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螺旋式汽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3313发布日期:2024-03-25 19:1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梯级螺旋式汽轮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热能动力机械,涉及一种梯级螺旋式汽轮机。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燃煤发电平均热效率不足40%,最高也不到50%,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水蒸汽的热功转换率太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不断探索,先后申请了《以二氧化碳为循环工质的火电系统》(申请号201410693556.3):《一种高能效工质及热力循环发电系统》(申请号201610148184.5);《高能效有机工质及热力循环发电系统》(申请号202211410186.9)等发明专利。经试验证明,高能效有机工质的热功转换效率比水蒸汽的热功转换效率高一倍。然而,这些工质的价格远高于水,而现有汽轮机存在明显的工质泄漏问题。即便大幅提高热电效率,也难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工质的密闭循环,有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级螺旋式汽轮机。具体包括:静子(1);s形汽道(2);转子(3);多圈分格汽室(4);转轴(5);进汽口(6);出汽口(7);轴封(8);轴封漏汽回收装置(9);冷凝装置(10)。所述静子(1)兼作外壳,在其内壁每隔3/4圈设一对应于上下圈层的s形汽道(2);在转子(3)上设多圈分格汽室(4);转轴(5)靠近进汽口一端安装于静子(1)之内,靠出汽口(7)的一端伸出静子(1)之外,并于静子(1)内侧的转轴(5)上安装轴封(8),于静子(1)外侧的转轴(5)上安装汽封漏汽回收装置(9);出汽口(7)连通冷凝装置(4)。工作时,高压蒸汽从进汽口(6)进入第一圈分格汽室(4),旋转3/4圈后由s形汽道(2)进入下一圈分格汽室(4),继续逐级环流,推动转子(3)作功,直至汽力近尽,从出汽口(7)排放至冷凝装置(10)冷凝后循环使用;以轴封(8)减少蒸汽泄漏,轴封处少许漏汽由轴封漏汽回收装置(9)收集,实现工质零损耗。



技术特征: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级螺旋式汽轮机。具体包括:静子(1);s形汽道(2);转子(3);多圈分格汽室(4);转轴(5);进汽口(6);出汽口(7);轴封(8);轴封漏汽回收装置(9);冷凝装置(10)。

2.所述静子(1)兼作外壳,在其内壁每隔3/4圈设一对应于上下圈层的s形汽道(2);在转子(3)上设多圈分格汽室(4);转轴(5)靠近进汽口一端安装于静子(1)之内,靠出汽口(7)的一端伸出静子(1)之外,并于静子(1)内侧的转轴(5)上安装轴封(8),于静子(1)外侧的转轴(5)上安装汽封漏汽回收装置(9);出汽口(7)连通冷凝装置(4)。

3.工作时,高压蒸汽从进汽口(6)进入第一圈分格汽室(4),旋转3/4圈后由s形汽道(2)进入下一圈分格汽室(4),继续逐级环流,推动转子(3)作功,直至汽力近尽,从出汽口(7)排放至冷凝装置(10)冷凝后循环使用;以轴封(8)减少蒸汽泄漏,轴封处少许漏汽由轴封漏汽回收装置(9)收集,实现工质零损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级螺旋式汽轮机。具体包括:静子(1);S形汽道(2);转子(3);多圈分格汽室(4);转轴(5);进汽口(6);出汽口(7);轴封(8);轴封漏汽回收装置(9);冷凝装置(10)。工作时,高压蒸汽从进汽口(6)进入第一圈分格汽室(4),旋转3/4圈后由S形汽道(2)进入下一圈分格汽室(4),继续逐级环流,推动转子(3)作功,直至汽力近尽,从出汽口(7)排放至冷凝装置(10)冷凝后循环使用;以轴封(8)减少蒸汽泄漏,轴封处少许漏汽由轴封漏汽回收装置(9)收集,实现工质零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肖凯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凯云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