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5994发布日期:2023-06-15 10:5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具体地说是一种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


背景技术:

1、随着目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市场和用户对载货类汽车轻量化的要求逐渐提高,同等载重情况下希望能拉更多的货物。现有车型进气道一般固定在驾驶室和货箱的中间位置,跟随驾驶室翻转,设计零部件多并且安装复杂,占用很大一部分货箱的空间;同时为实现驾驶室翻转功能,波纹管与空滤器连接管路采用压紧密封,存在密封不严的问题且有漏气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整车布置空间更加紧凑,更加美观,提升整车外观,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可实现提前分装,加快整车生产线上安装节拍,节省整车下线时间。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包括进气道本体、车架、进气道出气口、卡箍、空滤器进气口、空滤器支架、进气道支架、空滤器和橡胶密封圈;所述进气道本体和空滤器安装于驾驶室下方,空间利用率较高,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可实现线下提前分装,节省了整车线上装配时间,提高整车生产节拍;所述进气道本体通过空滤器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空滤器通过进气道支架与所述进气道本体连接;所述进气道本体上设置有进气道出气口,所述空滤器上设置有空滤器进气口,所述进气道出气口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连接;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整车布置空间更加紧凑,更加美观,提升整车外观,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可实现提前分装,加快整车生产线上安装节拍,节省整车下线时间。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道出气口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能够密闭进气道出气口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密封圈通过卡箍固定于所述进气道出气口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之间。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开口斜向下。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道本体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能够帮助进气道本体排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滤器为吊装空滤器。

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气道本体和空滤器总成在驾驶室下方,解决双排车型驾驶室和货箱之间空间狭小无法布置进气道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货箱的容积,整车布置空间更加紧凑和美观,提升整车空气动力学特性,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可实现提前分装,加快整车生产线上安装节拍且节省整车下线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本体(1)、车架(2)、空滤器支架(6)、进气道支架(7)和空滤器(8);所述进气道本体(1)和空滤器(8)安装于驾驶室下方;所述进气道本体(1)通过空滤器支架(6)安装于所述车架(2)上,所述空滤器(8)通过进气道支架(7)与所述进气道本体(1)连接;所述进气道本体(1)上设置有进气道出气口(3),所述空滤器(8)上设置有空滤器进气口(5),所述进气道出气口(3)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出气口(3)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5)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圈(9)通过卡箍(4)固定于所述进气道出气口(3)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的开口斜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上设置有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空滤器(8)为吊装空滤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轻型汽车用底盘安装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属于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技术领域,包括进气道本体、车架、进气道出气口、卡箍、空滤器进气口、空滤器支架、进气道支架、空滤器和橡胶密封圈;所述进气道本体和空滤器安装于驾驶室下方,所述进气道本体通过空滤器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空滤器通过进气道支架与所述进气道本体连接;所述进气道本体上设置有进气道出气口,所述空滤器上设置有空滤器进气口,所述进气道出气口与所述空滤器进气口连接;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整车布置空间更加紧凑,更加美观,提升整车外观,进气道和空滤器总成可实现提前分装,加快整车生产线上安装节拍,节省整车下线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侯继尧,李鹏芳,司福贵,孙鹏,王存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