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电子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789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能电子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能连续电火花点火器,其实质是通过电子线路产生的电火花,点燃可燃物的电子点火装置。由高频振荡器,两级放大电路,高压点火环节构成。
在中国专利公报(CN862.11040U、分类号F23Q3/00)曾公开了一种电子点火器,由具有3个电容及由磁合、骨架和三个线圈构成的振荡线圈,配合电阻、三极管、放电管和高压变压器等构成。其不足之处是点火能量低,只能点燃低燃点的气体和浸有低燃点液体的燃芯,不能直接进行干点。
目前还流行着多种电子点火器,按线路结构比较接近的是连续火花电子点火器(中国专利CN86107987A、分类号F02P15/10)。其目的是解决发动机的连续火花点火。由具有引磁间隙的脉冲发生器,信号放大、升压电路、触发信号电路、振荡维持电路、信号续流电路组成。其不足之处是能量消耗较大、线路复杂、效率不高、点火温度不能调节,只能应用于特定的场合,用途不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耗小、效率高、点火能量高且点火温度可以调节的,能进行干点的用途广泛的高能电子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高能电子点火器,由振荡级、放大电路、高压点火环节构成,其特征在于振荡级是由三极管BG1、偏流电阻、电容C1、C2、有抽头的其中装有磁芯的电感L组成的LC高频振荡器。有抽头的电感L端头31通过电容C2接BG1发射极。L的端头31和BG1基极之间跨接有电容C1。电阻R3跨接在L的抽头32和BG1发射极之间。L的端头33接地。BG1基极和集电极分别接有基极偏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在高频振荡级形成的高频信号由BG1发射极输出。
放大电路是两级放大,分别由三极管BG2、偏流电阻、电容组成的激励放大和由三级管BG3、偏流电阻、电容、阻尼二极管D1、D2、有抽头的高压变压器B2初级绕组组成的功率放大及阻尼提升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之间采用耦合变压器B1进行耦合,B1初组绕组作为BG2集电极负载。和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放大电路第二级即功放及阻尼提升电路中采用了二极管阻尼提升技术。三极管BG3集电极接于高压变压器B2初级绕组抽头22。阻尼二极管D1正极接电源Vcc、负极接B2抽头23。电容C6一端接电源Vcc,一端接B2端头24。C8一端接地,另一端接B2抽头22。D2正极接地,负极接B2端头21。
由振荡级产生的高频信号通过第一级放大后输送到第二级放大即功放及阻尼提升级三极管BG3基极,由BG3进行功放,在阻尼二极管D1、D2、电容C6、高压变压器B2初级各绕组共同作用下,在BG3集电极上可得到比电源电压Vcc高2倍以上的高频信号。
高压点火环节由高压变压器B2次级绕组,高压整流管D3,可以调节相互距离的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微断C串联组成。在微断C两端,并联了开关K2。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回路中串入了高压整流二极管D3,可以用调节螺钉(7)调节相互距离的点火放电针A(3)、放电针B(6),微断C。D3的作用是把高压变压器B2次级绕组升压产生的约1万伏以上的高频高压电流变为单方向流动的变动电流,使放电的能源集中为一点。调节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放电电流(电火花)的大小,使点火温度在500~1500℃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点火要求。另外高压点火环节中串入的并联的微断C和开关K2主要起保护作用,在调节点火温度或其它因素造成该环节短路时,只要K2是处于断开状态,短路电流由微断C两片金属片的间隙进行放电,不损坏本实用新型高能电子点火器线路。
本实用新型高能电子点火器还可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能电子点火器电路图。
图2为
图1中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结构示意图。
图3为
图1中微断C结构示意图。
图1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高能电子点火器最佳实施方案。
图中电源Vcc和电路F点之间,设有操作开关K1。
图中高频振荡级,由压降电阻R6、偏流电阻R1、R2电容C10、三极管BG1、电容C1、C2、有抽头并装有磁芯的可调电感L、电阻R3组成的LC高频振离器。BG1工作于放大状态,其基极通过电阻R1接电路e点,集电极通过电阻R2。接电路e点,e点通过降压电阻R6接电路F点,e点和地之间接有电容C10。BG1发射极通过电容C2接电感L的端头31,电容C1跨接在BG1基极和电感L的端头31。电阻R3跨接在BG1射极和电感L抽头32,电感L端头33接地。降压电阻R6在电路中起降压作用,当电压Vcc在9-18V变化时,高频振荡级仍可正常工作。调节L的磁芯,可以改变其频率。BG1采用射极输出,有较大的负载能力。
