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5864发布日期:2024-03-13 20: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至少包括一沿其展向延伸的风力发电叶片以及沿展向设置在所述风力发电叶片的吸力面的叶根至叶中区域上并在弦向上布置在相对厚度30%~80%区间位置的若干涡流发生器,每一所述涡流发生器均至少包括两底部固定在风力发电叶片表面并相对倾斜布置的板片状涡流发生体,且两所述板片状涡流发生体之间形成的流道沿来流方向整体呈扩张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涡流发生体中,其板片主体部尾端边向下游延伸的板片状小翼数量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小翼整体呈矩形,其尾缘边相对于叶片表面的高度与其前缘边高度相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小翼整体呈梯形,其尾缘边相对于叶片表面的高度大于其前缘边高度,且二者之间的高度差设计为优化涡流的产生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小翼的表面均经光滑处理以减少气流阻力,且每一所述板片状小翼与与板片主体部的材质相同并均呈刚性结构以保证在高速气流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小翼与板片主体部的板面之间的夹角为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涡流发生体中,其板片主体部的尾缘边与板片状小翼的前缘边之间的连接结构被设计为角度可调且相对于所述板片主体部的板面之间的角度调节范围在5°~15°,以适应不同风速和风向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涡流发生体中,其板片主体部整体呈尾缘边高度相对于前缘边较大的三角形或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板片状涡流发生体中,根据其安装在叶片的展向位置不同,其板片主体部的尾缘高度为5~30mm、前缘边到尾缘边之间的弦向宽度为尾缘高度的2倍、厚度为1~3mm,所述板片状小翼的前缘边与尾缘边之间的弦向宽度为5~15mm、其尾缘高度为所述板片主体部尾缘的1~1.2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涡流发生器沿叶片展向等距布置,且每一所述涡流发生器的安装角度为9°~1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电叶片的带分叉小翼的涡流发生器结构,其中的每个涡流发生体由一个板片主体部和多个板片状小翼组成,板片状小翼从板片主体部的尾端边向下游延伸形成分叉状结构。这些分叉小翼的设计有助于在叶片表面产生更多的高能量涡流,从而有效地控制边界层分离,提高风电叶片的气动性能,增加风力发电的效率。本发明还优选地设置了板片状小翼的数量、高度、高度差、夹角等参数,以及涡流发生体的形状、尺寸、展向布置和安装角度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的风速和风向条件。本发明的涡流发生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或驱动装置,不会影响风电叶片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李亚林,张淑丽,邹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