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7921发布日期:2024-03-18 16:5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回水余压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循环用水由一个工厂、车间或 工段的给水、排水系统组成一个闭路循环的用水系统。会将系统内产生的废水,经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不补充或少量补充新鲜水,而不排放或少排放废水的用水方式。

2、目前,在水循环时,一般需要使用到循环泵,长时间的运货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水资源的循环是为了节约能源,而循环泵的运行会消耗能源,造成两者节约的能源量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在水循环的过程中,通过水回流时的冲击进行发电操作,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包括水轮机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安装于水轮机上,且发电机上的转轴与水轮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水轮机的进水端上安装有集水斗,集水斗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集水斗上端的开口端面上安装有挡水环,水轮机的出水端上安装有软管,水轮机远离发电机的一侧面上设有竖板,竖板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下端安装有底板,竖板上安装有带动水轮机上下移动的调节组件。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包括螺杆、轴承、调节块和手轮,竖板的中间垂直设有调节口,调节块活动设置于调节口中,调节块上垂直设有贯穿调节块的螺丝孔,调节口的底面正对于螺丝孔处设有轴孔,轴承嵌入式安装于调节口的底面上,螺杆螺纹连接于螺丝孔中,螺杆下端穿过轴孔,并与手轮固定连接,螺杆上端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中,调节口的两侧均垂直设有滑槽,调节块的两侧均凸出形成滑块,滑块均滑动安装于滑槽中。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集水斗和过滤网均呈漏斗状结构设置,过滤网则倒着设置,过滤网的表面形成倾斜的导流面。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挡水环的底面上凸出形成多个卡块,集水斗的开口端面正对于卡块处设有卡槽,卡块均插入卡槽中。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架呈“l”型结构设置。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使用在任意的水循环工程中,能将水回流的一端罩住,通过水回流时的流动进行发电操作,以降低能源的消耗,且能对水进行过滤,避免造成水轮机的损坏,以确保安全性及水的干净。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轮机(1)和发电机(2),所述发电机(2)安装于水轮机(1)上,且发电机(2)上的转轴与水轮机(1)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水轮机(1)的进水端上安装有集水斗(3),集水斗(3)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14),集水斗(3)上端的开口端面上安装有挡水环(4),水轮机(1)的出水端上安装有软管(5),水轮机(1)远离发电机(2)的一侧面上设有竖板(6),竖板(6)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下端安装有底板(7),竖板(6)上安装有带动水轮机(1)上下移动的调节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9)包括螺杆(12)、轴承、调节块(11)和手轮,竖板(6)的中间垂直设有调节口,调节块(11)活动设置于调节口中,调节块(11)上垂直设有贯穿调节块(11)的螺丝孔,调节口的底面正对于螺丝孔处设有轴孔,轴承嵌入式安装于调节口的底面上,螺杆(12)螺纹连接于螺丝孔中,螺杆(12)下端穿过轴孔,并与手轮固定连接,螺杆(12)上端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中,调节口的两侧均垂直设有滑槽,调节块(11)的两侧均凸出形成滑块,滑块均滑动安装于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斗(3)和过滤网(14)均呈漏斗状结构设置,过滤网(14)则倒着设置,过滤网(14)的表面形成倾斜的导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水环(4)的底面上凸出形成多个卡块,集水斗(3)的开口端面正对于卡块处设有卡槽(13),卡块均插入卡槽(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7)呈“l”型结构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回水余压发电装置,包括水轮机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安装于水轮机上,且发电机上的转轴与水轮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水轮机的进水端上安装有集水斗,集水斗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集水斗上端的开口端面上安装有挡水环,水轮机的出水端上安装有软管,水轮机远离发电机的一侧面上设有竖板,竖板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下端安装有底板,竖板上安装有带动水轮机上下移动的调节组件。本技术结构简单,能使用在任意的水循环工程中,能将水回流的一端罩住,通过水回流时的流动进行发电操作,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崔锦涛,范昌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泵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