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生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330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生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温差电池的一种,它不同于普通的温差电池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应用而实现。本发明是电磁理论在微观统计领域的具体应用,特别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与转化过程及各种场力相互作用的统计结果、用于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本发明之前温差发电最好的方式是半导体温差电池。半导体温差电池的缺点是材料成本高、功率极小、制造工艺复杂、商品化难,最终导致没有被用于能源器件,而仅做为科学实验及信号源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其它普通的热电偶只能做为温度测量器件。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因商品社会的务实原则已被遗忘了许多年,做为基础课题研究的立项更是闻所未闻。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材料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功率数量级可做日用电源使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由传热导体、换能导体、散热导体、稳恒磁场组成热水生电器,换能导体的两个面分别与传热导体、散热导体相衔接,热能经传热导体传向换能导体经散热导体传向外界,稳恒磁场的方向垂直于换能导体中的温度梯度方向、平行于导体间的衔接界面,这样换能导体上便产生电势,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向中外界输出。要实现这一过程,换能导体需具有高导磁性是电的良导体,传热导体和散热导体具有抗磁性、是热能的良导体,其它相关部件及结构要适用本发明。
本发明较传统的半导体温差电池具有下面的特点可实现大功率、材料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是一项能够进行商品化的实用技术。因为所需温差小,可以用一杯热水做能源进行发电,可制造多种热水电池、热水充电电源、一杯热水为动力的玩具。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余热利用、地热利用、海洋温差利用,制造相关的发电用电系统。因为水是最好的储热媒体,本发明可用于火力发电用电系统的调峰装置,还可以制造绿色动力装置用于交通工具及做为智能机器人的自补充能源系统器件。
实现本发明的最好方式是换能导体按纵向连续“Z”形串接,形成多组串联,这样可以产生高电势。按这样结构制造温差电池,再将多个等电势的温差电池并联,实现大功率。实现本发明的经济方式是选用普通材料做传热导体和散热导体,换能导体用特殊热处理的铁磁性金属合金。
权利要求
1.由传热导体、换能导体、散热导体、稳恒磁场组成的热水生电器,其特征是换能导体的两个面分别与传热导体、散热导体相衔接,热能经传热导体传向换能导体经散热导体传向外界,稳恒磁场的方向垂直于换能导体中的温度梯度方向、平行于导体间的衔接界面,换能导体上产生电势能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向外界输出。
2.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换能导体具有高导磁性是电的良导体,传热导体和散热导体具有抗磁性是热能的良导体。
3.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换能导体按纵向连续“Z”形串接实现多组串联产生高电势。
4.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产生电势所需的温差小,可用热水做能源发电,制造多种热水电池、热水充电电源。
5.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可制造利用太阳能、余热、地热、海洋温差发电的系统。
6.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可制造火力发电、用电系统的调峰装置。
7.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可做为智能机器人的自补充能源系统器件。
8.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可制造绿色动力装置用于交通工具,制造热水动力玩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克服传统半导体温差电池材料成本高、功率小、制造工艺复杂、不易于商品化的问题。它是将换能导体的两个面分别与传热导体、散热导体相衔接,热能经传热导体传向换能导体经散热导体传向外界,加一个稳恒磁场其方向垂直于换能导体中的温度梯度方向、平行于导体间的衔接界面实现的。本发明可以制作一杯水热水电池、热水充电电源,可广泛用于太阳能、余热、地热、海洋温差、发电系统,可做为智能机器人能源器件,可制造绿色动力装置用于交通工具。本发明使用材料均为普通金属或合金。
文档编号F03G7/04GK1254056SQ9811705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林海 申请人:李林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