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7982发布日期:2022-05-30 20:01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底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


背景技术:

2.现如今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正在日益加剧,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等,都是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枯竭,风力、太阳能等等可再生能源受到了人类的重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渐升高。
3.在许多的可再生能源当中,风力是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风力发电在一些沿海地区已经十分的普及,主要原因在于,风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利用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除此之外,风力发电技术较为成熟,在可再生能源中成本相对较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风力发电技术可以灵活应用,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独立运行,还可以与其它能源技术组成互补发电系统,合理的利用风力资源,对人类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
4.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设备的结构并不复杂,其中风车叶片、发电机都是核心设备,发电机需要固定在特制的底座上,以此使其能够长时间的稳定使用,传统的底座可能会在发电机工作过程当中产生晃动,其结构的稳定性还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顶端固定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另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顶端固定设有第四立柱和第五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立柱与第五立柱之间设有第六横梁,所述第六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五立柱和第四立柱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立柱与第一立柱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两端分别与第四立柱和第一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顶端固定设有第五横梁,所述第五横梁一端与第四立柱顶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横梁对第四立柱与第一立柱进行加固。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横梁外端固定设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五立柱之间设有多个第七横梁,所述第七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和第五立柱固定连接,通过第七横梁对第二立柱和第五立柱进行连接加固。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后侧均固定设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五立柱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横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横梁之间设有两个槽钢,所述槽钢固定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七横梁后侧,两个所述第三横梁底端均固定设有斜支撑梁,两个所述斜支撑梁一端分别与第二立柱和第五立柱固定连接,斜支撑梁对第三横梁进行支
撑加固。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横梁一端固定设有堵板,两个所述第三横梁之间设有第四横梁,所述第四横梁两端分与两个第三横梁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槽钢一端与第四横梁外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横梁顶端均固定设有第三立柱,两个所述第三立柱之间设有顶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横梁设在第五横梁后侧,所述顶部横梁与第五横梁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两端分别与顶部横梁、第五横梁固定连接,以此增加顶部横梁、第五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外端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立柱外端固定设有两个圆管,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六横梁、第七横梁、斜支撑梁、第三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四横梁、顶部横梁、第三立柱、连接梁、第五横梁均由矩形管制成,矩形管具有质量轻、抗扭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三立柱外端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六横梁、第七横梁、第三横梁的连接处均固定设有加强板,加强板的存在对这些连接的部位进行加固。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部件对各个纵向部件进行连接和加固,这些横向部件固定在纵向部件之间,在发电机使用过程中晃动时,纵向部件会受到影响而水平晃动,这时横向部件就会使得纵向部件的水平晃动受到阻挡,以此提高了该底座的稳定性,使其更加牢固。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各个纵向、横向的部件均由矩形管制成,矩形管具有质量轻、抗扭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等特点,与传统的槽钢相比,在将矩形管两端封闭后内内部不易被腐蚀,以此在使得底座更加牢固的同时,也提高了底座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1.附图标记为:1、第一横梁;2、第一立柱;3、第一安装板;4、第二横梁;5、第二立柱;6、第二安装板;7、加强板;8、圆管;9、第三立柱;10、斜支撑梁;11、第三横梁;12、堵板;13、第四横梁;14、槽钢;15、顶部横梁;16、第五横梁;17、第三安装板;18、第四立柱;19、连接梁;20、第五立柱;21、第六横梁;22、第七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3,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顶端固定设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5,另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顶端固定设有第四立柱18和第五立柱20,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5、第四立柱18、第五立柱20对该底座进行纵向的支撑,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5之间设有第二横梁4,所述第二横梁4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5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横梁4对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5进行加固,所述第四立柱18与第五立柱20之间设有第六横梁21,所述第六横梁21两端分别与第五立柱20和第四立柱18固定连接,通过第六横梁21对第五立柱20和第四立柱18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四立柱18与第一立柱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横梁1,所述第一横梁1两端分别与第四立柱18和第一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顶端固定设有第五横梁16,所述第五横梁16一端与第四立柱18顶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横梁1对第四立柱18与第一立柱2进行加固,所述第五横梁16外端固定设有第三安装板17,所述第二立柱5与第五立柱20之间设有多个第七横梁22,所述第七横梁22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5和第五立柱20固定连接,通过第七横梁22对第二立柱5和第五立柱20进行连接加固,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四立柱18后侧均固定设有第三横梁11,所述第二立柱5和第五立柱20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横梁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横梁11之间设有两个槽钢14,所述槽钢14固定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七横梁22后侧,两个所述第三横梁11底端均固定设有斜支撑梁10,两个所述斜支撑梁10一端分别与第二立柱5和第五立柱20固定连接,斜支撑梁10对第三横梁11进行支撑加固,所述第三横梁11一端固定设有堵板12,两个所述第三横梁11之间设有第四横梁13,所述第四横梁13两端分与两个第三横梁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槽钢14一端与第四横梁13外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横梁11顶端均固定设有第三立柱9,两个所述第三立柱9之间设有顶部横梁15,所述顶部横梁15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立柱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横梁15设在第五横梁16后侧,所述顶部横梁15与第五横梁16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梁19,所述连接梁19两端分别与顶部横梁15、第五横梁16固定连接,以此增加顶部横梁15、第五横梁16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立柱5外端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板6,所述第一立柱2外端固定设有两个圆管8,所述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4、第六横梁21、第七横梁22、斜支撑梁10、第三横梁1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5、第四立柱18、第五立柱20、第四横梁13、顶部横梁15、第三立柱9、连接梁19、第五横梁16均由矩形管制成,矩形管具有质量轻、抗扭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24.实施场景具体为:该底座整体由横向和纵向的部件组成,横向部件如第三横梁11连接梁19、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4等等,纵向部件如第四立柱18、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5等等,其中纵向的部件主要对该底座及将要安装在底座上的发电机进行支撑,而横向部件如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4、第六横梁21、第七横梁22等,则主要用于对各个纵向部件进行连接和加固,这些横向部件固定在纵向部件之间,在发电机使用过程中晃动时,纵向部件会受到影响而水平晃动,这时横向部件就会使得纵向部件的水平晃动受到阻挡,以此提高了该底座的稳定性,使其更加牢固,此外该底座上各个纵向、横向的部件均由矩形管制成,矩形管具有质量轻、抗扭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等特点,与传统的槽钢相比,在将矩形管两端封闭后内内部不易被腐蚀,以此在使得底座更加牢固的同时,也提高了底座整体的使用寿命。
25.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用电机底座,所述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5、第四立柱18、第五立柱20、第三立柱9外端与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4、第六横梁21、第七横梁22、第三横梁11的连接处均固定设有加强板7,加强板7的存在对这些连接的部位进行加固。
26.实施场景具体为在纵向部件与横向部件的连接部位固定有加强板7,加强板7的存在对这些连接的部位进行加固,使得该底座整体的牢固性更高,来保证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更长,减小人工维修的费用,提高风力发电机整体的稳定性能。
27.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