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7878发布日期:2024-05-11 00:1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发电,尤其是提供了一种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产电高峰(中午前后)和用户的用电高峰(晚上)存在时间差,如何将中午太阳能发电产生的大量电能留到晚上再用,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2、为此,人们进行了重力储能放电技术的研究。目前开发的重力储能放电方法多采用单次提升单个大体积、超重的配重体,例如单次提升数十吨的重箱至高空,然后通过重箱下降拖动发电机发电,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电流,引起电网的电流波动大,无法用于普通的工业和居民场合,现在的重力储能放电技术存在运行可持续性差,难以与太阳能发电有效配合,无法长时间向电网供应稳定电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以能够持续的进行重力储能和发电的过程,与太阳能发电有效配合,实现向电网长时间供应稳定电流。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包括:重力轮机,上转轮设置在竖井井口并与电动发电一体机传动连接,下转轮设置在竖井井底,上转轮和下转轮之间安装有环状钢绳,所述环状钢绳沿周向阵列设置有多个装卸斗,各装卸斗分别与环状钢绳可拆卸连接;上仓,设置在上转轮下方附近,所述上仓靠近环状钢绳前侧设置有上仓卸料口、靠近环状钢绳后侧设置有上仓装料口;下仓,设置在下转轮上方附近,所述下仓靠近环状钢绳前侧设置有下仓装料口、靠近环状钢绳后侧设置有下仓卸料口;转运装置,设置在上仓与上转轮之间,所述转运装置被配置为:将装卸斗从环状钢绳前侧拆卸,转运至环状钢绳后侧,将装卸斗挂接在环形钢绳后侧。

3、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环状钢绳前侧附近的脱绳机构、设置在环状钢绳后侧附近的挂绳机构,通过脱绳机构摘取环状钢绳前侧的装卸斗,通过挂绳机构将装卸斗挂接在环状钢绳后侧。

4、进一步的,所述脱绳机构包括第一机械臂和第一抓取钳,所述第一抓取钳设置在第一机械臂前端并与所述装卸斗适配。

5、进一步的,所述挂绳机构包括第二机械臂和第二抓取钳,所述第二抓取钳设置在第二机械臂前端并与所述装卸斗适配。

6、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环状钢绳外侧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被配置为从脱绳机构向挂绳机构输送装卸斗。

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移动小车或输送机,通过移动小车或输送机输送被脱绳机构摘取的装卸斗至挂绳机构。

8、进一步的,所述环状钢绳沿着周向阵列布置有多个第一挂接部,所述装卸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挂接部适配的第二挂接部,所述第一挂接部与第二挂接部可拆卸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接部为设置在环状钢绳外表面、开口朝上的挂耳件,所述第二挂接部为设置在装卸斗外、开口朝下的挂钩件,所述挂钩件与挂耳件形状适配。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接部为设置在环状传动接外侧、向外突出的挂柱,所述第二挂接部为设置装卸斗外、开口朝下的挂孔,所述挂孔与挂柱形状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装置与上仓的竖向间距为环状钢绳外侧相邻的装卸斗间距的整数倍。

12、所提供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通过环状钢绳及装卸斗实现了重物块的竖向输送,并在向上输送中储存重力势能、向下输送中进行重力释能发电,能够灵活的调整重物块大小、输出需要的电流强度,并在上仓内实现高位的重物块在环状钢绳前后侧的转移,在下仓实现低位的重物块在环状钢绳前后侧的转移;同时,通过转运装置实现了将装卸斗从环状钢绳前侧拆卸,转运至环状钢绳后侧,将装卸斗挂接在环形钢绳后侧,实现了重力储能发电连续循环,使得储能发电过程长时间持续,与太阳能发电有效结合,能够向电网供应稳定电流。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环状钢绳(102)前侧附近的脱绳机构(106)、设置在环状钢绳(102)后侧附近的挂绳机构(105),通过脱绳机构(106)摘取环状钢绳(102)前侧的装卸斗(107),通过挂绳机构(105)将装卸斗(107)挂接在环状钢绳(102)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环状钢绳(102)外侧的输送机构(104),所述输送机构被配置为从脱绳机构向挂绳机构(105)输送装卸斗(10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绳机构(106)包括第一机械臂和第一抓取钳,所述第一抓取钳设置在第一机械臂前端并与所述装卸斗(107)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绳机构(105)包括第二机械臂和第二抓取钳,所述第二抓取钳设置在第二机械臂前端并与所述装卸斗(107)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4)包括移动小车或输送机,通过移动小车或输送机输送被脱绳机构(106)摘取的装卸斗至挂绳机构(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钢绳(102)沿着周向阵列布置有多个第一挂接部,所述装卸斗(107)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挂接部适配的第二挂接部,所述第一挂接部与第二挂接部可拆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部为设置在环状钢绳(102)外表面、开口朝上的挂耳件,所述第二挂接部为设置在装卸斗(107)外、开口朝下的挂钩件,所述挂钩件与挂耳件形状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部为设置在环状传动接外侧、向外突出的挂柱,所述第二挂接部为设置装卸斗(107)外、开口朝下的挂孔,所述挂孔与挂柱形状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与上仓(301)的竖向间距为相邻的装卸斗(107)间距的整数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包括:重力轮机,上转轮设置在竖井井口并与电动发电一体机传动连接,下转轮设置在竖井井底,上转轮和下转轮之间的环状钢绳沿周向阵列设置有多个装卸斗,各装卸斗分别与环状钢绳可拆卸连接;上仓靠近环状钢绳前侧设置有上仓卸料口、靠近环状钢绳后侧设置有上仓装料口;下仓靠近环状钢绳前侧设置有下仓装料口、靠近环状钢绳后侧设置有下仓卸料口;转运装置,设置在上仓与上转轮之间,被配置为:将装卸斗从环状钢绳前侧拆卸,转运至环状钢绳后侧,将装卸斗挂接在环形钢绳后侧。所提供的转运循环的重力储能发电设备,能够持续的进行重力储能和发电的过程,实现向电网长时间供应稳定电流。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斌,曾小超,陈良,史沁鹏,云刚,杨琦,姜健宁,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5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