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吸式汽化器圆锥-三脊型主喷油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0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吸式汽化器圆锥-三脊型主喷油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摩托车及微型汽车使用的平吸式汽化器的主喷油针结构。
与本实用新型密切相关的现有技术汽油内燃机平吸式化油器圆锥型主喷油针。
现有技术的工作状况是垂直于圆锥型主喷油针(以下简称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的进气流通过主喷油嘴上端时形成低压(低于大气压力),汽油被大气压力压迫从主喷油嘴和主喷油针之间的喷油通道喷出,并被进气流吹散成细小油珠经雾化——汽化后进入汽缸燃烧作功。改变主喷油针在主喷油嘴内上下位置时,主喷油嘴上端喷油通道截面也相应改变,则喷油量也相应改变,即改变了内燃机的供油量。
图1A是现有技术的平吸式汽化器圆锥型主喷油针的正视图;图1B是与圆锥型主喷油针配合工作的主喷油嘴圆管形上端结构的正视图和俯视图(下端部分与主喷油针工作无直接关系略去);图1C是圆锥型主喷油针在主喷油嘴内位置图。箭头所示方向为汽化器进气方向。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①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单侧磨损主喷油针上端是自由悬挂在节气门上部的,下部圆锥部分插在主喷油嘴内。主喷油针在工作状态时因被进气流吹动而偏向另一侧和主喷油嘴内壁接触(如图2所示);又因为受内燃机工作形式的制约,进气流是脉冲式的。以一般单缸汽油内燃机最高档次经济速度为例,二冲程内燃机每分钟进气2,600次~3,000次,四冲程内燃机每分钟进气1,300次~1,500次。所以每完成一次吸气,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就发生撞击一次。这种撞击运动与主喷油针在改变喷油量时的上下移动运动合成,造成了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相互接触一侧的单侧磨损。其中撞击是造成磨损的主要因素。
图3所示是从一行驶了40,000公里的两轮摩托车的二冲程内燃机平吸式汽化器上取下的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图中实线A部分是主喷油针与节气门上端磨损后状况;实线B部分是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单侧磨损后状况;实线C部分是主喷油嘴单侧磨损后状况。这种单侧磨损造成的后果是(1)使油耗上升,一般随磨损状况的轻重,油耗比额定值高17%~33%(150CC、250CC、350CC三种气缸容积二轮摩托车共6辆平均值)(2)是功率下降,原因是出现富油现象和严重的雾化不充分,使混合气燃烧条件恶劣。(3)是燃烧特性差导致机件磨损加快和排气净化指标差。
②汽油雾化不充分和混合气不均匀。
由图2看出,工作状态时主喷油针在主喷油嘴内偏向一侧,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之间形成的喷油通道呈新月型,中间部分厚、两端薄。因此在进气流的吹散下中间部分的汽油不能充分雾化(汽化)、未经雾化的较大颗粒的油滴随混合气进入汽缸(四冲程)或经曲轴箱进入汽缸(二冲程);造成混合气不均匀,后果是缸内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形状不稳定、燃烧速率低,因此造成耗油大、经济速度范围小、(等效油耗曲线平缓部分短),尤其是在燃烧经济价值高的高速端范围小。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设计和制做出一种具有新型结构和功能的平吸式汽化器主喷油针,它能完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并能取得明显效益。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圆锥——三脊型主喷油针的结构。在圆锥形主喷油针圆锥部分的表面上有三条脊,其位置是在过圆锥底的三等分点的三条母线上;其特点是,若连接处于任一和主喷油针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三条脊上的三个相应点,则成一等边三角形,该等边三角形所在外接圆的直径略小于主喷油嘴上端圆管内径。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特点为因有三条脊所起的稳定作用,所以主喷油针在主喷油嘴内始终和主喷油喷同轴线;又因为主喷油针三条脊和主喷油嘴内壁间有间隙,所以主喷油针在主喷油嘴内可以沿轴线自由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实质性特点,一是消除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发生撞击现象的缺点。导致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单侧磨损的主要原因是在工作状态下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之间的撞击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主喷油针三条脊和主喷油嘴内壁间有间隙,若连接处于同一和主喷油针轴线垂直的平面内三条脊上的三个相应点,则所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在主喷油嘴圆管内壁为一稳定平面,该等边三角形的重心即在主喷油针轴线上,所以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同轴线。故在进气流的吹动下不产生位移,即不发生撞击现象。二是消除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汽油雾化不充分和混合气不均匀的缺点。如图5所示由于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同轴线,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内壁成被三条脊三等分的均匀的环形喷油通道。当改变主喷油针在主喷油嘴内轴向位置即上下移动时,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之间的截面积也相应改变,因而也改变了喷油量。但无论喷油量如何改变,喷油层厚度始终是均匀的。因此在进气流的吹散作用下,燃烧均匀雾化,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雾化不充分和混合气不均匀的缺点。
使用本实用新型主喷油针所达到的效果是(1)降低了油耗。表1为降低油耗实验数据。实验时车辆性能良好、额定轮胎压力、水平和良好路面、无风。(2)提高了功率。因受条件限制,不做内燃机有效功率(扭矩)测定,只做路面实验。实验条件为同一段水平和良好路面、额定轮胎压力、车辆性能良好、无风。做定量燃料定时消耗车速对比实验。实验时间2小时,故季节等自然因素不计。表2为实验数据。测定时间误差<5秒、车速误差<1千米/小时。(3)延展了经济速度高速端的范围。任何汽油内燃机都有一定的经济车速范围(一般低于或接近常用车速),若提高车速,则油耗增加,即等速油耗曲线高速端明显上升。使用本实用新型主喷油针后,经济车速范围向高速端延展,使燃料经济性得到改善。如表2中经济车速栏所示其中60千米/小时和44千米/小时分别为两种实验车的额定经济车速,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主喷油针后,在耗油相等情况下,分别从60千米/小时延展到66千米/小时和从44千米/小时延展到48千米/小时。
表3为测定本实用新型主喷油针耐久性数据。根据实验结果,三条脊磨损量达0.20毫米后,将出现磨损加快和油耗上升趋势,则须更换新主喷油针。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及微型汽车使用的平吸式汽化器的圆锥形主喷油针,其特征在于主喷油针圆锥部分的表面上有三条脊,其位置是在过圆锥底的三等分点的三条母线上,该三条脊与主喷油嘴上端圆管内壁之间有间隙。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摩托车及微型汽车使用的平吸式汽化器的圆锥-三脊型主喷油针的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除现有技术存在的主喷油针及主喷油嘴单侧磨损和汽油雾化不充分等缺点。本实用新型主喷油针圆锥部分表面有三条脊。三条脊和主喷油嘴上部圆管内壁为滑配合,主喷油针和主喷油嘴同轴线。可使燃料充分雾化而达到降低油耗、提高功率及延展经济车速范围的效果。
文档编号F02M19/04GK86202826SQ86202826
公开日1987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8日
发明者蒋大庚 申请人:蒋大庚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