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式PCV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5687发布日期:2022-06-01 01:0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塞式PCV阀的制作方法
一种柱塞式pcv阀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pcv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塞式pcv阀。


背景技术:

2.pcv阀,即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曲轴箱强制通风阀;由阀体、阀门、阀盖、弹簧组成,用于将曲轴箱内的气体通过pcv阀导入进气歧管并进入燃烧室内燃烧,避免曲轴箱内未完全燃烧的废气及机油蒸汽被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且pcv阀可以调节曲轴箱内压力,避免油封漏油及机油耗恶化等现象。但是柱塞式pcv阀在发动机工况变化导致曲轴箱压力和进气歧管压力波动时,气流会对柱塞式阀芯产生扰动。例如,在岐管负压-50kpa且阀芯与壳体间隙较大时,阀芯摆动也会变大,当阀芯摆动足够大时,阀芯会敲击阀体产生高频异响,严重影响车辆声品质。目前方案会将阀芯与阀体间隙控制在一定范围,可以保证阀初期不产生异响,但是当车辆耐久一定里程后,由于阀芯和阀体相对运动产生磨损,阀芯和阀体间隙会变大,当两者间隙超过限值时,会产生阀芯敲击阀体产生高频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塞式pcv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pcv阀的柱塞式阀芯会在气流扰动状态下碰撞阀体,产生异响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柱塞式pcv阀,包括:阀体、柱塞式阀芯、弹簧以及阀盖;
5.所述阀体上开设有阀芯孔,所述柱塞式阀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芯孔内;
6.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柱塞式阀芯上,且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靠在开设于所述阀芯孔内的沉台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顶抵在所述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上;
7.所述阀芯孔的孔口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的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凸台;
8.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
9.进一步地,所述柱塞式pcv阀还包括:弹性支撑件;
10.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弹性橡胶垫块;
12.所述弹性橡胶垫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簧片;
14.所述支撑簧片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簧片的一端设置成可顶抵在所述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的弧形弯折部。
1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簧片直接注塑成型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簧片镶嵌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弹簧;
19.所述支撑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凸台为等间隔布置在三个凸台。
21.进一步地,所述柱塞式阀芯的外周面设置成锥面,所述阀芯孔的内壁面设置成圆柱面。
2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柱塞式pcv阀,通过在阀体的柱塞式阀孔的孔口端面设置间隔布置的多个支撑凸台,用于在极限位之前支撑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一方面可以保留气流通道,保证阀内气体流道的通畅;另一方面,能够在处较大负压差时,如发动机怠速时岐管负压约-50~-70kpa压力范围,此时虽然柱塞式阀芯的大部分主体都嵌于阀芯孔内,且与孔壁间距很小,但是通过支撑凸台稳定支撑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并在大负压的作用下稳定压紧在支撑凸台上,极大地抑制了其他方向的震动情况,从而抑制其碰撞阀体。还可在支撑凸台上设置弹性支撑件,接触阀芯底座,通过弹性形变吸收震动和冲击,进一步抑制阀芯碰撞阀体;另一方面,能够提前顶抵阀芯底座,即在阀芯和阀芯孔间隙还相对较大时,就将阀芯底座压紧在弹性支撑件上,随着负压增大,通过弹性支撑件的均匀形变保证柱塞式阀芯只能沿其轴线移动,避免碰撞阀芯孔。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式pcv阀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柱塞式pcv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1中的柱塞式pcv阀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1.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
3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柱塞式pcv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pcv阀的柱塞式阀芯会在气流扰动状态下碰撞阀体,产生异响的技术问题。
