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4478发布日期:2022-10-22 09:4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


背景技术:

2.发动机的油耗量与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框架的材料及结构有密切关系。发动机油底壳分上下体,油底壳上体安装在油底壳下体与发动机下缸体之间,是连接缸体和油底壳下体的刚性件,其作用是增加发动机的刚性,储存部分润滑油,起挡油板作用。油底壳上体内部安装有机油收集器,机油收集器吸油管的上端与缸体主油道连接。
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2140829.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轻量化油底壳,包括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置于第一空腔的一侧,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通过进油口连接;第一凸缘,第一凸缘置于壳体上且置于第一空腔的一侧;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未设置相应的能够对油底壳内部储存的润滑油的液位进行实时监测的机构,因此还存在工作人员不方便了解油底壳中润滑油液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一侧外壁固定有法兰座,第一空腔顶部外壁开有进油口,第一空腔底部外壁开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二空腔底部外壁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固定有安装管,安装管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杆,密封杆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液位测量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空腔外壁固定有密封凸缘,密封凸缘一侧外壁开有第三安装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位测量杆外壁固定有限位环,液位测量杆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外壁固定有弹性架。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空腔一侧外壁开有多个连接通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孔顶部外壁开有预留槽,法兰座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安装孔和减重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油口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导液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固定有多个加强板,第二空腔内壁固定有多个加劲肋。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法兰座一侧外壁开有散热槽,散热槽内壁固定有散热板。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当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油底壳内部润滑油的液位时,首先通过螺纹将密封杆从安
装管内壁拧出,随后即可将密封杆从安装管内壁拉出,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液位测量杆即可快速了解油底壳内壁润滑油的液位,随后再通过螺纹将密封杆插入安装管内壁进行密封,在不影响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油底壳内部润滑油的液位进行查看,液位测量杆可以为能够让润滑油暂时贴附在外壁的金属杆,用户可根据液位测量杆外壁贴附的润滑油的高度判断油底壳内部润滑油的液位。
16.2、弹性架可对液位测量杆的上升高度进行限位,避免工作人员轻易的将液位测量杆整体从油底壳内拉出,避免液位测量杆丢失,同时弹性架整体具有弹性,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液位测量杆整体取出进行维护和更换时,可直接用力将液位测量杆向外拉出,弹性架在受力后会向内缩从而通过安装管移动到油底壳外部,同时弹性架可对插入油底壳内部的液位测量杆底部进行限位支撑,避免液位测量杆底部外壁与油底壳发生硬碰撞导致设备受损的问题出现。
17.3、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一安装孔使用螺丝将第一安装孔与离合器进行连接,同时预留槽可对内部设置的第二安装孔进行遮挡防护,对第二安装孔内部用于固定第一空腔的螺栓进行防护,避免螺栓内部进入大量灰尘,同时减重槽可在不影响法兰座与离合器之间连接的同时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的第一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的第二空腔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的液位测量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第一空腔、2-法兰座、3-第一安装孔、4-减重槽、5-散热槽、6-散热板、7-预留槽、8-第二安装孔、9-第三安装孔、10-密封凸缘、11-第二空腔、12-加劲肋、13-进油口、14-安装管、15-弹性架、16-液位测量杆、17-导液板、18-连接通孔、19-密封杆、20-限位环、21-连接套、22-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7.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
