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增压卧式电子控制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2750发布日期:2022-06-17 23:0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能增压卧式电子控制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能增压卧式电子控制发电机。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近些年来,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发电方式,越来越收到欢迎。
3.目前,在风力发电领域主要通过大型风车进行发电,风车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然而,目前应用在风力发电领域的风车体积庞大,运输和安装都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风能增压卧式电子控制发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风车体积庞大、运输和安装繁琐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能增压卧式电子控制发电机,包括机架、增压风口部、叶轮、转轴、发电机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发电机组的外部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多个发电机,每个发电机的发电端均设置有电子离合器,所述电子离合器的外围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对应,每个第二齿轮与相对应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叶轮也固定连接于转轴上,所述增压风口部固定连接于机架上,所述增压风口部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孔,所述转轴穿过增压风口部上开设的孔,并与增压风口部转动配合,所述叶轮处于增压风口部内,每个发电机的发电端还设置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将对应的发电机的转速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相应的电子离合器与对应的发电机的发电端的离合关系。
6.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组的一侧设置有附加发电机组,所述附加发电机组的结构与发电机组的结构相同,所述附加发电机组以发电机组相同的方式与转轴相配合。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轮固定设置于转轴的中部,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齿轮,每端多个第二齿轮分别与发电机组以及附加发电机组相配合。
8.优选地,所述转轴与增压风口部之间通过轴承相配合。
9.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机数目设置为五个。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组与附加发电机组的外部设置有机组罩。
11.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多个叶片,每个叶片的根部均连接于转轴的外部,形成格栅结构,多个叶片之间连接有加固片,所述加固片沿着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且加固片为圆盘形结构。
12.优选地,所述增压风口部包括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转
轴配合板,所述转轴配合板与转轴转动配合。
13.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增压风口部固定架,所述增压风口部固定连接在增压风口部固定架上,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机组罩固定架,所述机组罩固定连接在机组罩固定架上。
14.优选地,所述增压风口部的顶部设置有释放风力口,所述释放风力口上设置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用电动液压伸缩杆拉起和放下。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设置发电机组进行风力发电,通过风力使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组内的发电机进行发电,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随着风力的大小,转轴转速进行变化,风力较小时,转轴转动的慢,控制系统控制较少的发电机发电端的电子离合器合上,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带动对应的发电机发电端转动进行发电;当风力逐渐增大时,控制系统控制较多的电子离合器合上,逐渐带动更多的发电机进行发电,转速转速传感器测定的,在整个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本技术涉及的卧式发电机体积较小、便于运输与安装;
17.2、本技术还设置附加发电机组,使得发电的效率更高;
18.3、将风能增加一倍以上,使得风能更加强劲。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技术,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技术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能增压卧式电子控制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机组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机架;11-底座;12-增压风口部固定架;13-机组罩固定架;2-增压风口部;21-弧形挡板;22-转轴配合板;3-叶轮;31-叶片;32-加固片;4-转轴;5-发电机组;51-发电机;52-电子离合器;53-第一齿轮;54-第二齿轮;7-转速传感器;8-附加发电机组;9-机组罩。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26.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技术表述的范畴。
27.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风能增压卧式电子控制发电机,包括机架1、增压风口部2、叶轮3、转轴4、发电机组5、以及控制系统,发电机组5的外部设置有保护机构,发电机组5包括多个发电机51,每个发电机51的发电端均设置有电子离合器52,电子离合器52的外围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53,转轴4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齿轮54,第二齿轮54的数目与发电机51的数目相等且与第一齿轮53相对应,每个第二齿轮54与相对应的第一齿轮53啮合,叶轮3也固定连接于转轴4上,增压风口部2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增压风口部2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孔,转轴4穿过增压风口部2上开设的孔,并与增压风口部2转动配合,叶轮3处于增压风口部2内,每个发电机51的发电端还设置有转速传感器7,转速传感器7将对应的发电机51的转速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相应的电子离合器52与对应的发电机51的发电端的离合关系;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组5的一侧设置有附加发电机组8,附加发电机组8的结构与发电机组5的结构相同,附加发电机组8相当于在转轴4的另一侧增加了一组发电机组5,并以发电机组5相同的方式与转轴4相配合;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叶轮3固定设置于转轴4的中部,转轴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齿轮54,每端多个第二齿轮54分别与发电机组5以及附加发电机组8相配合;
30.转轴4与增压风口部2之间通过轴承相配合;
31.为了提高发电的效率,将发电机组5的发电机51数目设置为五个;
32.发电机组5与附加发电机组8的外部设置有机组罩9,机组罩9主要起到防尘的作用;
33.叶轮3包括多个叶片31,每个叶片31的根部均连接于转轴4的外部,形成格栅结构,多个叶片31之间连接有加固片32,加固片32沿着转轴4的轴向间隔设置,且加固片32为圆盘形结构;
34.增压风口部2包括弧形挡板21,弧形挡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转轴配合板22,转轴配合板22与转轴4转动配合;
35.机架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有增压风口部固定架12,增压风口部2固定连接在增压风口部固定架12上,底座11上还设置有机组罩固定架13,机组罩9固定连接在机组罩固定架13上;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压风口部2的顶部设置有释放风力口,释放风力口上设置活动板,活动板用电动液压伸缩杆拉起和放下,功能是保护整个电机安全;
37.这个控制系统是,发电机转速在电子控制器上设置在1400转/分钟至1600转/分钟之间,发电机上安装了转速传感器,发电机与齿轮之间设计一个电子离合器,风能增压上面的释放风力风口,释放风力风口上安装有电动液压伸缩杆,也由电子控制器指令工作,整个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器控制启动,当风力在一级时,第一台发电机组开始发电运转工作,当风力加强,发电机上的传感器超过1600转/分钟时,测速器将转速数据传到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指令第二台发电机的电子离合器合上,第二台发电机开始转动工作,以此类推,当所有的发电机组都启动工作之后,风力还在增强,所有的发电机转速超过了1600转/分钟,电子控制器指令释放风口上的电动液压伸缩杆,打开释级风口上的活动板,释放多余的风力,使发电机回到正常的1400转/分钟至1600转/分钟工作转速,从而保护了发电机的安全,当风力减弱,所有发电机的转速低于1400转/分钟,电子控制器指令释放风力风口上的电动
液压伸缩杆,将活动板合上,所有的发电机组又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以此类推,当风力达到一定的强度,风力开始下降,发电机的转速也开始下降,当发电机的转速降至1400转/分钟时,测速器将数据传至电子控制器,由电子控制器指令发电机上的离合器分开,停止一台发电机发电工作,以此类推。
3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