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系数高的燃气轮机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3796发布日期:2022-04-14 22:1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系数高的燃气轮机罩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系数高的燃气轮机罩壳。


背景技术:

2.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燃气轮机是一种高速运转的动力装置,它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气体流动产生了大量的噪声和热量,因此,燃机的罩壳应具备隔热、降噪、通风良好,且安全系数高。传统的燃气轮机配套设备在重视控制噪声的同时忽略了主体本体性能的保障,比如降低了机组的功率、同时由于罩壳和通风系统设置导致的温度升高而造成的燃气轮机非正常停机等。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于罩壳内温度升高而造成的燃气轮机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的燃气轮机罩壳。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安全系数高的燃气轮机罩壳,所述燃气轮机罩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发电机隔间、燃机隔间、排气段隔间;
5.所述发电机隔间侧壁设置第一进气口,所述发电机隔间的另一侧壁设置第一出气口,所述发电机隔间进气口、出气口内均设置风机;
6.所述燃机隔间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引风隔间;所述第二出气内设置风机;所述引风隔间与燃机隔间连通;
7.所述发电机隔间与燃机隔间之间设置隔板,所述燃机隔间与排气段隔间之间设置隔板。
8.所述壳体外侧设置多孔吸声结构;所述多孔吸声结构为外层为薄孔板,中间层为吸附材料的三层结构。
9.所述多孔吸声结构为四周采用岩棉填充固定。
10.所述多孔吸声结构与壳体采用螺栓方式连接。
11.所述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燃机隔间的上方。
12.所述引风隔间设置在所述燃机隔间的上方。
13.所述第一、第二进气口处均设置过滤器与消音器。
14.所述第一、第二出气口处均设置消音器与百叶窗。
15.所述壳体内设置照明系统。
16.所述壳体内采用密封条进行密封。
1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壳内设置三个独立的隔间,并且在三个独立的隔间采取不同的通风方式,方便检修,在发生突发情况下,独立的三个隔间之间相互不影响,保障机组
运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如发生燃气泄漏,便于气体净化和降低气体浓度,显著了提高了燃气轮机工作的安全性。
19.2.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外侧设置多孔吸声结构;所述多孔吸声结构为外层为薄孔板,中间层为吸附材料的三层结构,能够有效吸附噪声。
20.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第二进风口、第一、第二出风口处进行保护,设置有过滤器、消音器、百叶窗免受雨水、灰尘和其他外来物的影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多孔吸声结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附图标记分别为:
24.1、发电机隔间;2、第一进气口;3、第一出气口;4、燃机隔间;5、排气段隔间;6、第二出气口;7、第二进气口;8、引风隔间;9、挡板;10、多孔吸声结构;11、吸附材料;12、薄孔板;13、岩棉;14、基座;1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的燃气轮机罩壳,所述燃气轮机罩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发电机隔间1、燃机隔间4、排气段隔间5;
27.所述发电机隔间1侧壁设置第一进气口2,所述发电机隔间1的另一侧壁设置第一出气口3,所述发电机隔间的第一进气口2、第一出气口3内均设置风机;
28.所述燃机隔间4包括第二进气口7、第二出气口6、引风隔间8;所述第二出气口6 内设置风机;所述引风隔间8与燃机隔间4连通;
29.所述发电机隔间1与燃机隔间4之间设置隔板9,所述燃机隔间4与排气段隔间5之间设置隔板9。
30.所述燃机隔间采用负压通风,从第二进风口进风后,均匀在燃机隔间内部,由引机隔间大面积引风,通过排风通道,由第二出气口排气口排出,保证了良好的散热和充分的空气循环,避免了因燃机隔间温度过高引起危险。
31.所述发电机隔间的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处均设置风机,采用发电机隔间段、排气段隔间采用强制通风,在大气温度不高于25℃时,使空气温度不高于55℃,能够加强壳体内气体的流动,带走多余的热量,保证安全。
32.所述发电机隔间1与燃机隔间4之间设置隔板9,所述燃机隔间4与排气段隔间5之间设置隔板9,能够保证在发生燃气泄漏,有效降低气体浓度,有利于气体净化,避免相互污染。
33.所述壳体外侧设置多孔吸声结构10;所述多孔吸声结构10为外层为薄孔板12,中间层为吸附材料的三层结构。吸收噪声的方式采用多孔吸声结构,薄孔板为多孔钢板,中间层为吸附材料为玻璃丝绵、玻璃纤维表面毡,玻璃丝绵用玻璃丝布包裹;壁板四周用岩棉填充固定。
34.所述多孔吸声结构10为四周采用岩棉13填充固定。
35.所述多孔吸声结构10与壳体采用螺栓方式连接。采用螺栓方式连接,便于拆卸。
36.所述第二进气口7、第二出气口6、引风隔间8均设置在所述燃机隔间4的上方。便于节省空间,同时引风隔间为除与燃机隔间连通外,其余部分均密封处理,
37.所述燃机隔间内设置一个单轨吊、链式起重机。燃机隔间设置一个单轨吊、链式起重机,位于燃烧室上方,便于火焰筒的检修,发电机间设置两个单轨吊。
38.所述第一、第二进气口2、7处均设置过滤器与消音器。所述第一、第二出气口3、6 处均设置消音器与百叶窗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免受雨水、灰尘和其他外来物的影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39.所述壳体内设置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分为正常照明和紧急照明,所有元器件均达到2级防爆区域标准;且元器件在空气温度不高于55℃的环境中均正常工作;正常照明采用220v交流电,接地保护;紧急照明的照明灯安装在每个门的入口上方,由ups供应直流电,罩壳内部不设置控制开关;所有罩壳内的电缆进行镀锌保护。
40.所述壳体内采用密封装置对其进行密封。罩壳壳体内的板与框架的安装连接处均采用密封,密封结构能承载至少40次的安装拆卸循环使用,保证罩壳的密闭;同时,防止燃油泄露到罩壳以外。所述密封装置采用乃高温的密封条。
41.本实用新型为燃机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罩壳,吸收燃机及其辅助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同时降温、隔热、防爆,可靠的自动通风系统,将罩壳内的废热排放到厂房外,通风稀释了可能泄漏的燃气而避免发生爆炸。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通风口的设置系列防雨、防尘、防杂物措施,保证进入罩壳内的空气的洁净度;隔间的独立分开设置,降低了消防系统布置的难度。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