33.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参见图1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柱塞式pcv阀,包括:阀体10、柱塞式阀芯30、弹簧以及阀盖20。所述阀体10上开设有阀芯孔11,所述柱塞式阀芯30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芯孔11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柱塞式阀芯30上,且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靠在开设于所述阀芯孔11内的沉台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顶抵在所述柱塞式阀芯30的阀芯底座31上;所述柱塞式阀芯30的外周面设置成锥面,所述阀芯孔11的内壁面设置成圆柱面与所述柱塞式阀芯30的间隙调节pcv阀的流量。所述阀盖20设置在所述阀体10上,形成典型的pcv阀功能结构。
35.为了限制所述柱塞式阀芯30在气流扰动的影响下随意摆动碰撞阀芯孔11,在所述阀芯孔11的孔口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柱塞式阀芯30的阀芯底座31的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凸台12。从而通过越来越大的负压作用,在接触所述支撑凸台12后,将阀芯底座31压紧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通过限制所述阀芯底座31的翘起动作,限制所述柱塞式阀芯30的主体的摆动,进而限制其碰撞阀芯孔11。同时,通过间隔设置的支撑凸台12能够形成稳定的气流通道,因此配合支撑限位阀芯底座31的情况下,保证其内部流道结构的功能性稳定。
36.值得说明的是,支撑凸台12的间隔宽度,支撑高度可通过迭代试验的方式进行配合设计,即相对于现有的成熟pcv阀结构,对应于各种负压规格与柱塞式阀芯的形态参数和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为了设置支撑凸台12形成新的阀内流道结构,可同步设置支撑凸台12的间隔宽度,支撑高度以及柱塞式阀芯直径,阀芯孔内径等参数,建立负压状态变化与柱塞式阀芯30的移动位置关系。从而保证结构优化后pcv阀的功能可靠性。当然,可以通过控制变量的连续迭代试验得到,此处不再赘述。
37.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改善柱塞式阀芯受气流扰动碰撞所述阀芯孔11的情况,所述柱塞式pcv阀还包括:弹性支撑件40;所述弹性支撑件40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形成一个具备弹性支撑的功能结构,一方面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所述阀芯底座31的震动,进而抵消其摆动震动幅度,从而抑制其碰撞阀芯孔11。另一方面,能够在负压逐步加大后,将阀芯底座31压紧在弹性支撑件12上,并限制其单侧翘起,通过弹性支撑件12的均匀的弹性形变促使柱塞式阀芯30沿其轴线稳定移动,并且随着负压的加大,压紧作用越大,对柱塞式阀芯30的摆动限制越大。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可包括:弹性橡胶垫块;所述弹性橡胶垫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通过弹性橡胶的良好成型特性,保持其形态的均匀性和支撑的稳定性。也便于成型固定在支撑凸台12上。
39.或者,所述弹性支撑件还可设置成支撑簧片;所述支撑簧片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通过弹性簧片的形变实现缓冲和减震。
40.为了进一步优化弹性支撑的稳定性和弹性力矩的线性变化,所述支撑簧片的一端
设置成可顶抵在所述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的弧形弯折部。通过弯折形变实现弹性支撑,通过设置黄片的选材,确定其弹性系数,改善弹性吸收和减震的性能。
41.一般来说,所述支撑簧片可直接注塑成型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或者,所述支撑簧片还可镶嵌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
42.在另一些实施方案种,所述弹性支撑件采用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通过弹性变形实现减震。还可采用一个适配阀芯孔11的端口的直径的弹簧,整体固定在所述支撑凸台12上,稳定维持形变均匀性,增强摆动限制能力。
43.一般来说,所述支撑凸台为等间隔布置在三个凸台;当然也可以是四个,或者更多个,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44.当然,也可将支撑凸台12直接作为弹性材料成型件。
4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柱塞式pcv阀,通过在阀体的柱塞式阀孔的孔口端面设置间隔布置的多个支撑凸台,用于在极限位之前支撑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一方面可以保留气流通道,保证阀内气体流道的通畅;另一方面,能够在处较大负压差时,如发动机怠速时岐管负压约-50~-70kpa压力范围,此时虽然柱塞式阀芯的大部分主体都嵌于阀芯孔内,且与孔壁间距很小,但是通过支撑凸台稳定支撑柱塞式阀芯的阀芯底座,并在大负压的作用下稳定压紧在支撑凸台上,极大地抑制了其他方向的震动情况,从而抑制其碰撞阀体。还可在支撑凸台上设置弹性支撑件,接触阀芯底座,通过弹性形变吸收震动和冲击,进一步抑制阀芯碰撞阀体;另一方面,能够提前顶抵阀芯底座,即在阀芯和阀芯孔间隙还相对较大时,就将阀芯底座压紧在弹性支撑件上,随着负压增大,通过弹性支撑件的均匀形变保证柱塞式阀芯只能沿其轴线移动,避免碰撞阀芯孔。
4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9.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
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52.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