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及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0157发布日期:2023-08-04 00:5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道结构及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1、发电机组主要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控系统组成,能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组中的核心部件是逆变器和动力主体,逆变器和动力在工作时均会发热,因此,需要对逆变器和动力主体进行冷却以使其正常工作。为保证静音型变频发电机组能达到相应的静音要求,整个机组几乎被密封在壳体内,这就使得逆变器和动力主体容易出现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影响发电机组的性能。

2、现有的静音型变频发电机组通常设计在壳体的面板或底座上设计进风口,冷却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后,会先对逆变器进行冷却,随后,冷却气流对发电机组组内的其他部件进行冷却。该结构设计虽然能够对逆变器提供良好的冷却作用,但是,冷却气流在壳体内无法形成良好的循环,因而无法对动力主体的外壳以及壳体内部提供良好的冷却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对逆变器和动力主体的冷却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发电机组,以增强壳体内气流的循环流动效果,以及对逆变器和动力主体的散热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其底座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靠近所述壳体面板;动力主体,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力主体朝向所述壳体面板一侧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动力主体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逆变器,其设在所述壳体面板上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逆变器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设有散热部;以及导风罩,其罩设在所述散热部外并与所述逆变器合围形成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循环风道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出风端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

3、优选地,所述循环风道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过渡风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过渡风道位于所述动力主体与所述壳体面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进风风道和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动力主体与所述壳体顶板之间,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动力主体与所述壳体后板之间,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动力主体与所述壳体底座之间。

4、优选地,所述循环风道还包两个第四风道,两个所述第四风道分别位于所述动力主体与所述壳体侧板之间,所述第四风道分别与所述过渡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连通。

5、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轮拱开设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四风道连通。

6、优选地,所述导风罩朝向所述过渡风道的一侧形成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顶部朝所述散热部一方倾斜。

7、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最高处的高度记为h1,所述第二进风口最低处的高度记为h2,所述进风风道出风端的高度记为h3,所述h3位于所述h1与所述h2之间。

8、优选地,所述进风风道包括下风道,所述下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下风道的横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缩小。

9、优选地,所述进风风道包括上风道,所述上风道分别与所述下风道和所述循环风道连通,所述上风道的横截面积自下而上保持不变。

10、优选地,所述上风道与所述散热部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

11、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发电机组,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其通过在壳体底座上开设第一进风口并设计导风罩,增强了壳体内气流的循环流动效果,以及对逆变器和动力主体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了动力主体的温度,改善了动力主体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通过使用上述的风道结构,有效降低了动力主体的温度,改善了动力主体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发电机组的经济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过渡风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还包两个第四风道,两个所述第四风道分别位于所述动力主体与所述壳体侧板之间,所述第四风道分别与所述过渡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轮拱开设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四风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朝向所述过渡风道的一侧形成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顶部朝所述散热部一方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最高处的高度记为h1,所述第二进风口最低处的高度记为h2,所述进风风道出风端的高度记为h3,所述h3位于所述h1与所述h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包括下风道,所述下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下风道的横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包括上风道,所述上风道分别与所述下风道和所述循环风道连通,所述上风道的横截面积自下而上保持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道与所述散热部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

10.一种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动力主体、逆变器和导风罩,导风罩罩设在散热部外并与逆变器合围形成进风风道,进风风道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循环风道连通,进风风道的出风端靠近第二进风口。该风道结构通过在壳体底座上开设第一进风口并设计导风罩,增强了壳体内气流的循环流动效果,以及对逆变器和动力主体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了动力主体的温度,改善了动力主体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曾鹰,黄求馥,张于树,赵凤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