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模块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8415发布日期:2023-02-17 21:0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冷却模块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冷却模块结构及汽车,尤其地,涉及一种冷却模块无螺钉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现有常见的汽车用前端冷却模块之间是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将中冷器安装在散热器的水室上,以达到中冷器在汽车行驶过程受颠簸不会从散热器安装结构中脱落下来。上述安装结构存在安装费时费力,且需要专用工具,会增加企业成本,另外一方面螺钉固定方式有松动脱落的风险。因此这种设计的弊端在于:工时成本高,后期维护便利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模块结构及汽车。
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模块结构包括散热器与中冷器;
5.所述中冷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6.所述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
7.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插销结构/插销槽结构,第三连接结构为插销槽结构/插销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三连接结构相互铰接;
8.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卡槽结构,第四连接结构为卡槽结构/卡扣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四连接结构相互卡接;
9.优选的,插销结构为圆柱插销,所述插销槽结构为圆柱形插销槽;所述圆柱插销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圆柱插销的外径。
10.优选的,所述圆柱插销的长度大于插销槽的长度。
11.优选的,所述圆柱插销一端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的外径大于所述圆柱插销槽的外径。
12.优选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倒钩部;
13.所述弹性件在无外力作用下的最宽处的宽度l大于卡槽结构所具有的卡槽通道的宽度d。
14.优选的,所述卡槽通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倒钩部倒勾在所述凸起部上。
15.优选的,所述卡槽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卡扣结构上还设置有连接管;
16.所述第一通孔与连接管相对,用于卡扣结构损坏情况下临时使用。
17.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散热器左水室、散热器芯体以及散热器右水室;
18.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左水室上,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右水室上;
19.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插销槽结构,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为卡槽结构。
20.优选的,中冷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冷器左气室、中冷器芯体以及中冷器右气室;
2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中冷器左气室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中冷器右气室上;
2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插销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
2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采用所述的冷却模块结构。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插销与插销槽配合、卡扣与卡槽配合的方式将散热器与中冷器相连接,极大地避免了螺钉固定方式需要固定工具的弊端,有效提高产品安装效率和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2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上的插销槽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冷器上圆柱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上的卡槽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冷器上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柱插销与插销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扣与卡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及局部示意图。
35.图中示出:
36.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模块结构,如图1-8所示,包括散热器1与中冷器2;所述中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散热器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插销结构/插销槽结构,第三连接结构为插销槽结构/插销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三连接结构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卡槽结构,第四连接结构为卡槽结构/卡扣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四连接结构相互卡接;具体的,当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插销结构时,第三连接结构为插销槽结构;当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插销槽结构时,第三连接结构为插销结构;当第二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时,第四连接结构为卡槽结构;当第二连接结构为卡槽结构时,第四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
39.如图1-3所示,插销结构为圆柱插销204,所述插销槽结构为圆柱形插销槽104;所述圆柱插销槽104的内径大于所述圆柱插销204的外径,因此所述圆柱插销204插入散热器1插销槽104中并能够在所述插销槽104内转动。
40.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散热器1包括依次连接的散热器左水室101、散热器芯体103以及散热器右水室102;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左水室101上,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右水室102上;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插销槽结构,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为卡槽结构。
41.中冷器2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冷器左气室201、中冷器芯体203以及中冷器右气室20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中冷器左气室201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中冷器右气室202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插销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
42.即,中冷器左气室201和散热器的左水室101铰接,中冷器右气室202和散热器右水室102通过卡槽卡扣连接,具体的,所述中冷器左气室201通过圆柱插销204与散热器左水室101的插销槽104相配和,即所述中冷器圆柱插销204插入散热器插销槽104内,并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绕圆柱插销204轴心转动,使中冷器右气室202上的卡扣结构205与散热器右水室102上的卡槽105卡紧,限制所述中冷器2的竖直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活动。
43.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圆柱插销204一端设置有限位面206,所述限位面206用于限制中冷器2在前后方向的移动。所述限位面206的外径大于所述圆柱插销槽104的外径。
44.所述圆柱插销204的长度大于插销槽104的长度。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圆柱插销204上设置有镂空部,方便模具制作,即所述圆柱插销204保证直径及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做镂空处理。
45.如图5、图7所示,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卡扣结构205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倒钩部208;所述弹性件在无外力作用下的最宽处的宽度l大于卡槽结构所具有的卡槽通道106的宽度d。所述卡槽通道106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起部107;所述倒钩部208倒勾在所述凸起部107上。在一个优选例中,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两个倒钩部208之间的距离就是弹性件(即卡扣结构205)最宽处的宽度l。
46.如图4-5所示,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卡槽通道106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08,所述卡扣结构205上还设置有连接管207;所述第一通孔108与连接管207相对,用于卡扣结构损坏情况下临时使用,具体的,所述第一通孔108为腰型孔,连接管207上设置有自攻螺纹孔,
当所述卡扣结构损坏情况下,可用螺钉通过第一通孔108与连接管207将散热器右水室102与中冷器右气室202连接在一起。
47.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前端冷却模块技术领域,是一种可靠、省时、省力的前端冷却模块结构。如图1-8所示,包括散热器1和中冷器2,散热器1和中冷器2采用一侧圆柱销204配合旋转安装,另一侧卡扣配合的形式固定。安装时,通过中冷器左气室201上圆柱插销204与散热器左水室101上插销槽104紧密贴合,再以圆柱插销204为中心旋转中冷器芯体2,使中冷器右气室202的卡扣结构205和散热器右水室102上的卡槽105卡紧完成装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所述弹性件在无外力作用下的最宽处的宽度l大于卡槽结构所具有的卡槽通道106的宽度d,因此在卡扣的过程中,需要先人工将卡扣结构205最宽处按压至宽度小于d,在进行卡扣过程。并且在卡扣结构205与卡槽105卡紧的过程中,倒钩部208经过凸起部107时先被凸起部107顶起产生位移,当倒钩部208完全经过凸起部107后,倒钩部208又回弹至原位,配合凸起部107实现自锁死,达到固定的目地。
48.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且成本较低;极大地避免了螺钉固定或者其他绑定方式的固定弊端,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产品安装效率和可维护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既有产品规格的基础上,大大降低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可应用于所有常规的散热器模块与中冷器或其他模块的安装。
49.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且成本较低,并且极大地避免了螺钉固定方式需要固定工具的弊端,有效提高产品安装效率和可维护性;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在既有产品规格的基础上,大大降低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可应用于所有常规的散热器模块与中冷器或其他模块的安装。
5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采用所述的冷却模块结构。所述连接管207上设置有自攻螺纹孔及第一通孔108的设计,能够在汽车发生意外碰撞,导致卡接失效后,还可以临时采用螺钉锁紧模块,支撑汽车工作到维修点。
5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前端冷却模块之间的固定,使中冷器稳固的安装在散热器上,而不需要用螺钉。使中冷器的安装更为简易,从而提高整车安装效率,减少工位节约工时,同时售后可维护性更强。
5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