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5651发布日期:2023-03-08 08:0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后处理系统,具体一种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燃油火车通常采用柴油机驱动,其尾气排量大;尤其是在燃油火车的发动机刚启动时,由于未达到最佳燃烧条件,燃料燃烧不充分,尾气中颗粒物浓度较高。
3.申请号为202111643904.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火车用尾气净化系统,包括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的两端均设有波纹管,一端的波纹管上对接安装有气体控制阀,另一端波纹管对接安装有出气主管路,排气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设于燃油火车用尾气净化系统的两端,与发动机的排气管位置对接,两个排气单元呈中旋转对称,分属于两个排气单元的气体控制阀和出气主管路之间安装有主通道,同属于一个排气单元的气体控制阀和出气主管路之间设有启动通道。尽管该燃油火车用尾气净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火车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尾气,但是其处理效果仍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它包括:至少一组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轴心线与所述进气管轴心线相垂直且位于所述进气管两侧的两根引流管以及两根转接管,每根所述转接管连通所述进气管和对应的一根所述引流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口且其上端安装有安全旁通阀;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尾气处理单元;每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组件一侧的箱体、安装在所述箱体侧壁上且与两根所述引流管相连通的引流罩、安装在所述引流罩内且与所述引流管相对设置的两块均流板、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均流板相对设置的doc催化结构、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doc催化结构间隔设置的多道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安装在多道所述支撑架上的poc催化结构,每块所述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均流孔;至少一组出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顶部且中部开设有出气口的烟囱基架、开设在所述烟囱基架两相对设置侧面上的多个第一烟囱出气口、安装在所述烟囱基架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烟囱出气口相配合的多个防水盖板、安装在所述烟囱基架上且遮盖所述出气口的烟囱顶盖、形成在所述烟囱顶盖的两侧面上且向外延伸的加长防水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烟囱基架上且与所述烟囱顶盖相配合的内置防水板,所述烟囱顶盖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烟囱出气口。
6.优化地,所述进气组件、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和所述出气组件均为两组;两组所述尾
气处理单元间隔设置,两组所述进气组件安装在所述尾气处理组件的两端。
7.优化地,所述doc催化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上且间隔设置的多组限位板、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上且位于每组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限位座、形成在所述限位座上且竖直延伸的多根限位挡板以及放置在所述限位座上且被多根所述限位挡板限位的doc催化单元。
8.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处理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doc催化结构位置相对应的维修盖板结构。
9.优化地,所述poc催化结构有多块,每块所述poc催化结构通过两块竖立的挡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每块所述挡板的上、下两端向所述poc催化结构方向弯曲。
10.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通过多根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固定有加强框体且安装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两端安装有加强筋条。
11.更进一步地,所述poc催化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进气组件、尾气处理组件和出气组件进行配合,实现了l形通气方式,使得废气先经过doc催化处理、再经过poc催化处理以排除,解决了轨道内燃机车排放差、黑烟多的问题;而且呈l形导向,即把水平方向的气流引导成上下方向,节省空间,有利于提升后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出气组件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的压力损失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5.如图1和图2所示的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相配合的进气组件1、尾气处理组件2和出气组件3等。
