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0338发布日期:2023-09-08 01:4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颗粒捕集器的,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国内的机动车保有量逐渐增加。但随着机动车的增多,机动车所带来的尾气污染问题也日渐显现,有数据显示,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已占总排放量的30%左右。相同排量的发动机,柴油机颗粒物排放为汽油机排放的30~80倍,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对减少“雾霾”现象发生,改善居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可有效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其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高达95%,目前已经在国内逐步应用。使用dpf时,随着颗粒物的逐渐增加,将使柴油机排气背压增大,进气量减少,最终导致柴油机燃烧恶化,车辆动力性下降,燃油经济性恶化。因此,使用dpf时,需待累积较多颗粒物时即进行颗粒物的清理,即进行dpf的再生。

2、现有颗粒捕集器在使用时,通过滤网对尾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为了保证颗粒捕集器的使用效果,需要对定期对滤网进行清洁,以避免滤网的堵塞,操作较为繁琐,且增加了使用者工作量,同时现有装置在与尾气管道进行连接时,法兰之间常采用螺栓进行连接,需要使用者逐个拧动螺栓,操作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尾气颗粒捕集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为了解决“现有颗粒捕集器在使用时,通过滤网对尾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为了保证颗粒捕集器的使用效果,需要对定期对滤网进行清洁,以避免滤网的堵塞,操作较为繁琐,且增加了使用者工作量,同时现有装置在与尾气管道进行连接时,法兰之间常采用螺栓进行连接,需要使用者逐个拧动螺栓,操作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包括:

6、主体单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筒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左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进气管和连接管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筒体上对称设有安装组件;

7、净化单元,包括滤网筒,所述滤网筒固定连接在出气管上,所述滤网筒上设有多个清扫杆,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清扫杆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清洁的清扫组件,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收集组件。

8、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转动穿插在出气管上,且蜗杆转动连接在筒体内,所述蜗杆上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左侧的出气管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半圆板。

9、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在蜗杆上,所述出气管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清扫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斜齿轮上。

10、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多个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转动连接在筒体右侧内壁上,所述往复丝杠上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刷板,所述移动块与筒体底部内壁相贴合。

11、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一集污管和第二集污管,所述第一集污管和第二集污管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上,所述第一集污管与第二集污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污管末端螺纹设置有旋帽。

12、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在进气管上,所述第一法兰上转动穿插有多个套杆,所述套杆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法兰上转动连接有环形齿板,所述套杆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环形齿板啮合连接,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相匹配。

13、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多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进气管上,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多个定位缺口,所述定位杆与定位缺口相匹配。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固定连接在筒体上,所述环形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使用时,通过定位杆与定位缺口的配合对进气管和连接管进行快速定位,随后当螺纹杆与螺纹孔相吻合时,使用者可转动环形齿板,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使得套杆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二法兰与第一法兰紧密贴合,完成进气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

17、2、尾气通过筒体和出气管向外排出时,通过滤网筒对尾气中的颗粒污物进行过滤,同时当气流通过出气管时,在半圆板的阻挡下可从叶轮顶部流过,带动叶轮转动,使得蜗杆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使得第二斜齿轮转动,带动清扫杆转动,对滤网筒进行清洁,颗粒污物掉落至筒体内,同时动力组件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得往复丝杠转动,带动移动块左右移动,带动弧形刷板左右移动,对筒体底部的颗粒污物进行清扫,使得污物进入第一集污管与第二集污管内被收集,使用者定期取下旋帽,将第一集污管与第二集污管内的污物排出即可,无需工作人员对滤网筒进行清洁,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使用者的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03)包括蜗杆(203a),所述蜗杆(203a)转动穿插在出气管(102)上,且蜗杆(203a)转动连接在筒体(101)内,所述蜗杆(203a)上固定连接有叶轮(203b),所述叶轮(203b)左侧的出气管(102)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半圆板(203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4)包括第一斜齿轮(204a),所述第一斜齿轮(204a)固定连接在蜗杆(203a)上,所述出气管(10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04b),所述第二斜齿轮(204b)与第一斜齿轮(204a)啮合连接,所述清扫杆(202)固定连接在第二斜齿轮(204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205)包括多个往复丝杠(205a),所述往复丝杠(205a)转动连接在筒体(101)右侧内壁上,所述往复丝杠(205a)上固定连接有蜗轮(205b),所述蜗轮(205b)与蜗杆(203a)啮合连接,所述往复丝杠(205a)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05c),两个移动块(205c)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刷板(205d),所述移动块(205c)与筒体(101)底部内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206)包括第一集污管(206a)和第二集污管(206b),所述第一集污管(206a)和第二集污管(206b)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101)上,所述第一集污管(206a)与第二集污管(206b)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污管(206a)末端螺纹设置有旋帽(206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5)包括第一法兰(105a),所述第一法兰(105a)固定连接在进气管(103)上,所述第一法兰(105a)上转动穿插有多个套杆(105b),所述套杆(105b)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5c),所述第一法兰(105a)上转动连接有环形齿板(105d),所述套杆(105b)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05e),所述传动齿轮(105e)与环形齿板(105d)啮合连接,所述连接管(10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105f),所述第二法兰(105f)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05g),所述螺纹孔(105g)与螺纹杆(105c)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5)还包括多个多个定位杆(105h),所述定位杆(105h)固定连接在进气管(103)上,所述连接管(104)上开设有多个定位缺口(105i),所述定位杆(105h)与定位缺口(105i)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06)包括两个环形板(106a),所述环形板(106a)固定连接在筒体(101)上,所述环形板(106a)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6b),所述安装架(106b)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106c)。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捕集器,包括:主体单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筒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净化单元,包括滤网筒,所述滤网筒上设有多个清扫杆,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清扫杆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清洁的清扫组件,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收集组件。本发明通过尾气通过筒体和出气管向外排出时,通过滤网筒对尾气中的颗粒污物进行过滤,同时当气流通过出气管时,使得蜗杆转动,带动清扫杆转动,对滤网筒进行清洁,同时带动弧形刷板左右移动,对筒体底部的颗粒污物进行清扫,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使用者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余磊,韩山荣,吉学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