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1
29.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空腔1,所述第一空腔1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二空腔11,第一空腔1一侧外壁固定有法兰座2,第一空腔1顶部外壁开有进油口13,第一空腔1底部外壁开有多个第二安装孔8,第二空腔11底部外壁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固定有安装管14,安装管14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杆19,密封杆19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液位测量杆16;第二空腔11外壁固定有密封凸缘10,密封凸缘10一侧外壁开有第三安装孔9。
30.工作人员通过第二安装孔8使用螺栓将第一空腔1一侧开口处固定在发动机的下缸体部位,随后通过第三安装孔9使用螺栓将第二空腔11一侧开口处固定在油底壳下体部位,从而对发动机的下缸体和油底壳下体进行遮挡,避免发动机和油底壳内部的油液在车辆行驶和发动时发生飞溅,润滑油通过第一空腔1和法兰座2之间的进油口13在发动机和油底壳之间流通,法兰座2与离合器连接;当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油底壳内部润滑油的液位时,首先通过螺纹将密封杆19从安装管14内壁拧出,随后即可将密封杆19从安装管14内壁拉出,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液位测量杆16即可快速了解油底壳内壁润滑油的液位,随后再通过螺纹将密封杆19插入安装管14内壁进行密封,在不影响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油底壳内部润滑油的液位进行查看,液位测量杆16可以为能够让润滑油暂时贴附在外壁的金属杆,用户可根据液位测量杆16外壁贴附的润滑油的高度判断油底壳内部润滑油的液位,液位测量杆16也可以为电子油位传感器,随后通过线路直接与车辆仪表盘相连接,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
31.如图5所示,所述液位测量杆16外壁固定有限位环20,液位测量杆16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套21,连接套21外壁固定有弹性架15;弹性架15可对液位测量杆16的上升高度进行限位,避免工作人员轻易的将液位测量杆16整体从油底壳内拉出,避免液位测量杆16丢失,同时弹性架15整体具有弹性,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液位测量杆16整体取出进行维护和更换时,可直接用力将液位测量杆16向外拉出,弹性架15在受力后会向内缩从而通过安装管14移动到油底壳外部,同时弹性架15可对插入油底壳内部的液位测量杆16底部进行限位支撑,避免液位测量杆16底部外壁与油底壳发生硬碰撞导致设备受损的问题出现。
32.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二空腔11一侧外壁开有多个连接通孔18;与油底壳内部连接的管路可通过连接通孔18进行插接安装。
33.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孔8顶部外壁开有预留槽7,法兰座2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安装孔3和减重槽4;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一安装孔3使用螺丝将第一安装孔3与离合器进行连接,同时预留槽7可对内部设置的第二安装孔8进行遮挡防护,对第二安装孔8内部用于固定第一空腔1的螺栓进行防护,避免螺栓内部进入大量灰尘,同时减重槽4可在不影响法兰座2与离合器之间连接的同时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
34.如图3所示,所述进油口13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导液板17;导液板17可对通过进油口13来回流动的液体进行导向和聚拢,从而提高油底壳内部油液流动的流畅度。
35.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空腔1内壁固定有多个加强板22,第二空腔11内壁固定有多个加劲肋12;加劲肋12和加强板22可提高第一空腔1和第二空腔11整体的坚固程度。
36.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通过第二安装孔8使用螺栓将第一空腔1一侧开口处固定在发动机的下缸体部位,随后通过第三安装孔9使用螺栓将第二空腔11一侧开口处固定在油底壳下体部位,从而对发动机的下缸体和油底壳下体进行遮挡,润滑油通过第一空腔1和法兰座2之间的进油口13在发动机和油底壳之间流通,法兰座2与离合器连接。
37.当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油底壳内部润滑油的液位时,首先通过螺纹将密封杆19从安装管14内壁拧出,随后即可将密封杆19从安装管14内壁拉出,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液位测量杆16即可快速了解油底壳内壁润滑油的液位,随后再通过螺纹将密封杆19插入安装管14内壁进行密封。
38.实施例2
39.一种防油液飞溅式上油底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法兰座2一侧外壁开有散热槽5,散热槽5内壁固定有散热板6;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会进入到与之连接的第一空腔1的内部,此时第一空腔1内部的热量可通过法兰座2一侧的散热板6散入散热槽5内部,并通过散热槽5底部快速向外散出,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散热效率。
40.工作原理:此时第一空腔1内部的热量可通过法兰座2一侧的散热板6散入散热槽5内部,并通过散热槽5底部快速向外散出。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