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9720发布日期:2023-11-17 02:5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具体为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发电装置中,引风机和增压风机串联,由于烟风系统阻力特性变化等因素,造成引风机、增压风机实际运行余量较大,机组厂用电率高,从而导致能耗偏高;因此需要进行改造,以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解决了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进入口共同连接有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的相对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设置为汽动引风机或者汽电双驱引风机。

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联络烟道管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电双驱引风机,所述第二联络烟道管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电双驱引风机。

6、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其中一个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动引风机,另一个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电双驱引风机。

7、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的长度设置为-m。

8、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汽动引风机或者汽电双驱引风机均设置为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

9、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收塔的一侧设有进口,进口末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

1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对汽动引风机和汽电双驱引风机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架和对三通管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

12、1、将原先的两台静叶可调引风机更换为两台汽电双驱引风机,或者一个汽电双驱引风机和一个汽动引风机,可减少系统损失约110pa,从而降低能耗;

13、2、通过对原先的烟道进行改造,利用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实现两个引风机与吸收塔的对接,能够使整个烟风道减少了3个弯头,烟风阻力减少近190p,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进入口共同连接有第一联络烟道管(2)和第二联络烟道管(3),第一联络烟道管(2)和第二联络烟道管(3)的相对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设置为汽动引风机(6)或者汽电双驱引风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络烟道管(2)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电双驱引风机(7),所述第二联络烟道管(3)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电双驱引风机(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络烟道管(2)和第二联络烟道管(3)其中一个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动引风机(6),另一个的相对另一端连接有汽电双驱引风机(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络烟道管(2)和第二联络烟道管(3)的长度设置为20-30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动引风机(6)或者汽电双驱引风机(7)均设置为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一侧设有进口(11),进口(11)末端连接有三通管(8),三通管(8)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联络烟道管(2)和第二联络烟道管(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汽动引风机(6)和汽电双驱引风机(7)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架(4)和对三通管(8)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架(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汽电双驱引风机的发电机组,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进入口共同连接有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的相对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设置为汽动引风机或者汽电双驱引风机,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将原先的两台静叶可调引风机更换为两台汽电双驱引风机,或者一个汽电双驱引风机和一个汽动引风机,可减少系统损失约110Pa,从而降低能耗;通过对原先的烟道进行改造,利用第一联络烟道管和第二联络烟道管实现两个引风机与吸收塔的对接,能够使整个烟风道减少了3个弯头,烟风阻力减少近190P,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费章胜,龚桂华,陈亮,史啸曦,张胤,施光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