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调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1723发布日期:2023-05-17 09: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凸轮轴调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凸轮轴调相器。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领域所使用的凸轮轴调相器由行星轮、输出齿轮、链轮、链轮内齿、偏心轴、轴承盖以及两个轴承组成。通过转动偏心轴,推动行星轮与输出齿轮和链轮内齿啮合,进而使输出齿轮带动凸轮轴转动,达到调节相位的目的。

2、从结构上来说,现有技术的链轮与链轮内齿为两个零部件,通过装配构成分总成,在装配过程中,不能有效保证链轮内内圆面与链轮内齿的同轴度;偏心轴、其中一个轴承与轴承盖通过装配构成轴承盖分总成,在此分总成中,偏心轴为悬臂梁结构,其平衡条件稳定性差、容易产生机械疲劳;并且由于轴承盖分总成与链轮是由螺钉连接,导致不能有效控制偏心轴与输出齿轮内齿的同轴度,

3、从性能上来说,现有技术的摩擦阻力矩较大,导致其所需求的驱动力矩相应增大。

4、从功能上来说,现有技术的响应速度较慢,控制稳定性较差。

5、从耐久上来说,现有技术使用的轴承为球轴承,并且偏心轴为悬臂梁结构,所以其寿命较低,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调相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问题。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轴、第一滚动体、第二滚动体、行星轮、输出齿轮以及链轮,所述偏心轴套设于第一滚动体外且套设于第二滚动体内;

3、所述行星轮包括一体成型的行星轮大齿和行星轮小齿;所述链轮包括中空轮体,中空轮体上开设有链轮外齿和链轮内齿,所述中空轮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圆弧面或内圆面;所述输出齿轮上设置有内齿圈,所述输出齿轮的内部还设置有中心轴;

4、所述行星轮大齿和所述链轮内齿啮合,所述行星轮小齿和所述输出齿轮配合,所述输出齿轮套设于所述链轮内;所述第一滚动体套设于所述中心轴外;

5、所述链轮内齿的齿数>所述行星轮大齿的齿数,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所述行星轮小齿的齿数,所述行星轮大齿的齿数>所述行星轮小齿的齿数。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

7、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不需要调节凸轮轴相位时候,偏心轴相对于链轮的转速相同,在需要调节凸轮轴相位的时候,改变偏心轴的转速,使偏心轴转速与链轮的转速不同,此时,偏心轴会推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小齿与输出齿轮内齿啮合,推动输出齿轮转动,进而使输出齿轮相对于链轮转动,最终达到调节凸轮轴相位的目的,相较于传统凸轮轴调相器,其具有更好的相位调节稳定性,响应速度更快,噪音更小。

8、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中心轴的外圆和所述输出齿轮的外圆同心。

9、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中心轴的外圆和所述输出齿轮的齿顶圆同心。

10、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中心轴和所述输出齿轮的齿分布在同一侧。

11、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输出齿轮的内侧底部上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壁上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输出齿轮的内侧底部开设有若干组导油槽,每组所述导油槽和至少一个所述过孔连通。

12、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导油槽的组数为3组,其中两组导油槽分别为所述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引流润滑油;剩余一组导油槽为所述行星轮的齿部、所述输出齿轮的齿部以及所述链轮的齿部引流润滑油。

13、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导油槽的组数为3组。

14、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链轮底部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限制输出齿轮相对于链轮转动的角度,进而限制调节凸轮轴相位的角度。

15、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滚动体和所述第二滚动体均为滚针轴承。

16、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中心轴上开设有螺栓过孔。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1.将和行星轮大齿啮合的链轮内齿集成在链轮上,能有效控制链轮内齿、链轮上的内圆面或内圆弧面和链轮外齿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摩擦力矩和间隙角度,进而提高了调节速度与稳定性。

19、2.当中心轴与输出齿轮为同一个零部件时,输出齿轮上的中心轴、输出齿轮内齿、输出齿轮外圆面在同一个零件上,能有效控制中心轴外圆面,输出齿轮内齿和输出齿轮外圆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摩擦力矩与间隙角度,进而提高了调节速度与稳定性;2、当中心轴与输出齿轮为分开的两个零部件时,中心轴与输出齿轮通过焊接、过盈压装等方式装配成一个整体,也能有效控制中心轴外圆面,输出齿轮的齿轮和输出齿轮外圆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摩擦力矩与间隙角度,进而提高了调节速度与稳定性,从而减小摩擦力矩与间隙角度,进而提高了调节速度与稳定性。

20、3.输出齿轮的外圆面和链轮的内圆面或内圆弧面为小间隙精密配合,能有效保证输出齿轮与链轮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的摩擦力矩与间隙角度,进而提高了调节速度与稳定性。

21、4.偏心轴、第一滚动体与中心轴外圆面为配合,能有效保证偏心轴与输出齿轮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的摩擦力矩与间隙角度,进而提的调节速度与稳定性。

22、5.第二滚动体与第一滚动体均为滚针型的轴承,能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23、6.在输出齿轮上设置导油槽能将润滑油有效分配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延长使用寿命。

24、7.可以通过调整行星轮大齿、行星轮小齿、链轮内齿和输出齿轮内齿的齿数调整减速比。



技术特征:

1.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轴、第一滚动体、第二滚动体、行星轮、输出齿轮以及链轮,所述偏心轴套设于第一滚动体外且套设于第二滚动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外圆和所述输出齿轮的外圆同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外圆和所述输出齿轮的齿顶圆同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和所述输出齿轮的齿分布在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的内侧底部上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壁上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输出齿轮的内侧底部开设有若干组导油槽,每组所述导油槽和至少一个所述过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的组数为3组,其中两组导油槽分别为所述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引流润滑油;剩余一组导油槽为所述行星轮的齿部、所述输出齿轮的齿部以及所述链轮的齿部引流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的组数为3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底部设置有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为和所述第二滚动体均为滚针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上开设有螺栓过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包括偏心轴、第一滚动体、第二滚动体、行星轮、输出齿轮以及链轮,偏心轴套设于第一滚动体外且套设于第二滚动体内;行星轮包括一体成型的行星轮大齿和行星轮小齿;链轮包括中空轮体,中空轮体上开设有链轮外齿和链轮内齿,中空轮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圆弧面和/或内圆面;输出齿轮上的齿轮为内齿轮,输出齿轮的内部还设置有中心轴;在调速的过程中,偏心轴的转速和链轮的转速不同时,偏心轴绕中心轴转动,推动行星轮大齿和链轮内齿啮合,行星轮小齿和输出齿轮内齿啮合,达到减速增扭的效果,达到调节凸轮轴相位的目的,相较于传统凸轮轴调相器,其具有更好的相位调节稳定性,响应速度更快,噪音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邓猛,何马力,罗健,刘鹏,赵军,张希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