16.其中,进气组件1至少为一组,它包括进气管11(进气管11竖直设置使得其轴心线也呈竖直状态)、轴心线与进气管11轴心线相垂直且位于进气管11两侧的两根引流管14(引流管14水平设置且位于进气管11的两侧)以及两根转接管13;每根转接管13连通进气管11和对应的一根引流管14,即转接管13的一端接至进气管11的侧壁上而另一端接至引流管14的一端部,使得转接管13整体呈弧形状态。进气管11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口111且其上端安装有安全旁通阀12,在使用时,轨道机车尾气经由进气口111进入进气管11,再经由两根转接管13分流而分别进入两个对应的引流管14中;当压力过大时,安全旁通阀12打开卸压。
17.尾气处理组件2具有至少一个尾气处理单元21。每个尾气处理单元21包括箱体211、引流罩212、均流板213、doc催化结构214和poc催化结构218等。箱体211设置在进气组件1的一侧,大致呈方形箱体。引流罩212安装在箱体211的侧壁(即面向进气组件1的侧面
上)上,其与两根引流管14相连通,使得引流罩212与引流管14的另一端部相连通,这样轨道机车尾气可以经由引流管14流入尾气处理组件2中。均流板213有两块,它们安装在引流罩212内而竖直设置(两块均流板213之间可以就有一定的间隔,每块均流板213上开设有多个均流孔2131使得均流板213基本布满均流孔2131),从而与引流管14相对设置,用于对引入的轨道机车尾气气流的均流处理。doc催化结构214安装在箱体211内,它位于均流板213的一侧而与均流板213相对设置,使得引流管14和doc催化结构214位于均流板213的两侧,用于对轨道机车尾气进行氧化处理,其采用市售的即可。支撑架216有多道,它们间隔安装在箱体211内并平行于均流板213;它们设置在doc催化结构214的下游而与其间隔设置。poc催化结构218(采用市售的即可)则设置在箱体211内且安装在多道支撑架216上(具体为支撑架216的上方),这样经过doc催化结构214处理后的轨道机车尾气进入doc催化结构214下方的空间内,随后经poc催化处理后向出气组件3方向流动。这样实现了l形通气方式,使得废气先经过doc催化处理、再经过poc催化处理以排除,解决了轨道内燃机车排放差、黑烟多的问题;而且呈l形导向,即把水平方向的气流引导成上下方向,节省空间,有利于提升后处理效率。
18.出气组件3页至少为一组。出气组件3如图3所示,包括固定在箱体211顶部且中部开设有出气口301的烟囱基架30(箱体211的顶部是敞口的,烟囱基架30对应安装在敞口处;烟囱基架30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出气口301)、开设在烟囱基架30两相对设置侧面上的多个第一烟囱出气口31(即这两个侧面相对设置并平行于引流管14的轴心线,每个该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烟囱出气口31)、安装在烟囱基架30侧面上且与第一烟囱出气口31相配合的多个防水盖板32(即防水盖板32与第一烟囱出气口31一一对应)、安装在烟囱基架30上且遮盖出气口301的烟囱顶盖33、形成在烟囱顶盖33的两侧面(该侧面也平行于引流管14的轴心线)上且向外延伸的加长防水板34以及安装在烟囱基架30上且与烟囱顶盖33相配合的内置防水板35;具体地,烟囱顶盖33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上(该侧面也平行于引流管14的轴心线)开设有第二烟囱出气口,内置防水板35对应安装在第二烟囱出气口。这样经poc催化处理后的轨道机车尾气可以经由两级烟囱出气口排出,这样可以增大出风面积,降低整个系统的压力;还可以有效的阻挡侧面雨水的流入,防止车顶雨水的倒灌。
19.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组件1、尾气处理单元21和出气组件3均为两组;两组尾气处理单元21间隔设置并通过一定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两组进气组件1则安装在尾气处理组件2的两端,能够实现多路轨道机车尾气的处理,提高了轨道机车尾气处理的效率。
20.在本实施例中,doc催化结构214包括安装在箱体211内壁上且间隔设置的多组限位板2141(具体地,箱体211具有底板和顶板,底板的内表面安装有多组限位板2141,顶板的内表面对应安装有同样数量的限位板2141;而一组限位板2141为间隔设置的两块)、安装在箱体211内壁上且位于每组限位板2141之间的限位座2142(即一个限位座2142对应安装在两块间隔的限位板2141之间)、形成在限位座2142上且竖直延伸的多根限位挡板2143(即每个限位座2142上具有竖直延伸的多根限位挡板2143,使得上下对应的两个限位座2142中的限位挡板2143交错设置)以及放置在限位座2142上且被多根限位挡板2143限位的doc催化单元2140,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提高doc催化单元2140的固定效果并减少其载荷,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催化效果。
21.在本实施例中,尾气处理组件2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箱体211上且与doc催化结
构214位置相对应的维修盖板结构215,便于更换和检修doc催化结构214。poc催化结构218有多块,每块poc催化结构218通过两块竖立的挡板217安装在支撑架216上,每块挡板217的上、下两端向poc催化结构218方向弯曲而延伸之poc催化结构218的表面上并且弯曲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多道连接条,这样有利于提高poc催化结构218的固定效果。注意:弯曲的部分宽度较小,连接条的宽度也较小,避免对poc催化效果产生影响。
22.在本实施例中,两组尾气处理单元21之间通过多根连接件22(如多根方管)相连接;箱体211的另外两个侧面(未安装引流罩212的侧面)上固定有加强框体23且安装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延伸板24(延伸板24位于加强框体23的上方),两块延伸板24的两端安装有加强筋条25,从而增加尾气处理组件2的整体强度。
23.使用该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进行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条件为:进气温度为500℃,进气流量为7200kg/h),其结果见图4和表1,符合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功率要求。
24.表1轨道机车用后处理系统的模拟测试性能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