图中放大电路是两级放大。分别由三极管BG2、电阻R4、电容C3、C4,耦合变压器B1,初级绕组组成的激励放大和由耦合变压器B1次级绕组,电容C5、C6、C7、C8电阻R5、阻尼二极管D1、D2三极管BG3,高压变压器B2初级绕组组成的功放及阻尼提升电路组成。R4跨接在BG1发射极和BG2基极之间。BG2基极和地之间接有电容C3BG2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B1初级绕组接电路F点。F点和地之间有电容C9。BG2集电极和地之间有电容C4。耦合变压器B1次级绕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并联的R5、C5接BG3基极。BG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B2初级绕组抽头22,集电极和地之间接有电容C8。D1正极接电路F点,负极接B2初级绕组抽头23。D1两端并联有电容C7。D2正极接地,负极接B2初级绕组端头21 。电容C6一端接B2初级绕组端头24,另一端接电路F点。三极管BG2、BG3均工作于放大状态。两级放大电路之间采用B1进行耦合,传输效率较好。第二级放大即功放及阻尼提升电路,在D1、D2、C6、B2初级各绕组和BG3共同作用下,在BG3集电极上得到比电源电压Vcc高二倍以上的高频信号。
图中高压点火环节由高压变压器B2次级绕组和高压整流管D3,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微断C及开关K2组成。高压变压器B2次级绕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D3正极,D3负极接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接微断C一端,微断C另一端接地。开关K2并联在微断C两端。二极管D3的作用是把B2次级绕组的高频高压变为单方向流动的变动电流,使通过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的放电能源集中。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之间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从而使放电火花大小能够变化。本实施例中点火温度可在500~1500℃之间变化。微断C起保护作用,当调节点火温度或是其它原困造成高压点火环节短路时,只要开关K2是断开的,短路电流可以通过微断C的两金属片[13]、[14]的间隙放电,保护本实用新型高能点火器电路。
图中高能电子点火器点火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合上开关K2,按下开关K1,接通电源Vcc,高频振荡级开始工作(本实施例中电容C1为0.02μF,C2为0.068μF,L为2.5mH),产生频率约为16000赫的高频信号,由三极管BG1发射极通过电阻R4送到放大电路第一级中三极管BG2基极,由BG2进行激励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B2耦合通过电阻R5送到第二级放大中的三极管BG3基极由BG3进行功放。放大后的高频信号进入高压变压器B2初级绕组抽头22,在二极管D1、D2、电容C6、C8和B2初级各绕组共同作用下,在BG3集电极产生大于电源电压Vcc二倍以上的高频信号,该信号由高压变压器B2升压,在B2次级上产生1万伏以上高频高压电流,由D3整流后通过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产生电火花,并由开关K2和地形成通路。松开K1,工作结束。
还有一种工作过程是调节点火温度,此时先断开K2按下K1,接通电源Vcc,其后过程和点火工作过程类似,只是在高压点火环节中,流经回路的电流不是由K2到地形成通路,而是流经微断C之间的两片金属片[13]、[14]和地形成通路。调节温度结束后,松开K1,合上K2,调节温度过程结束。
图2为
图1中点火放电针A,点火放电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A(2)和支架B(9)之间有距离并和托架(1)做成一体,用绝缘材料做成。点火放电针A(3)装在金属园筒(4)轴向小孔内。园筒(4)装在支架A(2)的孔内。压丝锣钉(5)由支架A(4)上部穿过支架A(4)、园筒(4)压住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装在调节螺钉(7)轴向小孔中,由压丝螺钉(8)压紧。调节螺钉(7)装在支架B(9)螺孔中。
在高压点火环节中,二级管D3负级通过装在托架(1)并和园筒(4)相连的火线螺钉[11]引入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通过和调节螺钉(7)相连的地线螺钉(10)接在微断处C一端或通过开关K2接地。当高频高压电流通过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在两放电针之间产生火花放电时,调节调节螺钉(7),可使两针距离产生变化,使点火温度在500~1500℃度之间变化,适应不同点火需求。图中点火放电针A(3)、B(6)用钨丝、铜丝或铅笔芯制作。
