有的润滑油磨粒监测器还存在着监测参数单一,不便于对润滑油进行散热和不具备防护功能的问题。
5.因此,发明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包括汽车发动机本体,检测出油阀,油泵,三通管一,清洗进油阀,环形散热片,散热套管,散热段管道,回油阀,三通管二,清洗出油阀,连接管,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和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所述的检测出油阀上端螺纹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下端右侧开设的出油口内部;所述的油泵螺栓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下端中间部位偏右侧;所述的三通管一上端与检测出油阀下端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三通管一左端与油泵的抽油管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清洗进油阀左端与三通管一右端螺纹连接设置;多个所述的环形散热片分别从左到右依次等距套接在散热套管的外壁,并且多个所述的环形散热片与散热套管一体化连接设置;所述的散热套管套接在散热段管道水平段中间部位偏右侧;所述的回油阀右端螺纹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左端上侧开设的回油口内部;所述的三通管二右端与回油阀左端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清洗出油阀下端螺纹连接在三通管二的上端;所述的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与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的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与汽车发动机本体相连接;所述的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与汽车发动机本体相连接;所述的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包括油品磨粒传感器,监测管,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油品含水率传感器,导线和微电脑控制处理器,所述的油品磨粒传感器螺纹连接在监测管左侧上部开设的探测口内部;所述的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螺纹连接在监测管左侧中间部位开设的探测口内部;所述的油品含水率传感器螺纹连接在监测管左侧下部开设的探测口内部;所述的油品磨粒传感器,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和油品含水率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微电脑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设置。
8.优选的,所述的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包括u型防护罩,安装口,不锈钢网,散热风机和散热通槽,所述的u型防护罩内部中下侧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的不锈钢网上端螺栓连接在u型防护罩下端;所述的散热风机螺栓连接在安装口内部中间部位;多个所述的散热通槽分别从上到下依次横向开设在u型防护罩内部中上侧前后两侧。
9.优选的,所述的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包括箱门,防护箱,翼形螺钉,长方形散热孔,线孔和管孔,所述的箱门通过多个所述的翼形螺钉紧固连接设置在防护箱左端;多个所述的长方形散热孔分别从上到下依次横向开设在防护箱内部中间部位前后两侧;所述的线孔开设在防护箱内部左下侧;两个所述的管孔分别开设在防护箱内部右侧上下两侧。
10.优选的,所述的散热段管道一端与油泵的泵油管螺纹连接设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监测管下端中间部位开设的螺纹通孔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一端螺纹连接在监测管上端中间部位开设的螺纹通孔内部,另一端与三通管二下端螺纹连接设置。
12.优选的,所述的u型防护罩上端螺栓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下端左侧,并且多个所述的环形散热片分别位于u型防护罩内侧。
13.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箱右端螺栓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左端下侧,所述的防护箱右侧内壁中间部位与监测管右侧螺栓连接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油品磨粒传感器,监测管,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油品含水率传感器,导线和微电脑控制处理器的设置,有利于解决监测参数单一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防护罩,安装口,不锈钢网,散热风机和散热通槽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散热的功能。
17.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箱门,防护箱,翼形螺钉,长方形散热孔,线孔和管孔的设置,有利于实现防护功能。
18.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环形散热片和散热套管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散发热量的功能。
19.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检测出油阀,清洗进油阀,回油阀和清洗出油阀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清洗管路和润滑油监测的切换功能。
2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长方形散热孔的设置,有利于对油品磨粒传感器,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和油品含水率传感器进行散热。
2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不锈钢网的设置,有利于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保护散热风机不被石子崩坏。
22.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油泵的设置,有利于循环抽取润滑油。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汽车发动机本体;2、检测出油阀;3、油泵;4、三通管一;5、清洗进油阀;6、环形散热片;7、散热套管;8、散热段管道;9、回油阀;10、三通管二;11、清洗出油阀;12、连接管;13、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131、油品磨粒传感器;132、监测管;133、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4、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5、导线;136、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4、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
141、u型防护罩;142、安装口;143、不锈钢网;144、散热风机;145、散热通槽;15、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151、箱门;152、防护箱;153、翼形螺钉;154、长方形散热孔;155、线孔;156、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包括汽车发动机本体1,检测出油阀2,油泵3,三通管一4,清洗进油阀5,环形散热片6,散热套管7,散热段管道8,回油阀9,三通管二10,清洗出油阀11和连接管12,所述的检测出油阀2上端螺纹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1下端右侧开设的出油口内部;所述的油泵3螺栓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1下端中间部位偏右侧;所述的三通管一4上端与检测出油阀2下端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三通管一4左端与油泵3的抽油管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清洗进油阀5左端与三通管一4右端螺纹连接设置;多个所述的环形散热片6分别从左到右依次等距套接在散热套管7的外壁,并且多个所述的环形散热片6与散热套管7一体化连接设置,起到散发散热套管7上的热量的作用;所述的散热套管7套接在散热段管道8水平段中间部位偏右侧,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所述的回油阀9右端螺纹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1左端上侧开设的回油口内部;所述的三通管二10右端与回油阀9左端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清洗出油阀11下端螺纹连接在三通管二10的上端。
