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2544发布日期:2022-03-26 17:1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
1.技术领域:
2.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
3.

背景技术:

4.现有柴油发电机组的传统冷却方式是皮带冷却方式或者是远置水箱冷却方式。大功率发动机增加涡轮增压器是提高进气含氧量的最普遍的方式,针对带增压器的发动机来说,进入缸体的空气先经过空气过滤器,再经过涡轮增压器压缩产生大量的热量,加上发动机燃烧排出的热气体热传导给进气涡轮增压也会使进气温度升高,通常为了解决进气高温会考虑中冷器的加装。
5.传统的中冷器与水箱叠加在一起,再利用风机将热量排出箱外,散热舱内部由于风扇转动向外排热,会使周围气流增大。容易吸附周围环境中的粉尘以及微小颗粒,散热片与中冷器表面结构缝隙小,时间久了堆积在中冷器与散热片上的粉尘与微小颗粒越来越多,散热效果较差,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且空间狭小不易清理及维修。
6.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散热片与中冷器表面结构缝隙小,容易堆积粉尘,影响散热效果,造成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且空间狭小不易清理及维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包括:
9.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割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顶部的箱体上设置有排风口,第二空腔底部的箱体上对称设置有t型滑道,t型滑道上以滑动方式设置有两个支撑底座,两个支撑底座分别与中冷器及水箱散热片固定连接;第二空腔的箱体上还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百叶窗;
10.风机,风机固定设置在第二空腔内;
11.发动机,发动机固设在第一空腔内;
12.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
13.水箱散热片,水箱散热片设置在第二空腔内并与发动机相连;
14.中冷器,中冷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涡轮增压器通过中冷器与发动机相连,中冷器与水箱散热片之间形成一用于维修的容腔。
15.支撑底座包括滑槽和支撑板,滑槽以固定方式对称设置在支撑板底部,滑槽呈倒u型结构卡合在t型滑道上。
16.滑槽侧壁上以转动方式设置有拧紧螺栓,拧紧螺栓穿过滑槽侧壁抵触在t型滑道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箱散热片与中冷器分离设计,并将水箱散热片、中冷器及风机共同安装在第二空腔内,集中散热,保证正常散热的情况下,方便日常保养维护、降低成本、提高寿命;水箱散热片与中冷器之间形成一容腔,留有足够的空间保养检修清
理;且支撑底座与t型滑道的设计,能够分别推动水箱散热片与中冷器,方便对靠近箱体的一侧进行清理及检修,且无需对其进行拆卸,节省时间,提高清理及检修效率。
18.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空腔内右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空腔内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箱体,11、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2、隔板,3、排风口,4、百叶窗,5、支撑座,51、滑槽,52、支撑板,6、发动机主体,7、涡轮增压器,8、水箱散热片,9、中冷器,10、t型滑道,13、拧紧螺栓,14、风机,15、容腔。
24.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
26.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7.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箱体1分割为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第二空腔12顶部的箱体1上设置有排风口3,第二空腔12的箱体1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百叶窗4;风机14,风机14固定设置在第二空腔12内;发动机主体6,发动机主体6固设在第一空腔11内;涡轮增压器7,涡轮增压器7设置在第一空腔11内;水箱散热片8,水箱散热片8设置在第二空腔12内并与发动机主体6相连;中冷器9,中冷器9设置在第二空腔12内,涡轮增压器7通过中冷器9与发动机主体6相连,中冷器9与水箱散热片8之间形成一用于维修的容腔15。
28.利用隔板2将整个箱体1分割为两个空腔,将发动机主体6及涡轮增压器7与水箱散热片8及中冷器9隔离设计,避免产生高温影响机组运行,提高使用寿命;且集中散热,在保证正常散热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日常保养维护、降低成本。
29.第二空腔12底部的箱体1上对称设置有t型滑道10,t型滑道10上以滑动方式设置有两个支撑底座5,两个支撑底座5分别与中冷器9及水箱散热片8固定连接;支撑底座5包括滑槽51和支撑板52,滑槽51以固定方式对称设置在支撑板52底部,滑槽51呈倒u型结构卡合在t型滑道10上。
30.支撑底座5与t型滑道10的设计,能够分别推动水箱散热片8与中冷器9,方便对靠近箱体1的一侧进行清理及检修,且无需对其进行拆卸,节省时间,提高清理及检修效率。
31.滑槽51侧壁上以转动方式设置有拧紧螺栓13,拧紧螺栓13穿过滑槽51侧壁抵触在t型滑道10上,拧紧螺栓13能够对支撑底座5进行锁死固定,防止其滑动,还能防止支撑底座5上的水箱散热片8或中冷器9侧翻。
32.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左下”、“右上”、“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受益于上
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箱体(1)分割为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第二空腔(12)顶部的箱体(1)上设置有排风口(3),第二空腔(12)底部的箱体(1)上对称设置有t型滑道(10),t型滑道(10)上以滑动方式设置有两个支撑底座(5),两个支撑底座(5)分别与中冷器(9)及水箱散热片(8)固定连接;第二空腔(12)的箱体(1)上还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百叶窗(4);风机(14),风机(14)固定设置在第二空腔(12)内;发动机(6),发动机(6)固设在第一空腔(11)内;涡轮增压器(7),涡轮增压器(7)设置在第一空腔(11)内;水箱散热片(8),水箱散热片(8)设置在第二空腔(12)内并与发动机(6)相连;中冷器(9),中冷器(9)设置在第二空腔(12)内,涡轮增压器(7)通过中冷器(9)与发动机(6)相连,中冷器(9)与水箱散热片(8)之间形成一用于维修的容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支撑底座(5)包括滑槽(51)和支撑板(52),滑槽(51)以固定方式对称设置在支撑板(52)底部,滑槽(51)呈倒u型结构卡合在t型滑道(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滑槽(51)侧壁上以转动方式设置有拧紧螺栓(13),拧紧螺栓穿过滑槽(51)侧壁抵触在t型滑道(10)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割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顶部的箱体上设置有排风口,第二空腔的箱体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百叶窗;风机固定设置在第二空腔内;发动机主体固设在第一空腔内;涡轮增压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水箱散热片设置在第二空腔内并与发动机主体相连;中冷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涡轮增压器通过中冷器与发动机主体相连,中冷器与水箱散热片之间形成一用于维修的容腔。水箱散热片与中冷器分离设计,并将水箱散热片、中冷器及风机共同安装在第二空腔内,集中散热,保证正常散热的情况下,方便日常保养维护、降低成本、提高寿命。高寿命。高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郑猛猛 刘国华 张振嘉 张作林 薄雷 张腾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赛瓦特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3/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