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8501发布日期:2023-05-06 23:0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热能利用,特别是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1、热水余热这一部分热水中也储存了大量的热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利用,可以将热水余热中的热能转移处理,例如利用热水余热进行发电处理,在利用热水余热时,难以将热水中的热量全部进行利用,但是如何合理的利用热水的热量进行发电值得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具有有效利用热水余热进行发电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4、换热箱;

5、余热管路,所述余热管路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内;

6、第一换热水管,所述第一换热水管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内;

7、第一储水罐,所述第一换热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罐相连通;

8、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一换热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水罐相连通;

9、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内设置能够气化的媒体介质;

10、第二换热水管,所述第二换热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罐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水管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内;

11、膨胀机,所述膨胀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相连通;和

12、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膨胀机相连。

13、在上述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中,还包括换热媒介管和空气散热器,所述换热媒介管一端与所述膨胀器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媒体收集管相连通,所述空气散热器连接在所述换热媒介管上。

14、在上述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中,还包括热空气利用设备,所述空气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空气利用设备的腔道内。

15、在上述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中,还包括媒体循环泵,所述媒体收集罐通过所述媒体循环泵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

16、在上述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中,所述媒体循环泵一端连接在所述媒体收集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

17、在上述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中,还包括热水泵和水泵,所述热水泵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罐和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换热水管上,所述水泵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储水罐和所述换热箱之间的第一换热水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水管、第二换热水管、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为单独一个水循环,在通过热水余热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后,能够通过第一储水罐进行储存,随时可以进行利用,然后在高温水经过蒸发器进行利用后,高温水变成低温水,但是仍旧有部分热量储存水中,因此,通过第二储水罐进行储水保温,在需要对该部分水进行加热时,再进行输出,从而使热水余热热量进入到水循环中后,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利用在蒸发器中后进行发电处理,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媒介管(11)和空气散热器(12),所述换热媒介管(11)一端与所述膨胀机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媒体收集管相连通,所述空气散热器(12)连接在所述换热媒介管(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空气利用设备(13),所述空气散热器(12)设置在所述空气利用设备的腔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媒体循环泵(14),所述媒体收集罐通过所述媒体循环泵(14)与所述蒸发器(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循环泵(14)一端连接在所述媒体收集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蒸发器(7)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泵(15)和水泵(16),所述热水泵(15)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罐(5)和所述蒸发器(7)的第二换热水管(8)上,所述水泵(16)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储水罐(6)和所述换热箱(2)之间的第一换热水管(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属于热能利用技术领域。一种利用余热热水发电系统,包括换热箱;余热管路,余热管路至少部分设置在换热箱内;第一换热水管,第一换热水管至少部分设置在换热箱内;第一储水罐,第一换热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储水罐相连通;第二储水罐,第一换热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储水罐相连通;蒸发器,蒸发器内设置能够气化的媒体介质;第二换热水管,第二换热水管一端与第一储水罐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储水罐相连通,第二换热水管至少部分的设置在蒸发器内;膨胀机,膨胀机的进气口与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相连通;和发电机,发电机与膨胀机相连。

技术研发人员:魏谭政,邓亮,陈继煌,吴建成,皮亚明,赵凯东,陈巧巧,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