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1749发布日期:2021-12-29 18:0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声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摩托车往往配置v型双缸发动机,并且对于v型双缸发动机所采用排气总管的方式进行排气,但随着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以总管进行排气的方式无法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以及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其能够对于摩托车的v型双缸发动机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更好的降噪。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连的两根排气尾管,两根排气尾管的一端连接有结构相同消声器本体,所述消声器本体内由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间隔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消声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进气管以及与第三腔室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与进气管相连通的催化管,催化管的一端来连接有降噪管,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用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用于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轴线非同一圆心上,所述催化管内设置有三元催化器,相邻的所述消声器之间通过固定片相连接。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噪管一端套接于催化管的一端,降噪管的另一端有密封盖密封连接,所述降噪管的侧壁设上开设有若干气孔。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声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气孔对应位置的降噪隔网,降噪隔网与消声器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音棉。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噪隔网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声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催化管的管架环,管架环上设置有若干圆孔。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声器本体上设置有消声器罩。
1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两个独立且机构相同的消声器本体为v型双缸发动机提供每个缸体的单独消音处理,降噪效果较传统大幅提升、功率更大,且结构相同的方式能够消音同步率同一,降噪输出频率稳定效果较传统;以固定片的方式对两个消声器本体进行固定,振动频率达成统一,从而避免异响,提升降噪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提供的降噪管能够,增强尾气排放时所产生的撞击力,降低气体流速,降低高频噪音,增强降噪效果。
14.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设置的降噪隔网以及在降噪隔网与消声器本体内壁之间
所设置的隔音棉,进一步降低噪音,提升消声器的消音效果。
15.4、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管架环在不仅为催化管提供良好的支撑,同时所设置的圆孔增强第一腔室内的气体流通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18.图3是图2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19.附图标记:
[0020]1‑
消声器本体;10

排气尾管;11

第一隔板;12

第二隔板;13

进气管; 14

出气管;15

催化管;150

管架环;151

圆孔;16

降噪管;160

密封盖;161
‑ꢀ
气孔;17

第一连接管;18

第二连接管;19

降噪隔网;190

隔音棉;191

通孔;
[0021]2‑
固定片;20

第一腔室;21

第二腔室;22

第三腔室;
[0022]3‑
消声器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0024]
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连的两根排气尾管 10,两根排气尾管10的一端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消声器本体1,所述消声器本体1 内由第一隔板11以及第二隔板12间隔形成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21和第三腔室 22,消声器本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腔室20相连通的进气管13以及与第三腔室22相连通的出气管14,所述第一腔室20内设置有与进气管13相连通的催化管15,催化管15的一端来连接有降噪管16,所述第一隔板11上设置有用于第一腔室20与第二腔室21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7,所述第二隔板12上设置有用于第二腔室21与第三腔室22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8,第一连接管17与第二连接管18 的轴线非同一圆心上,所述催化管15内设置有三元催化器,相邻的所述消声器本体1之间通过固定片2相连接。
[0025]
尾气排出过程中,每个缸体的尾气独立排放至各个所连接的消声器本体1,尾气进入后通过进气管13,与催化管15内的三元催化器进行催化反应,再进入降噪管16进行初步降噪,尾气此时进入第一腔室,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17、第二连接管18进入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22,尾气通过各个连接管,进行流速上的撞击减弱,实现良好的消声效果。
[0026]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缸体进行消声,增强消声效果,利用固定片2进行相互之间进行固定,避免之间发生震颤产生异响。
[0027]
优选的,所述降噪管16一端套接于催化管15的一端,降噪管16的另一端由密封盖160密封连接,所述降噪管16的侧壁设上开设有若干气孔161。降噪管16 一端设计密封盖160,让尾气对于密封盖160进行撞击,大幅降低尾气的流速,实现降噪效果。
[0028]
优选的,所述消声器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气孔161对应位置的降噪隔网19,降噪隔网19与消声器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音棉190。隔音棉190所在位置,为气孔161将催化后的尾气喷射位置,此处进行加厚以及设置隔音棉190,增强消声效果。
[0029]
优选的,所述降噪隔网1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91。
[0030]
优选的,所述消声器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催化管15的管架环150,管架环150上设置有若干圆孔151。方便支撑催化管15的同时,保障第一腔室20 内的气体流动。
[0031]
优选的,所述消声器本体1上设置有消声器罩3。进行一定的防护。
[0032]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连的两根排气尾管(10),两根排气尾管(10)的一端连接有结构相同的消声器本体(1),所述消声器本体(1)内由第一隔板(11)以及第二隔板(12)间隔形成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21)和第三腔室(22),消声器本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腔室(20)相连通的进气管(13)以及与第三腔室(22)相连通的出气管(14),所述第一腔室(20)内设置有与进气管(13)相连通的催化管(15),催化管(15)的一端来连接有降噪管(16),所述第一隔板(11)上设置有用于第一腔室(20)与第二腔室(21)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7),所述第二隔板(12)上设置有用于第二腔室(21)与第三腔室(22)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8),第一连接管(17)与第二连接管(18)的轴线非同一圆心上,所述催化管(15)内设置有三元催化器,相邻的所述消声器本体(1)之间通过固定片(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管(16)一端套接于催化管(15)的一端,降噪管(16)的另一端由密封盖(160)密封连接,所述降噪管(16)的侧壁设上开设有若干气孔(1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气孔(161)对应位置的降噪隔网(19),降噪隔网(19)与消声器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音棉(1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隔网(1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9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催化管(15)的管架环(150),管架环(150)上设置有若干圆孔(1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本体(1)上设置有消声器罩(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V型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属于消声器技术领域。其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连的两根排气尾管,两根排气尾管的一端连接有结构相同消声器本体,消声器本体内由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间隔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消声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进气管以及与第三腔室相连通的出气管,第一腔室内设置有与进气管相连通的催化管,催化管的一端来连接有降噪管,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二隔板上设置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轴线非同一圆心上,催化管内设置有三元催化器,相邻的消声器之间通过固定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对于V型双缸发动机具有更好的净化以及降噪消音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产台台 郑斌 丁皇兴 徐凤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卓驰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