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6011发布日期:2023-09-27 18: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发动机噪声作为汽车噪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车的影响显著,而消声器是发动机噪声的主要控制手段。在目前的消声器设备中,通常采用电子控制系统主动发声或电子阀结构控制气流,实现消除噪声及提升运动声品质。消声器结构复杂、重量较重且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兼顾发动机低转速时的运动声品质效果及高转速时的静音效果。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抗复合的消声器及排气系统以及具有该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的车辆。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包括壳体、两个端盖、进气管及排气管;所述壳体与两个端盖形成密封的内腔,所述内腔设置有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的进气芯管及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的排气芯管;所述内腔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个腔室,所述若干个腔室之间通过排气孔结构相连通,至少一腔室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3、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腔室由四个隔板分隔开,依次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及第五腔室,所述排气孔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两侧的隔板上的若干第一排气小孔及若干第二排气小孔。

4、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芯管将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五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五腔室外侧的第一排气支管,所述排气芯管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相连通的第一排气芯管,所述第一排气芯管穿过所述第五腔室、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及第二腔室并通入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排气芯管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开口。

6、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芯管上的若干第三排气小孔,所述第三排气小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芯管位于第三腔室内的部位上。

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外侧的第二排气支管,所述排气芯管包括与所述第二排气支管相连通的第二排气芯管,所述第二排气芯管穿过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及第四腔室并延伸入所述第五腔室内,所述第二排气芯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五腔室内的开口。

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芯管上的若干第四排气小孔,所述第四排气小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芯管位于第三腔室内的部位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支管及第二进气支管,所述进气芯管包括与第一进气支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气芯管及与第二进气支管相连通第二进气芯管;所述第一进气芯管及第二进气芯管分别包括位于第一腔室的第一管段及位于第二腔室内的进气开口。

10、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材料填充在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吸声材料为玻璃纤维。

1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内腔设置若干个腔室、排气孔结构以及在至少一腔室内填充吸声材料,实现了抗性消声器和阻性消声器结构的复合,可以同时兼顾低转速运动声品质效果及高转速静音效果。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两个端盖、进气管及排气管;所述壳体与两个端盖形成密封的内腔,所述内腔设置有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的进气芯管及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的排气芯管;所述内腔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个腔室,所述若干个腔室之间通过排气孔结构相连通,至少一腔室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腔室由四个隔板分隔开,依次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及第五腔室,所述排气孔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两侧的隔板上的若干第一排气小孔及若干第二排气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芯管将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五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五腔室外侧的第一排气支管,所述排气芯管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相连通的第一排气芯管,所述第一排气芯管穿过所述第五腔室、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及第二腔室并通入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排气芯管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芯管上的若干第三排气小孔,所述第三排气小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芯管位于第三腔室内的部位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外侧的第二排气支管,所述排气芯管包括与所述第二排气支管相连通的第二排气芯管,所述第二排气芯管穿过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及第四腔室并延伸入所述第五腔室内,所述第二排气芯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五腔室内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芯管上的若干第四排气小孔,所述第四排气小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芯管位于第三腔室内的部位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支管及第二进气支管,所述进气芯管包括与第一进气支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气芯管及与第二进气支管相连通第二进气芯管;所述第一进气芯管及第二进气芯管分别包括位于第一腔室的第一管段及位于第二腔室内的进气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材料填充在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吸声材料为玻璃纤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及车辆。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包括壳体、两个端盖、进气管及排气管;壳体与两个端盖形成密封的内腔,内腔设置有与进气管相连通的进气芯管及与排气管相连通的排气芯管;内腔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个腔室,若干个腔室之间通过排气孔结构相连通,至少一腔室内填充有吸声材料。通过在复合消声器及排气系统内腔设置若干个腔室、芯管及吸声材料,实现了阻抗消声结构的集成,使得整车在特定转速范围内具有运动声品质效果,并兼顾高转速静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鑫,朱培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