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4983发布日期:2023-11-22 21:2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站用具,具体涉及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1、小型微网电站以离网型光伏微网电站和离网型风光互补微网电站的形式在我国偏远地区、无电少电地区应用广泛,这些小型微网电站都有独立的配电网。由于微网电站发电容量小并且一般以单回路方式配电,因此这些微网电站耐冲击性能和供电可靠性都较差。经常因为某一处发生短路或者大负荷突然接入造成配电网的短路、过流等故障发生,以致于造成电源侧的逆变设备受到故障冲击进而继电保护箱体动作导致停机,造成微网电站的所有用户都无法用电。逆变设备频繁经受短路、过流冲击,使其寿命也受到一定影响,现有的微网电站均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控制电站的各个工作。

2、微网电站主要通过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工作,使得需要油箱对柴油发电机进行供油。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04962171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分体式底座,分体式底座由分体式油箱和分体式底架组成,分体式底架位于分体式油箱的上端,通过槽钢连接;在分体式底架上分别设置有水箱、发动机以及发电机,水箱设置在分体式底架的左端一侧,发动机设在水箱的临近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水箱,发动机还连接于发电机,该分体式底架油箱底座有效的解决底架油箱储存大容量柴油以及底架油箱漏油问题,不拆除机组的情况下,方便快捷的更换底架油箱。

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箱体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第一,现有发电机油箱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或发电机底座,发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经过长时间的震动容易造成箱体变形或破坏。

6、第二,在往发电机油箱添加燃油时,加油口较小容易造成燃油外漏,造成浪费,使用漏斗添加燃油时需要来回取放漏斗且漏斗底端的燃油容易随处滴落。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发电机油箱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或发电机底座,发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经过长时间的震动容易造成箱体变形或破坏;以及添加燃油时,加油口较小容易造成燃油外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通过机油管连接有散热装置,所述底座上沿竖向升降有油箱,所述机油管的外壁上并列固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油箱的底面并列固接有若干个导热板,每个所述导热板对应插装于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的区域,

4、所述油箱的加油口设有扩张式加油漏斗。

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并列固接有两个减震器,两个所述减震器的上端部之间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竖直固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下端部与所述油箱的上端部相连接。

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扩张式加油漏斗包括固接于所述加油口处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沿竖向升降有呈锥形设置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大口径端向上设置,所述导流罩的大口径端的口径随其上升呈递增式设置。

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流罩包括沿中心均匀围设的四个塑料板,四个塑料板的下端部分别铰接设置,相邻的所述塑料板之间的区域固接有回弹膜。

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流罩的中心处固定设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对应每个所述塑料板分别固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竖直固有安装杆,所述塑料板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安装杆上。

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支撑杆沿竖向开设有导槽,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约束于所述导槽内。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槽内竖直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槽的底面以及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相抵。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筒上对应每个所述塑料板水平铰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端部与所述塑料板靠近中部的内壁相铰接。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套筒内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内端部以及所述伸缩缸的内端部相抵。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进油口。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筒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油箱盖。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当发动机机启动时产生震动,通过减震器被消除大部分震动,实现了减少油箱震动保护油箱增长其使用寿命的功能;

17、机油管增设散热翅片,当发电机在严寒天气下使用时,油箱内温度较低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机油通过机油管进入到散热装置,此时启动伸缩缸伸长,油箱向下运动直至导热板与散热翅片完全接触停止伸缩缸,机油管中的高温机油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传递至导热板,导热板将热量传递给油箱内部对油箱内的燃油进行加温,升温后,启动伸缩缸缩短,油箱带动导热板向上运动直至与散热翅片分离,实现了在严寒天气利用发动机热量对燃油加热,提高燃油燃烧的充分性,减少装置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的功能;

18、当油箱盖从支撑筒拆下时,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带动中心杆上升,中心杆带动塑料板和回弹膜上升,塑料板的摆动端脱离支撑筒的上端口后,在压簧的作用下,带动塑料板向外侧摆动,进而将回弹膜撑起,形成锥形的漏斗状,实现加大了加油口的口径,便于对油箱进行加油,防止油液漏出,加油完成后,将中心杆向下按压,将塑料板收缩至支撑筒内,然后将油箱盖扣上即可,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发动机(2),所述发动机(2)通过机油管(4)连接有散热装置(3),所述底座(1)上沿竖向升降有油箱(5),所述机油管(4)的外壁上并列固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6),所述油箱(5)的底面并列固接有若干个导热板(7),每个所述导热板(7)对应插装于相邻的散热翅片(6)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包括沿中心均匀围设的四个塑料板(16),四个塑料板(16)的下端部分别铰接设置,相邻的所述塑料板(16)之间的区域固接有回弹膜(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的中心处固定设有中心杆(18),所述中心杆(18)对应每个所述塑料板(16)分别固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上竖直固有安装杆(20),所述塑料板(16)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安装杆(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3)的内壁上对应每个所述支撑杆(19)沿竖向开设有导槽(21),所述支撑杆(19)的另一端滑动约束于所述导槽(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21)内竖直设有支撑弹簧(22),所述支撑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槽(21)的底面以及所述支撑杆(19)的下表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3)上对应每个所述塑料板(16)水平铰接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内滑动设有伸缩杆(24),所述伸缩杆(24)的外端部与所述塑料板(16)靠近中部的内壁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3)内套装有压簧(25),所述压簧(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23)的内端部以及所述伸缩缸(12)的内端部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5)的出油口通过软管(8)连接所述发动机(2)的进油口。


技术总结
智能微网电站发电机油箱结构,涉及电站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发动机,发动机通过机油管连接有散热装置,底座上沿竖向升降有油箱,机油管的外壁上并列固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油箱的底面并列固接有若干个导热板,每个导热板对应插装于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的区域,油箱的加油口设有扩张式加油漏斗。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发电机油箱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或发电机底座,发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经过长时间的震动容易造成箱体变形或破坏;以及添加燃油时,加油口较小容易造成燃油外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厂,李文帅,孟凡银,翟烟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雷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