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7229发布日期:2023-05-05 19:1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本申请基于2020年9月8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特愿2020-150225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额定运转时冷却叶环而使涡轮机的静止侧部件与旋转侧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少的燃气轮机。

2、在先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89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额定运转时冷却了叶环的状态下,存在无法应对由于燃气轮机的负载急剧变化引起的过度的间隙减少的问题。

3、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燃气轮机的负载变动的情况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公开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中,所述燃气轮机具备:压缩机,其生成压缩空气;燃烧器,其利用所述压缩空气使燃料燃烧;涡轮机,其由通过所述燃烧器中的所述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驱动,所述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对所述涡轮机的静止侧部件与旋转侧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具备:冷却通路,其形成于所述静止侧部件,供冷却所述静止侧部件的冷却介质流通;燃烧器内流路,其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通方向上比所述冷却通路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冷却通路连通,且形成于所述燃烧器内;供给装置,其向所述冷却通路和所述燃烧器内流路中的至少一方供给所述冷却介质;调节装置,其对在所述冷却通路中流通的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量即第一流量、及绕过所述冷却通路在所述燃烧器内流路中流通的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量即第二流量进行调节;以及控制装置,其检测所述燃气轮机的负载,并基于该负载使所述调节装置工作,所述控制装置在成为所述负载的变动幅度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推移的负载稳定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流量比所述第二流量大的方式使所述调节装置工作,在成为所述负载为所述范围外的负载变动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二流量比所述第一流量大的方式使所述调节装置工作。

6、发明效果

7、根据本公开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在燃气轮机的负载变动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过度的间隙减少,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降低涡轮机的静止侧部件的冷却量,因此能够应对燃气轮机的负载变动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所述燃气轮机具备:压缩机,其生成压缩空气;燃烧器,其利用所述压缩空气使燃料燃烧;以及涡轮机,其由通过所述燃烧器中的所述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驱动,所述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对所述涡轮机的静止侧部件与旋转侧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控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其中,


技术总结
在燃气轮机的间隙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在成为负载的变动幅度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推移的负载稳定状态的情况下,以第一流量比第二流量大的方式使调节装置工作,在成为负载为范围外的负载变动状态的情况下,以第二流量比第一流量大的方式使调节装置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福永祐也,若园进,羽田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