图3是
图1中微断C结构示意图。
图中12是绝缘基座,[13]是金属片,[14]是金属片。金属片[13]和金属片[14]之间有0.1~0.5mm的小间隙,并附在基座[12]上。当断开开关K2,调节点火温度时,万一发生点火放电针A、B短路或由于其它因素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由金属片[13]、[14]之间间隙进行放电。不会损坏本实用新型电路。
图1本实用新型高能电子点火器最佳实施方案中,电阻R1、R2、R3、R4、R5、R6分别为43K、260Ω、27Ω、120Ω、3.9~5.1Ω、10~33Ω,电容C1、C2、C3、C4、C5、C6、C7、C8、C9、C10分别为0.01~0.02μF、0.022μF~0.068μF、3300P、470μF、2200P、220μF/32V、470μF、10μF,二级管D1、D2、D3分别为2CN12A、2CN1A、2DL/18KV,三极管BG1、BG2、BG3均为硅管,型号分别为3DG6、3DG12、DS33或DD15D。
电感L用φ8高频铁氧体磁芯,φ0.12漆包线绕制。端头31~32绕510圈,端头32~33绕230圈。耦合变压器B1用铁氧体高频磁芯,φ0.219漆包线。初级绕140圈,次级绕58圈。
高压变压器B2用U型铁氧体高频磁芯。
初级用φ0.48漆包线,端头21~22绕36圈,端头22~23绕26圈,端头23~24绕21圈。
次级用φ0.08高强度漆包线,绕2400圈。
电源Vcc为9V~18V。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点火能量高、性能好、点火温度可调节,能点燃各种可燃固体(蜡烛、棉花、细木棍),可燃液体(汽油、煤油),可燃气体(天燃气、沼气),在刮风情况下也能稳定点燃被点燃物。
2、节约能源,预点火时工作电流为0,空载时为10~30mA,点火时工作电流为200~300mA。
3、用途广泛,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加上整流器,可以交直流两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
4、成本低廉,每个成本只在10元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高能电子点火器,由振荡级、放大电路、高压点火环节构成,其特征在于(1)、振荡级是由三极管BG1、偏流电阻、电容C1、C2有抽头的电感L组成的LC高频振荡器,C2由BG1发射极接L端头31,C1跨接在BG1基极和L端头31,电阻R3跨接在BG1发射极和L抽头32,L端头33接地;(2)、放大电路是两级放大,分别由三极管BG2、偏流电阻、傍路电容组成的激励放大级和由三极管BG3、偏流电阻、电容、阻尼二极管D1、D2、有抽头的高压变压器B2初级绕组组成的功率放大及阻尼提升级组成,两级放大电路之间有耦合变压器B1,三极管BG3集电极接高压变压器B2初级绕组抽头22,阻尼二极管D1正极接电源Vcc、负极接B2初级绕组抽头23,D2正极接地、负极接B2初级绕组抽头21,电容C6一端接电源Vcc,C6另一端接B2初级绕组端头24,C8一端接地,C8另一端接B2抽头22;(3)、高压点火环节由高压变压器B2次级绕组、高压整流二极管D3,点火放电针A(3)、点火放电针B(6)、微断C串联组成,微断C两端并联有开关K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电子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有抽头的电感L中间有磁芯,用φ0.12漆包线,端头31~32为510圈,端头32~33为230圈。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电子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三极管均为硅管,电容C1、C2分别为0.01~0.02μF,0.022~0.068μF。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电子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微断C金属片[13]和金属片[14]之间有间隙。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电子点火器,其特征在于点火放电针A(3)或点火放电针B(6),有调节螺钉(7)。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能电子点火器,其特征在于点火放电针A(3)和点火放电针B(6)的材料是钨丝、钼丝、铅笔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能连续放电火花点火器。由高频振荡器,两级放大电路及高压点火环节构成。在第二级放大电路中采用了由阻尼二极管D
文档编号F23Q3/00GK2050936SQ89212899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0日
发明者章升元 申请人:章升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