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摇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9997发布日期:2022-04-16 17:0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摇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摇臂结构。


背景技术:

2.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摇臂结构在配气机构凸轮轴和推杆的作用下,定时的打开或者关闭进排气通道,使得新鲜空气进入气缸,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工作循环中进排气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滚轮挺柱连接,滚轮挺柱与气门工作面之间滑动连接,柴油机在转速较高、机油温度较高时,摇臂象足、气门工作面的材料相互摩擦,极易产生黏着磨损,同时伴随磨粒磨损,使得摇臂象足、气门杆端面处易产生磨损,导致摇臂象足、气门工作面受到破坏,粗糙度增大,进一步加剧磨损,同时导致气门缝隙增大,导致发动机性能劣化。同时滑动摩擦在工作时摩擦损失较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一种摇臂象足与气门工作面之间滚动摩擦的新型摇臂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摇臂结构,其包括摇臂体,摇臂体上设有能与气门杆对应设置的象足部,其特征是:所述象足部的下表面设有开口朝下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的轮面与气门杆的顶部表面相抵。
5.采用上述结构后,摇臂体的象足部设有腔室,腔室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与气门杆的顶部相抵,当气门开启,气门向下移动,带动摇臂体的象足部向下移动,摇臂体沿,滚轮在腔室内绕轴线转动,使得移动时滚轮与气门上表面之间产生相对滚动。当气门关闭,气门向上移动,滚轮在腔室内绕轴转动,带动摇臂体的象足部向上移动。滚轮与气门上端面之间的接触方式由滑动转变为滚动,结构简单,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相比,降低了摩擦力,提高了摇臂的耐磨性,同时减少了摇臂和气门工作时的磨损,减少了柴油机的损耗,增加了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6.所述腔室的前后两侧壁上设有供销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销轴穿过通孔与摇臂体象足部铆接,滚轮套装在销轴上且滚轮与销轴之间设有支撑套。
7.所述支撑套内均匀排布有圆柱形的多根滚柱,所述多根滚柱平行设置。
8.所述支撑套内均匀排布有多个滚珠。
9.采用上述结构后,腔室内铆接有销轴,滚轮套装在销轴上,滚轮以销轴为轴转动,滚轮与销轴之间设有支撑套,支撑套可由多个滚柱或多个钢柱组成,滚轮套装在支撑套上,滚轮实现与摇臂体象足部的转动连接,当气门开启时,气门杆向下移动,滚轮与摇臂体象足部转动连接,滚轮与气门杆上端面之间相对滚动,带动摇臂体的象足部向下移动;当气门关闭时,气门杆向上移动,摇臂体的象足部向上移动,滚轮与气门杆之间相对滚动,滚轮的轮面与气门杆上端面之间的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摇臂、气门工作时的摩擦力,提高了耐磨性,优化了摇臂结构。
10.所述腔室的前后两侧面设有供销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销轴和通孔之间装有轴承,所述滚轮套装在销轴上,销轴与通孔之间装有轴承,销轴在轴承内转动,滚轮套装在销轴上形成转动连接,当气门移动时,滚轮旋转,使得滚轮的轮面与气门杆上端面滚动摩擦,减弱了摩擦力,避免了滑动摩擦导致的摇臂体象足部和气门工作面的破坏。
11.所述滚轮轮面的最底部低于摇臂体象足部的下表面,滚轮轮面的最底部低于摇臂体象足部的下表面,即滚轮与气门杆的工作面的相抵处位于摇臂体象足部的下表面,避免气门杆与摇臂体象足部之间发生干涉。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气门与摇臂体间的摩擦损失,提高了耐磨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4.图1为新型摇臂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爆炸图;
