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9840发布日期:2024-02-02 20:5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排气后处理,具体的涉及一种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中,通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进行后处理,在尾气后处理混合器中喷入尿素水溶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把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达到降低排放物的目的。现有的尿素混合装置的尿素混合均匀性较差,容易形成尿素结晶,例如申请号为202121232539.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尿素结晶的scr混合器,虽然设置了旋转破碎板,提高尿素分解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出现“湿壁现象”的风险,从而导致尿素结晶物的增长;尿素与尾气还会出现混合不完全的情况,影响后处理系统的性能,更甚者还会造成排放超标或后处理系统堵塞而造成车辆动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与尿素混合器,将尿素与汽车尾气充分混合,减少尿素结晶,提高汽车尾气后处理功能。

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本体和尿素喷嘴座,所述混合器本体沿着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气混合隔板和出气混合隔板,所述尿素喷嘴座设置所述混合器本体侧面且位于出气混合隔板与进气混合隔板之间,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均设置有朝向进气方向设置的锥面,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设置有多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侧面设置有叶片。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锥面及叶片的导流,使汽车尾气在混合器内形成多股螺旋气流,将尿素与汽车尾气充分混合,减少尿素结晶,提高汽车尾气后处理功能。

4、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为圆形板,所述通风口沿着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的直径阵列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朝向所述混合器本体出气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进气混合隔板和所述出气混合隔板间形成一定角度。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阵列设置的通风口可以增大汽车尾气的进气量,同时叶片的设置可以实现导流的作用,使汽车尾气形成多股螺旋的气流,与侧面喷入的尿素进行充分的混合,将汽车尾气内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达到降低排放物的目的,同时气流还能对尿素喷嘴进行吹扫,避免喷嘴处结晶堵塞。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上的通风口和所述出气混合隔板上的通风口错位设置。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错位设置的通风口更加方便混合器内部螺旋气流导出,使反应后的气体快速排出,提高混合器的处理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混合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孔。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圆孔的设置可以使混合器出气端出气更加均匀。

11、进一步的,所述尿素喷嘴座与所述进气混合隔板和所述出气混合隔板的距离相同。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使用时,尿素喷嘴座喷出尿素与汽车尾气混合,将尿素喷嘴座设置在中间位置,可以使尿素与汽车尾气混合效果更好,反应更加充分。

13、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器本体包括内壳体和隔热罩,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隔热罩的内侧,所述内壳体与所述隔热罩之间设置有隔热棉。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在尿素与汽车尾气的反应过程中若是混合器内的温度过低会出现尿素结晶的情况,设置隔热棉与隔热罩进行保温,保证反应温度,减少尿素结晶。

15、进一步的,所述锥面由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平面组成,所述扇形平面间光滑过渡。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扇形平面的设置可以增加与汽车尾气的接触面积,形成多股螺旋气流,使汽车尾气更快的通风口进入到混合器内部。

17、进一步的,所述尿素喷嘴座中心线与所述混合器本体轴线和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中线垂直。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工作时,尿素喷嘴座上设置的尿素喷嘴可以将尿素垂直气流进气方向喷入,与旋转的气流混合反应,这样设置反应更加充分。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本体(1)和尿素喷嘴座(2),所述混合器本体(1)沿着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气混合隔板(3)和出气混合隔板(4),所述尿素喷嘴座(2)设置在所述混合器本体(1)侧面且位于出气混合隔板(4)与进气混合隔板(3)之间,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均设置有朝向进气方向设置的锥面(5),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设置有多个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的侧面设置有叶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为圆形板,所述通风口(6)沿着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的直径阵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朝向所述混合器本体(1)出气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和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间形成一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上的通风口(6)和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上的通风口(6)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上设置有多个圆孔(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喷嘴座(2)与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和所述出气混合隔板(4)的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本体(1)包括内壳体(11)和隔热罩(12),所述内壳体(11)设置在所述隔热罩(12)的内侧,所述内壳体(11)与所述隔热罩(12)之间设置有隔热棉(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5)由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平面组成,所述扇形平面间光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喷嘴座(2)中心线与所述混合器本体(1)轴线和所述进气混合隔板(3)中线垂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本体和尿素喷嘴座,所述混合器本体沿着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气混合隔板和出气混合隔板,所述尿素喷嘴座设置所述混合器本体侧面且位于出气混合隔板与进气混合隔板之间,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均设置有朝向进气方向设置的锥面,所述进气混合隔板与所述出气混合隔板设置有多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侧面设置有叶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锥面及叶片的导流,使汽车尾气在混合器内形成多股螺旋气流,将尿素与汽车尾气充分混合,减少尿素结晶,提高汽车尾气后处理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左伯华,汪旻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锋宏唯科排放控制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