30.其中一种汽车润滑油磨粒监测器,还包括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13,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14和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15,并且所述的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13与连接管12相连接;所述的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14与汽车发动机本体1相连接;所述的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15与汽车发动机本体1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多参数监测,润滑油散热和传感器防护的功能。
31.其中,所述的多参数润滑油自动监测管结构13包括油品磨粒传感器131,监测管132,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导线135和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所述的油品磨粒传感器131螺纹连接在监测管132左侧上部开设的探测口内部;所述的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螺纹连接在监测管132左侧中间部位开设的探测口内部;所述的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螺纹连接在监测管132左侧下部开设的探测口内部;所述的油品磨粒传感器131,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和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分别通过导线135与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电性连接设置,通过油品磨粒传感器131可实时监测润滑油中的金属磨粒含量,通过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可实时监测润滑油的黏度和密度,通过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可实时监测润滑油中的含水率,从而解决监测参数单一的问题,当润滑油参数异常时,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会发送警报至汽车内部的显示屏上,从而可提醒车主即时更换润滑油。
32.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散热u型防护罩结构14包括u型防护罩141,安装口142,不锈钢网143,散热风机144和散热通槽145,所述的u型防护罩141内部中下侧开设有安装口142;所述的不锈钢网143上端螺栓连接在u型防护罩141下端;所述的散热风机144螺栓连接在安装口142内部中间部位;多个所述的散热通槽145分别从上到下依次横向开设在u型防护罩141内部中上侧前后两侧,对润滑油进行散热时,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会自动控制散热风机144启动,并将风吹向环形散热片6,使环形散热片6上的热量快速散发,从而可降低散热段管道8内部的润滑油,实现润滑油散热的功能。
33.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便拆卸可散热防护箱结构15包括箱门151,防护箱152,翼形螺钉153,长方形散热孔154,线孔155和管孔156,所述的箱门151通过多个所述的翼形螺钉153紧固连接设置在防护箱152左端;多个所述的长方形散热孔154分别从上到下依次横向开设在防护箱152内部中间部位前后两侧;所述的线孔155开设在防护箱152内部左下侧;两个所述的管孔156分别开设在防护箱152内部右侧上下两侧,通过防护箱152可对油品磨粒传感器131,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和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进行保护,避免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将路面的石子崩起,导致传感器崩坏的问题,当需要维修传感器时,可松动翼形螺钉153,随后将箱门151与防护箱152分离,此时即可对传感器进行维修,实现便于维护的功能。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散热段管道8一端与油泵3的泵油管螺纹连接设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监测管132下端中间部位开设的螺纹通孔内部。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管12一端螺纹连接在监测管132上端中间部位开设的螺纹通孔内部,另一端与三通管二10下端螺纹连接设置。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防护罩141上端螺栓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1下端左侧,并且多个所述的环形散热片6分别位于u型防护罩141内侧。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箱152右端螺栓连接在汽车发动机本体1左端下侧,所述的防护箱152右侧内壁中间部位与监测管132右侧螺栓连接设置。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线135贯穿线孔155;所述的散热段管道8和连接管12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的管孔156。
3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单独设置在防护箱152左下侧。
4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防护罩141采用u型不锈钢罩。
4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箱152采用不锈钢箱。
4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环形散热片6采用环形铝片。
4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散热套管7采用铝管。
4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油品磨粒传感器131采用gs4212i型油液金属磨粒传感器。
4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采用yfv

3型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
4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采用yfw

2b型油品含水率传感器。
4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散热风机144采用fa

30型风机。
4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油泵3采用yb001型油泵。
4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散热风机144和油泵3分别与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电性连接设置。
5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采用内嵌有stc8a8k64s4a12

28i型单片机的微电脑控制处理器。
51.工作原理
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油品磨粒传感器131可实时监测润滑油中的金属磨粒含量,通
过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可实时监测润滑油的黏度和密度,通过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可实时监测润滑油中的含水率,从而解决监测参数单一的问题,当润滑油参数异常时,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会发送警报至汽车内部的显示屏上,从而可提醒车主即时更换润滑油;对润滑油进行散热时,微电脑控制处理器136会自动控制散热风机144启动,并将风吹向环形散热片6,使环形散热片6上的热量快速散发,从而可降低散热段管道8内部的润滑油,实现润滑油散热的功能;通过防护箱152可对油品磨粒传感器131,油品黏度密度传感器133和油品含水率传感器134进行保护,避免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将路面的石子崩起,导致传感器崩坏的问题,当需要维修传感器时,可松动翼形螺钉153,随后将箱门151与防护箱152分离,此时即可对传感器进行维修,实现便于维护的功能。
53.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