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9284发布日期:2024-05-10 23:58阅读:8来源:国知局
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车辆冷却系统中,需要用到冷却装置,现有技术中,冷却装置一般为叶轴流风扇,这种结构在车辆高速运行时,护风罩和扇叶反而会对冷却模块进风有遮挡,不能充分的利用车辆高速行驶的自然进风进行冷却,存在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总成以及车辆,以解决车辆不能充分的利用车辆高速行驶的自然进风进行冷却,存在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包括:

3、扇框,所述扇框围成能够安装散热器的换热风道,所述扇框的内部中空并形成空腔,所述扇框上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狭缝,所述出风狭缝朝向所述换热风道并环绕所述换热风道设置;

4、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5、进风框,所述进风框与所述扇框连接,所述进风框围成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进风风道,沿从所述进风框远离所述扇框的一端到所述进风框靠近所述扇框的一端的方向,所述进风风道的截面面积逐渐缩小。

6、可选地,所述进风框的第一端与所述扇框连接,所述进风框的第二端朝向背离所述扇框的方向敞口布置,所述进风框形成为漏斗状。

7、可选地,所述扇框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散热器的安装部,所述出风狭缝位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进风框之间。

8、可选地,所述扇框包括框主体和封板,所述框主体形成为环状,所述框主体的内部形成有沿其自身周向延伸的u形槽,所述封板形成为环状,并用于从所述框主体的内侧部分地封盖所述u形槽的开口,以使所述框主体与所述封板共同围成所述空腔,所述封板包括安装部和延伸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散热器,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与所述u形槽的一个槽壁连接,所述安装部的第二端朝向所述u形槽的中部延伸,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安装部的第二端连接并朝向所述空腔内部倾斜延伸,所述延伸部与所述u形槽的槽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出风狭缝。

9、可选地,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加湿器和风管,所述鼓风机的出口和所述加湿器的出口均与所述风管连通,所述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10、可选地,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用于与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进风框的一侧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出风框,所述扇框位于所述进风框与所述出风框之间,所述出风框与所述扇框连接,所述出风框围成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出风风道,沿从所述出风框靠近所述扇框的一端到所述出风框远离所述扇框的一端的方向,所述出风风道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1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和如上所述的冷却模块,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换热风道内。

13、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散热器总成。

14、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进气格栅,所述进风框远离所述扇框的一端与所述进气格栅密封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扇框围成能够安装散热器的换热通道,扇框的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扇框上形成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狭缝,且出风狭缝朝向散热风道并环绕换热风道设置,这样,在对相关部件进行散热时,鼓风机运行,并将外部的气流从鼓风机的出口经扇框的进风口输送至空腔内,进入到空腔内的气流显著地增加了空腔内的压力并使得气流从出风狭缝处朝向换热风道内高速流出,高速流出的气流由于柯恩达效应流向发生改变,带动周边气流向前流动,气流向前排出时后部产生负压,外部气流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入至换热风道内)也向前流动,并且,由于气流具有粘性,高速流动的气流还会带动周围的气流进行流动,从而增加换热风道内的气流流速,从而达到增加气流流量的效果。

16、并且,进风风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进风框远离扇框的一端到进风框靠近扇框的一端的方向逐渐缩小,一方面,进风框的设置可以在外界气流进入到换热风道内的过程中起到导流的作用,并能够减少位于换热风道内的热气流向外的回流,另一方面,进风框远离扇框的一端具有较大的进风开口,即该进风开口是向外张开的,这样,在对相关部件进行散热时,更加便于外界的气流从该进风框的进风开口进入到换热风道内,充分的利用自然进风,进一步增大进风量,达到提升散热效果及散热效率的目的。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框的第一端与所述扇框连接,所述进风框的第二端朝向背离所述扇框的方向敞口布置,所述进风框形成为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散热器的安装部,所述出风狭缝位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进风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包括框主体和封板,所述框主体形成为环状,所述框主体的内部形成有沿其自身周向延伸的u形槽,所述封板形成为环状,并用于从所述框主体的内侧部分地封盖所述u形槽的开口,以使所述框主体与所述封板共同围成所述空腔,所述封板包括安装部和延伸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散热器,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与所述u形槽的一个槽壁连接,所述安装部的第二端朝向所述u形槽的中部延伸,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安装部的第二端连接并朝向所述空腔内部倾斜延伸,所述延伸部与所述u形槽的槽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出风狭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加湿器和风管,所述鼓风机的出口和所述加湿器的出口均与所述风管连通,所述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用于与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进风框的一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出风框,所述扇框位于所述进风框与所述出风框之间,所述出风框与所述扇框连接,所述出风框围成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出风风道,沿从所述出风框靠近所述扇框的一端到所述出风框远离所述扇框的一端的方向,所述出风风道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8.一种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换热风道内。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进气格栅,所述进风框远离所述扇框的一端与所述进气格栅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总成以及车辆,冷却模块包括扇框、鼓风机以及进风框,扇框围成能够安装散热器的换热风道,扇框的内部中空并形成空腔,扇框上形成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狭缝,出风狭缝朝向换热风道并环绕换热风道设置,鼓风机的出口与进风口连通;进风框与扇框连接,进风框围成与换热风道连通的进风风道,沿从进风框远离扇框的一端到进风框靠近扇框的一端的方向,进风风道的截面面积逐渐缩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发动机进行散热时,有利于外界的气流从该进风框的进风开口进入到换热风道内,充分的利用自然进风,进一步增大进风量,达到提升散热效果及散热效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党赵刚,郁映伟,王兴坤,董逸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3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