16.图3为沿图1中a-a线剖切的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摇臂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摇臂体1,在摇臂体1的象足处设有开口向下的腔室11,腔室11内转动连接有滚轮4。滚轮4与气门杆上表面相抵。腔室11的前后两侧壁设有可供销轴2穿过的通孔。销轴2穿过通孔与摇臂体1象足部铆接。滚轮4套装在销轴2上,滚轮4与销轴2之间设有支撑套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套3由多个滚柱均匀平行排布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套3内也可均匀排布有多个滚珠。滚轮4和支撑套3的长度小于摇臂体1象足处腔室11的前后内壁的宽度,滚轮4和支撑套3套装在销轴2上且位于摇臂体1象足部的腔体内。滚轮4的轮面的最低点低于摇臂体1象足部的下表面,即滚轮4与气门杆的接触点低于摇臂体1的下表面,避免在气门杆与摇臂体1之间发生相对滚动时,气门杆与摇臂体1象足部之间干涉。在摇臂体1的象足部设有贯通前后的通孔12,销轴2穿过通孔12与摇臂体1铆接。滚柱4套装在销轴2的上,滚轮4套装在滚珠上。销轴2与摇臂体1铆接后,销轴2与摇臂体1之间固接,滚轮4和滚柱4可沿销轴2转动。当气门带动摇臂体1上下移动时,滚轮4与气门杆上表面之间相对滚动,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在现有技术中,气门上端面与摇臂体1象足部之间多采用挺柱连接,挺柱与摇臂体1象足部之间为滑动连接的方式。滑动连接摩擦力较大,挺柱与气门上端面之间易产生黏着摩擦,导致在工作中气门间隙增大,导致发动机性能恶化。采用本新型摇臂结构后,气门与摇臂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由滑动连接转变为滚动连接,当气门开启时,气门杆向下运动,摇臂体1象足部上的滚轮4随着气门的向下运动与气门杆上端面发生滚动连接且带动摇臂体1的象足部向下移动。当气门关闭时,气门杆向上运动,滚轮4滚动连接且带动象足部向上运动。摇臂体1与气门的接触方式由滑动连接转变成滚动连接,由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得在工作中气门上端面与摇臂体1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降低了摇臂体1与气门上端面之间的磨损,从而提
高了耐磨性,以确保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气门间隙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提高了气门摇臂工作的稳定性。
20.如图5所示,图5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摇臂体1的象足部的腔体的前后侧壁上设有通孔,销轴2穿过通孔,销轴2与通孔之间设有轴承3,销轴2与摇臂体1象足部间转动连接。滚轮4套装在销轴2上且位于摇臂体1的腔体内部。滚轮4与气门杆上表面相抵。当气门开启或关闭时,气门向下或向运动,摇臂体1的象足部随着气门的运动而产生上下位移,滚轮4转动,滚轮4与气门杆上表面之间相对滚动,滚轮4与气门杆上表面之间的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相较于滑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降低了摇臂体1与气门杆工作时的磨损,提高了耐磨性,避免了因磨损导致气门间隙变大,以确保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气门间隙在合理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摇臂结构,其包括摇臂体(1),摇臂体(1)上设有能与气门杆对应设置的象足部,其特征是:所述象足部的下表面设有开口朝下的腔室(11),所述腔室(11)内转动连接有滚轮(4),滚轮(4)的轮面与气门杆的顶部表面相抵;所述腔室(11)的前后两侧壁上设有供销轴(2)穿过的通孔,所述销轴(2)穿过通孔与摇臂体(1)象足部铆接,滚轮(4)套装在销轴(2)上且滚轮(4)与销轴(2)之间设有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内均匀排布有圆柱形的多根滚柱或多个滚珠,所述多根滚柱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摇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轮(4)轮面的最底部低于摇臂体(1)象足部的下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摇臂结构,其包括摇臂体,摇臂体上设有能与气门杆对应设置的象足部,所述象足部的下表面设有开口朝下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的轮面与气门杆的顶部表面相抵。所述腔室的前后两侧壁上设有供销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销轴穿过通孔与摇臂体象足部铆接,滚轮套装在销轴上且滚轮与销轴之间设有支撑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气门与摇臂体间的摩擦损失,提高了耐磨性等优点。磨性等优点。磨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曹陈 杨杰 贺圆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9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