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置立式后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8029发布日期:2022-10-19 11:2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置立式后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置立式后处理器。


背景技术:

2.柴油机系统需增加后处理器进行尾气处理,能够为排气系统进行排放优化,减轻排放污染。目前市场配套拖拉机机械时,主流的后处理器设计方案为侧置方案。现有市面上的侧置立式后处理器,需要从整车引出托架和底部支撑后再安装到柴油机。这样的安装模式下,侧置立式后处理器需要部分安装于整车,部分安装于柴油机,其安装误差较大,致使安装后的侧置立式后处理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抖动,结构不稳。另外,后处理器传感器元件较多,而尾气处理过程中,尾气温度较高,其结构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传感器元件以及线束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侧置立式后处理器。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置立式后处理器,具有后处理器底部托架,所述后处理器底部托架固定连接有防护支架、后处理器载体、侧连接支架,所述后处理器载体连接有隔热罩,所述后处理器载体连接于所述防护支架和所述隔热罩之间,所述后处理器载体连接有进气端盖和排气端盖。
5.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罩为开口面向所述防护支架和所述进气端盖的弧形板。
6.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罩通过多个螺栓柱抱箍连接于所述后处理器载体。
7.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支架面向所述后处理器载体的一侧螺栓连接有转接支架,所述转接支架抱箍连接于所述后处理器载体。
8.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侧连接支架螺栓有对应于所述防护支架的线束罩,所述线束罩为倒l形,所述防护支架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板。
9.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处理器底部托架的下方连接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斜支撑板和第二斜支撑板,所述第一斜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斜支撑板连接有第一螺栓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板同向的第二螺栓连接板。
10.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斜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斜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11.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栓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螺栓连接板的左下方。
12.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端盖位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螺栓连接板的左上方。
13.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处理器载体围设有隔热棉,所述排气端盖焊接有吊耳。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置立式后处理器,可整套完全独立安装于柴油机上,无需整车厂家设计支撑方案与连接结构,减少安装尺寸误差,适用性强;各零部件均采用分体设计,方便局部拆卸维修与更换。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置立式后处理器用三连接支撑方案,后处理器底部托架作为主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于柴油机主结构上,保证安装稳定性;侧连接支架作为辅助支撑,增加支撑的稳定性;防护支架和后处理器载体之间通过转接支架抱箍设置,作为处理器载体的高位支撑,能够减少抖动,增加侧置立式后处理器的稳定性。
17.(3)本实用新型隔热罩通过多个螺栓柱连接于后处理器载体,同时也配合抱箍进行连接,连接稳固,更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后处理器的结构稳固。
18.(4)本实用新型设有线束罩和内部中空的防护支架贯穿对应,可以进行线束走向的布置,将传感器元件安装于防护支架,可以有效防水防晒防尘,避免电子元件损坏,同时由于防护支架与筒体无直接接触固定,热量传入较少,温度较低。另外后处理器筒体本身也采用隔热棉包覆结构,外部温度不高,筒体包覆结构外部也有采用点位固定支撑的隔热罩,且后处理器相关线束亦采用玻纤铝箔胶带缠覆,能够有效做好隔热防护。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装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防护支架2、防护盖板22、后处理器载体4、侧连接支架5、隔热罩3、进气端盖41、排气端盖42、吊耳43、转接支架21、线束罩6、第一斜支撑板11、第二斜支撑板12、第一螺栓连接板13、第二螺栓连接板51、加强筋14。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置立式后处理器,具有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固定连接有防护支架2、后处理器载体4、侧连接支架5,后处理器载体4连接有隔热罩3,后处理器载体4连接于防护支架2和隔热罩3之间,后处理器载体4连接有进气端盖41和排气端盖42。
29.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实施例,防护支架2和后处理器载体4间隙设置,确保具有较好的隔热、防烫性能;同时,防护支架2和后处理器载体4均使用双头螺柱固定连接于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后处理器载体4嵌入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增加防护支架2、隔热罩3、后处理器载体4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在安装使用上,本实用新型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作为主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于飞轮壳/油底壳/整体主轴承盖等柴油机主结构上,保证安装稳定性,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与后处理器载体4筒体连接部分采用双头螺柱方案,使筒体嵌入后处理器托架底板1平面。侧连接支架作5将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在高位与柴油机机体连接,为辅助支撑,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30.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罩3为开口面向防护支架2和进气端盖41的弧形板。隔热罩3用以隔热防护,隔离防护支架2方向的热量,防止人员烫伤。
31.进一步地,隔热罩3通过多个螺栓柱31抱箍连接于后处理器载体4。隔热罩3的上下端均通过多个螺栓柱31与后处理器载体4进行点位固定,点位固定的地方设有用以稳固后处理器载体4的抱箍(图中未标记)。
32.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支架2面向后处理器载体4的一侧螺栓连接有转接支架21,转接支架21抱箍连接于后处理器载体4。防护支架2之间通过转接支架21后进行抱箍连接,进一步地加强防护支架2和后处理器载体4之间的稳定性,减少后处理器载体4设置在高位的抖动,更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后处理器的结构稳固。这里防护支架2和后处理器载体4之间的抱箍设置于后处理器载体4的中间端,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抱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此处不做绝对的限定。
33.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侧连接支架5螺栓有对应于防护支架2的线束罩6,线束罩6为倒l形,所述防护支架2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板22。线束的走向如图2箭头所示,防护支架2内部中空,使用防护盖板22进行防护遮挡,除了安装传感器元件外,也用以放置柴油机电控线束。柴油机电控线束从柴油机走向线束罩6,再连接于防护支架2内的传感器元件,可以有效防水防晒防尘,避免电子元件损坏。同时由于防护支架2与后处理器载体4间隙设置,两者无直接接触固定,热量传入较少,温度较低。
34.在本实施例中,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的下方连接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斜支撑板11和第二斜支撑板12,第一斜支撑板11和第二斜支撑板12连接有第一螺栓连接板13,侧连接支架5设有与第一螺栓连接板13同向的第二螺栓连接板51。第一螺栓连接板13用以固定连接于飞轮壳/油底壳/整体主轴承盖等柴油机主结构上;而第二螺栓连接板51则用以辅助支撑连接于飞轮壳/油底壳/整体主轴承盖等柴油机主结构上。
35.为了加强后处理器底部托架1的连接固定性,第一斜支撑板11和第二斜支撑板1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4。
36.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栓连接板13位于第二螺栓连接板51的左下方。
37.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端盖41位于第一螺栓连接板13和第二螺栓连接板51之间,且位于第二螺栓连接板51的左上方。
3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后处理器载体4温度过高影响防护支架2内的传感器元件,后处理器载体4围设有隔热棉。同时,为了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的后处理器能够方便运输,在后处理器载体4的排气端盖42上焊接有吊耳43。
3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