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0267发布日期:2023-07-24 00:4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水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


背景技术:

1、水冷是利用水(或防冻液)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发动机高温机件的热量,以保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目前现有的水冷组件除气效果不好,时常出现气泡停留在死角无法及时有效排出的情况,而气泡无法及时有效排出不仅影响散热效果,同时还容易出现穴蚀现象,对铸件体表面产生很大损害。在使用水冷的发动机中,除气一直以来是行业内有待解决的一大共性难题,需要整体考量流体阻力、同时在确保各区域冷却液有效吸附热量前提下,还需要有效防止气泡的滞留,这就需要对整个水冷缸套、管路等组件结合流体动力学和除气技术等进行整体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除气效果好、散热效果好的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包括机体管道、缸盖上水套、缸盖下水套和机体水套;所述机体管道与所述缸盖上水套连通;所述缸盖上水套的下侧中心处设有第一连通水道与所述缸盖下水套连通;所述缸盖下水套的前后两侧各设有若干第二连通水道与所述机体水套连通;所述机体水套的前侧左部和所述机体水套的后侧右部各设有出水道;所述缸盖上水套的顶部设有除气头。

4、进一步的,所述缸盖上水套和所述缸盖下水套之间还设有若干排气小管;所述排气小管对应所述第二连通水道分布或分布在边角处。

5、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小管的下端还设有集气凸起,所述集气凸起分布在所述缸盖下水套上。

6、进一步的,所述缸盖下水套整体沿前后两侧微凸起设计;所述缸盖上水套则在其顶面的中部设有集气凸圈,其一侧还设有除气头,所述除气头高于所述集气凸圈,且除气头和所述集气凸圈之间设成倾斜排气腔。

7、进一步的,所述缸盖下水套按对应一个单位机体水套为一个单元,其前后两侧每对应一个单位机体水套则各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且其中三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每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设有一个所述排气小管,同时,其中心处对应所述缸盖上水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通水道。

8、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总管,所述除气头通过排气接头连接到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的两端各通过连接管连通到整车副水箱。

9、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管道包括主进水管道,所述主进水管道上开设有三个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分别与所述缸盖上水套连通。

10、进一步的,一个单元的所述缸盖下水套所对应的一个所述缸盖上水套采用缺角设计,所述缺角则分布在所述除气头的对角处;一个单元的所述缸盖下水套围绕开设有四个镂空孔。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缸盖上水套、缸盖下水套和机体水套,通过采取自缸盖上水套分三路进水,然后将缸盖下水套按每对应一个单位机体水套(单位气缸)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通水道用于与缸盖上水套进行主要的连通通水道,对应设有4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与一个单位机体水套进行冷却液流通和气泡除气;同时,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还设有一个所述排气小管;对缸盖上水套和缸盖下水套采取缺角、镂空孔设计,以及结合采用一个进水总口+两个呈前后分布的出水道,提升流体的整理流动顺畅性,大大减少水流死角、减少涡流形成,降低气泡生成量,减少气蚀发生,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结合上述构造布局的优化设计,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3、(1)缸盖下部的各缸水流量均匀度高,最大偏差仅为0.08m/s,确保了各缸冷却的均匀度,提高各缸工作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效能,这主要得益于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气泡的及时排出,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14、(2)同等流量下,本方案明显具有更好的换热系数。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小水泵流量,如降至500,采用本方案的小流量依然能达到甚至超过传统方案的大流量的水平,而阻力值反而下降;而水泵流量的下降,能减小附件功消耗,提升燃油经济性。

15、2、通过对设有的排气总管两端接管排气,促使发动机在上下坡阶段都能实现有效快速排气。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管道、缸盖上水套、缸盖下水套和机体水套;所述机体管道与所述缸盖上水套连通;所述缸盖上水套的下侧中心处设有第一连通水道与所述缸盖下水套连通;所述缸盖下水套的前后两侧各设有若干第二连通水道与所述机体水套连通;所述机体水套的前侧左部和所述机体水套的后侧右部各设有出水道;所述缸盖上水套的顶部设有除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上水套和所述缸盖下水套之间还设有若干排气小管;所述排气小管对应所述第二连通水道分布或分布在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小管的下端还设有集气凸起,所述集气凸起分布在所述缸盖下水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下水套整体沿前后两侧微凸起设计;所述缸盖上水套则在其顶面的中部设有集气凸圈,其一侧还设有除气头,所述除气头高于所述集气凸圈,且除气头和所述集气凸圈之间设成倾斜排气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下水套按对应一个单位机体水套为一个单元,其前后两侧每对应一个单位机体水套则各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且其中三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每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连通水道设有一个所述排气小管,同时,其中心处对应所述缸盖上水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通水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总管,所述除气头通过排气接头连接到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的两端各通过连接管连通到整车副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管道包括主进水管道,所述主进水管道上开设有三个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分别与所述缸盖上水套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单元的所述缸盖下水套所对应的一个所述缸盖上水套采用缺角设计,所述缺角则分布在所述除气头的对角处;一个单元的所述缸盖下水套围绕开设有四个镂空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除气水冷组件包括机体管道、缸盖上水套、缸盖下水套和机体水套;所述机体管道与所述缸盖上水套连通;所述缸盖上水套的下侧中心处设有第一连通水道与所述缸盖下水套连通;所述缸盖下水套的前后两侧各设有若干第二连通水道与所述机体水套连通;所述机体水套的前侧左部和所述机体水套的后侧右部各设有出水道;所述缸盖上水套的顶部设有除气头。采用本技术具有除气效果好、换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叶洁,林铁坚,魏威,朱杰,李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